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不吃吃的藥物

  妊娠期間,孕婦用藥是值得特別關注和注意的問題,許多藥物對胎兒危害非常大,有些藥物可能會導致胎兒畸形,甚至流產。我們在此列出一些對胎兒有害的藥物,有哪些呢?

  

  抗生素類藥物

  如四環素、鏈黴素、慶大黴素、新黴素等。四環素可抑制骨骼發育。鏈黴素、慶大黴素類藥物可損害胎兒腦神經,導致先天性耳聾,還會損害腎功能。新黴素可導致胎兒骨骼發育異常、先天性白內障以及智力障礙等。

  鎮靜催眠類藥物

  苯妥英鈉、安寧等藥物,可導致胎兒肢體、面部及腦等的發育異常。

  激素類藥物

  如黃體酮、乙烯雌酚、雄激素、炔孕酮、炔雌醇、甲羥孕酮、甲基睪丸素、同化激素等對胎兒亦有致畸作用。

  抗凝血藥物

  如雙香豆素、肝素、阿司匹林等,可能導致胎兒頭畸形,並可誘發胎兒出血性疾病。

  酚噻嗪類精神藥物

  抗精神病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瀉藥

  妊娠期禁用,以免發生反射性子宮收縮,從而引起流產。

  甲狀腺素和抗甲狀腺藥物

  如他巴唑等,均有致畸作用,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抗癌類藥物

  如更生黴素、環磷醯胺、塞替派等,可導致無腦兒、腦積水、脣裂、輸尿管缺損、四肢及眼部畸形等。

  中成藥

  凡說明書上注有“孕婦忌用”或“孕婦慎用”的中成藥皆不宜服用。中草藥製劑成分複雜,作用機制多種多樣,所以孕婦要慎服-

  寶寶小舌頭警示出的健康變化 2013年05月17日 11:30 騰訊育兒 早教小編

  導語:很多媽媽都不曾留心觀察一下寶寶的小舌頭有什麼變化,其實,小小舌頭大有學問,它可以提示寶寶的健康狀況。下面就和早教小編一起來看看寶寶小舌頭警示出的健康變化吧。

  一旦寶寶患了病,舌質和舌苔就會相應地發生變化。其實,小舌頭就像是反映寶寶身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尤其是寶寶的腸胃健康狀況更是在小舌頭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果媽媽對小舌頭的變化能夠有所瞭解,就能及早發現寶寶的異常,防患於未然,讓寶寶更加健康地成長。

  症狀一:舌頭髮紅,舌苔較少或舌苔發乾

  提示:發燒了

  寶寶感冒發燒,首先表現在舌體縮短,舌頭髮紅,舌苔較少,或雖然有舌苔但苔少、幹。如果體溫較高,舌質絳紅,說明寶寶熱重傷耗津液,所以寶寶經常會主動要求喝水。如果同時伴有大便乾燥,往往口中會有穢濁氣味。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或傳染性疾病的初期,媽媽應該引起重視。發熱嚴重的寶寶,還可看到舌頭上有粗大的紅色芒刺,猶如市場上的楊梅一樣,這種楊梅舌多見於患猩紅熱或川崎病的寶寶。

  處理對策:1、應注意及時為寶寶治療引起發熱的原發疾病,並及時進行物理降溫或口服退熱藥物。2、注意多給寶寶飲白開水,少食油膩食物及甜度較大的水果。3、可到中藥店購買幹品蘆根煎水給寶寶服用。

  症狀二:舌上有一層厚厚的黃白色垢物

  提示:乳食積滯

  當寶寶飲食過量,或過多進食油膩食物,脾胃消化功能變差時,往往會表現出肚子脹氣、疼痛、腹瀉、食慾不振,嚴重時還會發生嘔吐,吐出物為前一天吃下而尚未消化的食物,氣味酸臭。此時觀察寶寶的小舌頭,可看到舌上有一層厚厚的黃白色垢物,舌苔黏厚,不易颳去,同時口中會有一種又酸又臭的穢氣味道。

  處理對策:1、當寶寶出現這種舌苔時,飲食要清淡些。對於食慾特別好的寶寶,應該及時提醒每餐適量,以使腸胃道得到充分的休息。2、如果寶寶一旦出現乳食積滯,可酌情選用“保和丸”、“健胃消食片”或“王氏保赤丸”等中成藥,消食導滯,保證大便暢通。3、雞內金15g、茯苓10g、山楂30g煎水服用,每日一劑。4、如果寶寶的大便乾燥,腹脹明顯,可以用炒二醜15g、生黃芪15g煎水服用,也可起到消食導滯的作用。

  症狀三:舌頭斑駁不平如地圖

  提示:消化功能紊亂,或患病較久

  地圖舌是指舌體淡白,舌苔有一處或多處剝脫,剝脫的邊緣高突如框,形如地圖,每每在吃熱粥時會有不適或輕微疼痛。地圖舌一般多見於消化功能紊亂,或寶寶患病時間較久,使體內氣陰兩傷。患有地圖舌的寶寶,往往容易挑食、偏食、愛食冷飲、睡眠不穩、亂踢被子,較小一點的寶寶易於哭鬧、潮熱多汗、面色萎黃無光澤、體弱消瘦、怕冷、手心發熱等。

  處理對策:1、多吃新鮮水果和顏色深的綠色或紅色蔬菜,同時注意忌食煎炸、燻烤、油膩辛辣食物。2、可用適量的龍眼肉、山藥、白扁豆、大紅棗,與薏米、小米同煮粥給寶寶食用,如果配合動物肝臟一同食用,效果將會更好。3、如果寶寶面色白、脾氣較煩躁、汗多、大便幹,多為氣陰兩傷,可用百合、蓮子、枸杞子、生黃芪適量煲湯飲用,將會使地圖舌得到改善。

  6種寶寶小指甲透出健康訊號

  2010年06月15日 14:02 中國早教網 cpicker

  指甲透出6種健康訊號

  小小的指甲,是觀察健康與否的視窗。因人類五臟的變化會相應地反應到指甲上來,透過它顏色和形狀的微妙變化,可以發現某種營養缺乏或某種疾病在侵犯著寶寶的機體,從而給你敲個警鐘,使寶寶儘快恢復健康。

  正常指甲的顏色和形狀

  指甲佔手指末節額3/5,甲白佔指甲面積的1/5。當所有的指甲都有恰如其分的甲白時,便可推斷人體的健康狀況良好;相反,如果10個手指甲完全沒有或僅僅有一點點甲白時,意味著身體疲勞不堪或正患有疾病。

  正常指甲平滑、光潔,呈粉紅色。甲面無縱橫溝紋,甲上無斑點及凹陷,指甲末端無翹起及向下彎曲的現象。

  訊號1:指甲上有白點或白斑

  腸內有蛔蟲或微量元素鋅、鐵等營養物質缺乏

  應對措施:取大便查蛔蟲卵,若為陽性就服驅蛔蟲藥物。取末梢血查微量元素,若鋅、鐵缺乏輕者可以飲食調節,重者則補充鋅、鐵製劑。 指甲處外傷引起

  指甲長期暴露在外,很容易受到傷害,如受擠壓或碰撞,導致指甲根部受損傷而失去原本的顏色,指甲出現白點或白斑,嚴重時會有血色瘀斑。 應對措施:不必做任何處理,隨著指甲的生長,斑點部分終究會被剪掉的。

  訊號2:指甲變蒼白,呈匙狀指

  肝血不足,是嚴重貧血的徵兆

  指甲變得蒼白,無血色且中央凹陷,邊緣翹起,呈湯匙狀,醫學上稱匙狀指。

  應對措施:首先需要查血常規,瞭解貧血的種類及程度,輕度則不必服藥,採取飲食治療***吃含鐵豐富的食物***;中度以上,要服藥補充鐵劑。若為“大細胞性貧血”,應用葉酸及維生素B12治療。

  訊號3:指甲變成黃色

  吃橘子過多時引起的

  停止吃橘子後會慢慢恢復正常顏色,此種指甲黃色,除指甲和面板黃外,無其他症狀。

  是體內某種疾病的前兆

  如淋巴系統、呼吸系統病變,也為糖尿病和肝病的前驅徵兆。

  對應措施:請醫生做詳細檢查,發現哪個系統有病後積極予以治療,千萬不要不重視而延誤病情。

  訊號4:指甲呈紫紅色且指頭變粗呈杵狀***稱杵狀指***

  多見於患“青紫型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另外患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呼吸道疾病如支氣管肺癌、肺膿腫等也有此現象

  手指末端變粗,如鼓槌,有的指甲向下彎曲,像鸚鵡嘴狀,甲床顏色變身呈深紅或紫色。

  應對措施:積極治療原發病。

  訊號5:指甲出現凹痕

  缺鈣

  指甲顏色無明顯變化,但有小凹陷地方,有的有一個凹痕,有的有幾個,有的多得像頂針一樣,都是缺鈣引起的。寶寶還會有神經系統的症狀,如睡眠不安、易驚、煩躁。

  應對措施:需要增加鈣的攝入,除多吃含鈣的食物外,還要吃鈣劑,同時服用魚肝油。

  訊號6:指甲出現橫溝、縱溝及縱橫交錯的溝紋

  橫紋多見於發熱性疾病,如麻疹、猩紅熱、肺炎等;縱紋是營養物質缺乏;縱橫交錯的紋路一般是因為關節炎

  指甲面不平滑,有橫溝及縱溝,或縱橫交錯的溝。橫溝紋常見於罹患熱性病的寶寶,導致指甲代謝異常,生長緩慢。

  縱行溝紋:健康狀況差,營養物質缺乏,缺鈣,缺鐵或有腎臟疾病,致使指甲發生病變出現縱嵴。

  指甲溝紋縱橫交錯:多見於各種關節炎。

  應對措施:寶寶要積極預防熱性傳染病,定期做預防注射,加強護理,預防肺炎、關節炎等,一旦患病及時治療。平時注意均衡飲食,兩歲以下的寶寶要預防性地補鈣和魚肝油,增加戶外運動,多晒太陽,避免缺鈣。

  TIPS 指甲健康的食補選單

  補鈣

  乳類,如牛奶,羊奶;肉類、魚、蝦、芝麻、花生、葵花籽、豆類、豆製品、柑橘、葡萄、山竹等。 補鐵

  黑木耳、還帶、芥菜、韭菜、穀類、赤小豆、綠豆、動物肝臟、蛋黃、動物血。

  補鋅

  豬肉、牛肉、魚、海產品,牡蠣,海帶,紫菜,菠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