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最高的高原凍土隧道

  古代風水學認為,土壤是由三相體系構成,即顆粒***固相***、水***液相***、氣***氣相***組成。根據土壤中三相比例的不同,可區分不同的土壤。凍土是指零攝氏度以下,並含有冰的各種岩石和土壤。一般可分為短時凍土***數小時/數日以至半月***/季節凍土***半月至數月***以及多年凍土***又稱永久凍土,指的是持續二年或二年以上的凍結不融的土層***。下面小編主要介紹高原凍土隧道長點見識。

  ---玉公路鄂拉山隧道

  12月 29日,鄂拉山隧道左線順利貫通。至此,共玉公路重點控制性工程——鄂拉山隧道雙線全部貫通,按期完成了節點工期目標任務,為共玉公路2016年全線通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鄂拉山隧道為共玉公路重點控制性工程,同時是世界最長、。隧道位於K300+940-K305+655處,隧道海拔4500米,隧道左線全長4715米,右線全長4655米。設計為雙洞單向雙車道,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左右洞間夾層厚度為32米,屬於小淨距隧道。建設總投資7.8億元,合同工期56個月,由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和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承建。

  鄂拉山隧道地質條件差,出露的砂板岩、流紋岩、安山岩等巖體破碎,圍巖受凍土影響收斂變形大,極大的增加了施工難度。為確保施工進度、質量及安全,隧道自2011年5月開工以來,先後共投入

  變電裝置、90集中拌合樓、強制拌合樓、鋼模臺車、自動噴錨機等大型裝置300餘套,參建人員1500餘人。參建單位堅持精細化管理、標準化施工,優化資源配置,加強技術力量,求實創新攻堅克難,保證了施工進度,保障了質量安全,取得了簡易防晒網、高寒多年凍土隧道洞口鋼桁架弧棚施工、淺埋段多年凍土跟管施工等10項科技創新,攻克了高原凍土地地質條件下隧道內斷層破碎帶、塌方、湧水等技術難題,安全穩步實現了隧道全面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