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創業致富事蹟成功故事

  創業,一定要有激情燃燒的歲月的感覺,或者是萬馬奔騰的感覺。看看那些女人創業致富的事蹟,激勵自己的鬥志。堅定創業的決心。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女人創業致富事蹟,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女人創業致富事蹟一

  90後女大學生 創業1年“玩”出300萬

  提起磁性剪紙的發明過程,90後大學生王子月笑著說:“純屬偶然”。山西各地的剪紙文化源遠流長。在王子月的童年記憶裡,逢年過節,很多老人都會用一把剪刀、幾張彩紙,瞬間剪出五彩斑斕的窗花。

  看到大人們兩三分鐘就能剪出一個栩栩如生的形象,小子月感覺太神奇了。因為鏤空的剪紙比較脆,稍不注意就會撕爛,塗上糨糊之後就更加易碎,一次幫親人裝扮婚車時,王子月感覺這麼漂亮的剪紙用起來卻很不方便。正因為這些原因,人們越來越難見到很多起源於民間的剪紙藝術了。

  在機關工作的父母業餘喜歡搞一些小發明,家庭的薰陶使90年出生的王子月也樂此不疲。於是,她就和父親商量,能不能找到一個既不破壞剪紙的藝術效果,又能易於收藏使用的好辦法。父女二人很快投入到發明中。

  經過各種反覆選擇試驗,王子月終於找到了一種特殊的磁性材料來代替傳統的剪紙材料。使用這樣的材料剪出的藝術剪紙很容易就可以吸附、貼上在鐵質的物品上,用水及清潔劑噴在背面還可以輕易地粘在玻璃等光滑物品上,且不會破壞剪紙。磁性剪紙解決了長期以來傳統剪紙容易掉色、變色及收藏不方便的問題。

  磁性剪紙發明之後,王子月的父親王龍很快申請了專利。2005年8月17日,國家專利局通過了磁性剪紙的專利技術。由磁性剪紙延伸,王子月又取得了磁貼畫和著色磁性剪紙兩項專利。磁貼畫主要針對學齡前兒童,讓孩子們拆分、拼貼,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

  專利的取得讓王子月很有成就感,她開始琢磨如何讓這一專利產品走向市場。為此,她和父母做了很多前期的摸索。王龍還專門跑到全國小商品集散地義烏尋找商機。但是,磁性剪紙真正開始運作是在2007年之後。

  2007年10月,王子月和父親的磁性剪紙專利從海內外報名的近3000項專利中脫穎而出,進入中央電視臺《我愛發明》大賽的決賽現場,經過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中國發明協會等有關部門專家學者的嚴格評審,磁性剪紙專案因為其市場大、社會效益好及其良好的不可替 代性等方面的優勢,最終奪得了央視《我愛發明》大賽的首個最高獎——新金點子獎。這次得獎,再次鼓舞了王子月和父母將這項發明推向市場的信心。

  2008年,參加完高考,剛剛拿到杭州師範大學錄取通知書的王子月,又驚喜地接到山西省文化廳的通知:因磁性剪紙將中國的傳統剪紙文化與現代的科技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符合北京奧運會“科技奧運”的理念,故選其代表山西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國故事山西祥雲小屋展示。

  奧運會期間,王子月和母親一起來到北京給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和遊客展示磁性剪紙藝術。她們設計的獲奧運金牌的各國優秀運動員的磁性剪紙肖像,特別是菲爾普斯、梅西、楊威、廖輝、郭晶晶、張娟娟等偶像級的人物肖像剪紙成了搶手貨。

  王子月和母親的出色表現獲得了奧組委和國家文化部的表彰。而最重要的是,王子月從中外遊客欣賞讚嘆的目光中再一次看到了磁性剪紙蘊涵著的巨大商機。她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一專利轉換成創意文化產業,做大做強。

  在杭州師範大學在創業園裡,1990年出生的晉城女孩王子月,熱情地向記者介紹起她的磁性剪紙。“磁性剪紙是個創意產業,任何東西 都可以用剪紙表現出來,它提倡的是自己動手、自己創新,並在動手中獲得巨大的樂趣。操作簡單,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學會。而且成本低廉,便於使用和收藏,可以用作家居裝飾、禮品贈送、廣告促銷……無論是作為節慶用品,旅遊紀念品,還是藝術藏品等等,都有很大的市場前景。”

  一段如同做廣告一樣的介紹之後,思路清晰,伶牙俐齒的王子月告訴記者,磁性剪紙是她在晉城一中上學時就發明的專利產品,它使用的是環保材料,可以迴圈利用再生產。只要有鐵的地方都能直接吸上去,靈巧便攜。因為不容易剪斷、撕破,它比普通剪紙上手快,能讓人們在十分鐘內就體驗到剪紙的樂趣。

  讓王子月自豪的是,2009年6月,還在杭州師範大學讀一年級的她,在不遠的義烏,創辦了一家磁性剪紙文化創意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她的公司已經發展了十餘家“飛點兒磁性剪紙”加盟商,光此一項的經濟收入就30餘萬。

  女人創業致富事蹟二

  80後女生專注兒童早教產業創業

  在這個“孩子是未來的一切”的年代,很多創業者都努力在兒童才藝培養方面努力佔據屬於自己的市場。培訓班,輔導班,才藝班……

  家長們在急切希望自己的小孩在才藝方面有一技之長,創業家們希望自己的服務質量能夠給小孩真正掌握一門才藝學問。

  下面來說這位是一位80後才藝培訓機構的創業名人——楊影潔,音博凡創始人,一位80後女生。與其說她是在教學,不如說是在傳遞快樂;與其說在創業,不如說是在用心生活。

  “音博凡”專業少兒音樂教育,專注服務於2-6歲幼兒和7-12的少年音樂啟蒙和基礎音樂教育的品牌。課程體系完整、特色數字化教學、專業的音樂師資力量、完善周到的教學服務,保障每一位學員在音博凡音樂學校中,快樂地學習,並獲得卓有成效的學習成果。

  下面來聽聽記者對楊影潔的採訪

  記者:音博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創辦的?

  楊老師:這個想法醞釀了很久,2011年5月我們團隊正式開始提上日程,並迅速付諸行動。

  記者:創辦音博凡的理念是什麼?

  楊老師:音博凡的理念有以下四點:

  第一是音樂啟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陽光、空氣、水和音樂,音樂對於孩子的智慧發展非常重要。音博凡通過專業的少兒音樂教育,開啟孩子智慧,培養全面素質。

  第二是不凡人生:不凡人生除了成功的物質外,豐富精彩的精神世界更加重要。音博凡為中國的新一代孩子打造出美妙絕倫的音樂世界和音樂人生。

  第三是ENJOY:追求美是人之天性,也正是因此,人類欣賞美、締造美,人生才會其樂無窮。音博凡讓更多孩子從小體驗音樂,享受音樂,樂在音樂人生之中。

  第四是FUN:音樂本應是開心快樂的,孩子不應被枯燥乏味的技能教學摧毀了熱愛音樂的心靈。每一個音博凡的孩子都會覺得學習音樂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記者:音博凡現在有多少位老師?有多少個學員?,家長們對音博凡的評價怎麼樣?

  楊老師:目前有16位老師,有不到200個學員,家長和孩子們非常認可和喜愛我們的專業音樂課程,好評率達到100%。我們是針對2-6歲的少兒的專業音樂課程,大部分學員每週一次課,也有每週兩次課的。每個教學中心會根據教學情況定期安排沙龍活動,深受家長和孩子們喜歡。

  目前我們已經開發完成了音悅樂園***2歲***,知音課堂***2歲半***,愛樂課堂***3歲***,博樂鍵盤***3歲半***,卓樂鋼琴***4-6歲及7-12歲***全部課程的開發。而且已經在近200位孩子的音樂教學中實踐過了,教學效果很好。這些專業音樂課程每半年為一個學期,各個學期的學習內容是系統進階的。

  記者:初期是怎樣選擇創業團隊、合作伙伴的?

  楊老師:我們經常看到一些3-4歲的小孩子,從未接受過任何音樂素質方面的教育,就直接被媽媽拉來學鋼琴,而且是一對一的教學方式,造成很多的孩子都無法堅持,因為太枯燥。其實孩子們不是不熱愛音樂,而是教學方式有很大的問題,不吻合孩子的天性。

  所以,我們就創辦了音博凡,是為了讓孩子快樂地學習音樂。

  音博凡團隊都是招募的志同道合的同事,所以,與其說他們是員工,還不如說他們是我的合作伙伴,我們都熱愛這個事業。

  我們團隊中有音樂院校畢業的,有師範院校畢業的。我們教材開發在上海音樂學院陳應時教授和中國藝術研究院秦序教授等組成的專業團隊的指導下,由我們自己的專業課程開發小組完成,課程開發小組的成員,因為有專業能力,又有共同的事業理想,而且,他們又是音博凡這個平臺自己培養出來的。這樣,更容易保證我們開發的課程和教材取得成功。我們認為成功的教材和課程的標準是,第一,孩子們喜歡,第二,教學效果好。

  記者:您是學音樂出身的嗎?

  楊老師:我雖然沒有學過音樂,但我熱愛音樂。就是因為我是音樂教育缺失的一代,我不想讓我們的孩子們再錯過這個陪伴一生的心靈的朋友—--音樂。但遺憾的是,我們中國目前的少兒音樂教育還是比較初級的,沒有規範的課程,也缺乏好的教學方式,幾乎全都是一對一的言傳口授的上課方式,再加上枯燥的技能學習,很容易讓孩子們迷失掉快樂學習音樂的本心。

  記者:音博凡現在的教學怎麼樣?

  楊老師:2012年7月,音博凡全面實現數字化教學。我們全部的課程都是基於IPAD的互動多媒體教學方式,音博凡是一家真正數字化教學的音樂教育機構。8月,我們還入圍了上海市科委2012創新計劃。現在上海市科委給我們的資金支援已經到位,政府非常重視我們,作為現代服務業的示範專案,我們一定會把音樂教育的智慧服務平臺做好。

  記者:從開始運營到現在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楊老師:困難有很多。我們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作為一個新品牌,如何讓孩子們喜歡我們,家長信任我們?

  首先,我們在課程上狠下功夫,除了開發出吻合孩子成長特點的樂感節奏、原聲迴響、樂理基礎、鍵盤遊戲、名曲解析、音樂劇場、交響動畫等一系列豐富的專業音樂課程內容之外,我們還全部實現數字化教學,通過多媒體互動教學形式,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的效果。我們的課程得到了孩子和家長們認可和肯定。

  其次,我們也非常強調師資的專業性。音博凡的老師都是音樂專業本科以上學歷,並且經過長達六個月的專業培訓,才能正式上課。

  有了好教材,好老師才能有好效果。在我們的持續努力下,孩子們學習效果很好,半年時間,我們就獲得了良好的口碑。現在,我們招生基本靠口碑,不需要再做什麼特別的宣傳推廣。

  目前我們的困難是,擴張的需求與團隊不足的矛盾。擴張的要求很強烈,但團隊明顯人手不足。所以,我們也在考慮以合作的形勢擴張,而不是全部做直營教學中心。

  記者:那您覺得創業和家庭衝突嗎?如何合理的安排家庭和事業之間的平衡關係?

  楊老師:人的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的,一頭投入多了,必然忽略另一頭。還好我是做少兒音樂教育的,我的兩個孩子都可以從我的事業中受益。她們都是音博凡的學員,很快樂地學習音樂。雖然,我陪伴她們的時間很少,但看到能夠創立這樣的音樂課程讓她們受益,我也得到了安慰。

  的確,一方面我不是一個好媽媽,因為我目前能夠陪孩子的時間很少,我感覺蠻愧疚的。所以我現在絕大部分晚上的社交應酬,基本是推掉的。因為我想要保證每天晚上至少能夠陪陪孩子們。另一方面,我感覺到,孩子的健康成長,並不是僅靠24小時的陪伴就能達成的。我更相信媽媽身體力行的行為和態度,永遠是孩子的示範榜樣。所以,每天做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事業,健康、積極、自信的對待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可能更能夠給孩子們帶來一個健康、積極、自信的人生。

  記者:您對音博凡未來的規劃是什麼?

  楊老師:未來,我們當然希望能夠把我們教學中心做到更多,讓更多的孩子快樂地彈奏鋼琴,快樂地學習音樂,並且堅持下去。所以,為了這個目標,我想,僅靠我們開直營教學中心是肯定不夠的。

  我在考慮一方面,把我們的課程植入幼兒園等更多的幼兒教育機構。另一方面,和有同樣志向的人合作,讓有意願有能力的人加入音博凡,幫助他們成立教學中心。我們會提供全套音博凡的音樂課程,標準的教材,基於雲技術的教務管理系統,以及對所有音博凡學員開放的E-LEARNING學習平臺,來支援這些加盟的教學中心,讓他們做好。

  我們特別希望有志向創業的音樂藝術專業的大學生們能夠關注音博凡專案,我們有一個音博凡的大學生成長及創業計劃。希望能夠有一些音樂藝術類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先到我們音博凡任教,積累了足夠的教學經驗和運營經驗後,對於那些有創業慾望,熱愛音樂教育事業的,我們來幫助他們開教學中心,希望他們把音博凡帶到全國各地去。我相信,我們能夠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音樂藝術專業學生們來共同發展。

  全國市場是很大的,期待我們能夠紮根上海,儘快走向全國。希望更多喜歡音樂的孩子能夠更方便地到音博凡的教學中心來。

  記者:對於大學生創業難有什麼看法?

  大學生創業難在兩點:第一是

  經驗不足,對市場缺乏真正的瞭解,對很多具體事務的操作又缺乏經驗。第二是資金不足,創業的先期是需要資金投入的,沒有錢,很多事情只是想,做不了。

  記者:那您對大學生創業有何建議?

  楊老師:第一,建議大學生在創業前必須要經過積累。不但要積累專業技能、管理思維能力、待人處事的方式,也要積累資金、眼界、胸懷,以及對待挫折和壓力的能力。我還是相信厚積而薄發,任何盲目草率的創業行為不足取。第二,創業是一個長跑的過程,不是衝刺。要想取得創業成功,兩點很重要,一是自己喜愛並能夠堅持的,二是自己擅長的,兩者兼具。所以,找到適合的創業專案很重要,這個專案除了市場認可之外,一定要問自己能否堅持,是否擅長。

  因此,我還是建議大學生畢業後要先進入一個企業平臺進行實踐和歷練,同時不放棄尋找適合專案的創業熱情。等到自己有所準備時,厚積而薄發吧。

  記者:謝謝楊老師接受我們的採訪,很高興和您聊聊創辦音博凡的那些事,也祝音博凡在未來的道路上越來越好,加油!

  楊老師:謝謝。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女人創業致富事蹟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