中庸型融資政策是什麼

  中庸型融資政策也稱為正常融資策略,是企業最常見的融資策略,即短期資產:或波動性資產,由短期資金來融通,長期資產由長期資金來融通。這裡短期資產是流動資產,其週轉速度較快,長期資產主要指固定資產。

  在流動資產中,有一部分基本的產品和原料儲備是經常佔用的,也屬於長期佔用的資產,因此亦用長期融資方式籌措,稱其為長期流動資產,中庸型融資政策在實踐中可使企業降低其無法償還到期負債的風險。

  中庸型融資政策例項分析

  例:某企業以500萬元收購一家企業,假設以融資的方式以10%的年利率籌得這筆資金,一年後連本帶息歸還。同時假設目標企業被併購後的稅後收益率為15%,年折舊率為10%,則一年後,併購企業由目標企業獲得的淨現金流量為:

  P1 =500×15%+500×10%=125***萬元***

  而一年後,併購企業的淨現金流出量為:

  P2 =500+500×10%=550***萬元***

  顯然P2 要比P1 大許多。這樣由於併購方採用一年短期的融資方式來籌集這500萬併購資金,一年之後,企業只能重新連續舉債或將貸款展期,帶來不必要的融資成本。若重新舉債或展期失效,則將會造成併購企業財務上的危機,甚至不得已只能將目標企業作價賣掉。

  由此例可以看出,併購企業應根據併購時所需的投入資金結構,然後針對目標企業負債償還期限的長短,維持正常運作所需營運資金的多少,採用不同的方法,做好不同投入期資金的籌措工作,確保財務結構上的平衡,恪守“中庸”之道。

  延伸閱讀

  融資成本是資金所有權與資金使用權分離的產物,融資成本的實質是資金使用者支付給資金所有者的報酬。由於企業融資是一種市場交易行為有交易就會有交易費用,資金使用者為了能夠獲得資金使用權,就必須支付相關的費用,如委託金融機構代理髮行股票、債券而支付的註冊費和代理費,向銀行借款支付的手續費等。企業融資成本實際上包括兩部分,即融資費用和資金使用費。融資成本指標以融資成本率來表示:融資成本率=資金使用費÷***融資總額-融資費用***。

  貸款展期***Loanextension***是指貸款人在向貸款銀行申請並獲得批准的情況下,延期償還貸款的行為。貸款到期不能歸還,經批准辦理延長歸還時間的手續。貸款到期就要歸還,是企業必須遵守的信用原則,也是銀行加速信貸資金週轉的前提條件。貸款人在貸款期間發生暫時的資金週轉困難,致使不能按期償還貸款本金,且符合展期規定的條件,一般情況下,提前30個工作日向貸款銀行申請展期。

  營運資金***英文:working capital***,也叫營運資本。 廣義的營運資金又稱總營運資本,是指一個企業投放在流動資產上的資金,具體包括現金、有價證券、應收賬款、存貨等佔用的資金。 狹義的營運資金是指某時點內企業的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額。營運資金是指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短期負債等***後的餘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