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測牙齒的健康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現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

  1、輕叩牙齒,或用牙刷幫助觀察整口牙是否個個穩固無鬆動現象;

  2、用舌尖感覺每顆牙齒,檢查是否有缺失;

  3、張大嘴,對著鏡子看看牙齒是否有齲齒、黑點、牙結石以及色斑色素沉著。還要觀察牙齒是否有食物嵌塞;

  4、感覺一下口腔是否無潰瘍、無異味;

  5、觀察牙齦顏色是否呈正常的粉紅色、有無紅腫跡象;

  6、吃冷熱酸甜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及刷牙時,感覺牙齒有無酸、痛、軟感,或者出血現象;

  7、感覺日常口腔內唾液分泌是否充足,有無干燥感。

  口腔保健操

  一些簡單的保健動作,比如叩齒、轉舌按摩、鼓漱等都有助於形成鞏固健康的口腔環境。在長假口腔負擔增加的情況下,每天做口腔保健操也是不錯的護牙方式。

  1、叩牙。這是我國較為傳統的一種牙齒保健法。操作時只要上下牙齒互相碰擊,發出牙齒撞擊的聲音即可。推薦早晚各進行一次,每次30-40次。

  2、轉舌按摩。翻卷舌尖,緊貼牙齦,進行360度旋轉。先對外側牙齦進行按摩,再對內側牙齦進行按摩,每次進行30-40次。

  3、鼓漱。轉舌按摩幾次,當感覺有唾液產生時不要嚥下,繼續攪動。等唾液漸漸增多後,開始用唾液漱口30次左右。對於有口腔疾病的一側牙齒可以著重多漱幾次,當感覺患牙部位不舒服時,也可以多漱幾回。

  4、手指按摩。漱口後用乾淨食指以垂直方向由牙齦向牙冠按摩,內外上下左右依次進行。然後改為沿牙齦水平方向按摩,依次分割槽進行,一次按摩大約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