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牙的老人更容易得老年痴呆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現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

  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與學齡前兒童、小學生齲齒患病率下降相比,我國中老年人齲齒患病率仍呈上升趨勢,在被調查的65歲~74歲的人群中,患齲率高達98.4%,根齲患病率達到了63.6%,這個年齡段人群的平均留牙數為20.97顆,而正常人有28到32顆牙齒。牙齒雖小,但它帶來的影響卻可以是全身性的已有大量國內外研究顯示,口腔健康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經內科疾病、胃腸道系統疾病等密切相關。如果你或者家人目前正被各類口腔問題困擾,

  我們的目標:80歲時還有20顆功能牙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牙齒健康的標準是:8020,即80歲的老人至少應有20顆功能牙***即能夠正常咀嚼食物,不鬆動的牙***。如果你已經步入老年,對照這個標準,看看你還保留著幾顆牙?如果牙齒只脫落一兩顆,並不會影響全身健康,但當牙齒逐漸脫落剩下不到20顆時,就開始影響身體多個系統的功能。此時你就得及時將脫落的牙齒修復好,因為延長牙齒的壽命對保證長壽和提高生命質量意義重大。

  失牙的老人更易老年痴呆?

  牙齒幾乎全部掉光且不使用假牙的老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明顯高於其他同齡者這是日本厚生勞動省研究班公佈的一項研究結果。研究小組,對居住在愛知縣的4425名65歲以上的健康老人進行了問卷調查,並在此後4年時間裡進行跟蹤調查。結果顯示,不經常去牙科醫院就診的老人,患痴呆症的風險是經常去看牙醫老人的1.4倍。與擁有20顆以上自身牙齒的老人相比,牙齒幾乎全部掉光且未安裝假牙的老人,出現痴呆症狀的風險是前者的1.9倍,而牙齒幾乎全部掉光但使用假牙的老人,這一數字是1.2倍。

  專家提醒說,一個人每天吃飯,需要進行數萬次的咀嚼運動,而這種運動通過三叉神經把感覺傳遞到大腦,好象每天都在為大腦做保健運動。老年人由於失牙導致咀嚼能力部分或全部喪失,致使咀嚼動作對大腦形成的良性刺激消失,這樣的老年人易發生老年痴呆。

  除了刷牙,你還會用牙線嗎

  牙刷只能刷到牙齒表面的70%,只有牙線才可以將隱蔽在牙縫中的牙菌斑和食物殘渣清除。特別是有些老年人牙齒稀鬆,牙縫變寬,進食後牙縫容易嵌塞食物殘渣,用牙籤不當可能會使縫隙進一步擴大,此時合理使用牙線就成為一種不錯的選擇。

  不過,目前多數國人並沒有使用牙線的意識和習慣。你會使用牙線嗎?其實,對大多數人來說,每天用一次牙線就夠了,推薦的最佳時機一般在晚餐後或睡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