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李應該怎麼種植

  鼠李為鼠李科植物達烏里鼠李的果實。又名稠李子。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鼠李的栽培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鼠李的栽培技術

  為鼠李科植物達烏里鼠李的果實。又名稠李子。過去曾將《本經》所載鼠李考證為本品,然根據植物分佈,《本經》等諸家本草所載鼠李並非本種,當為鼠李科植物凍綠 Rhamnus utilis Decne.中藥材。為達烏里鼠李實果實。採收和儲藏:8-9月果實成熟時採收,鮮用或微火烘乾。分佈於東北及河北、山西。幹品性味苦、甘、涼,有小毒,有清熱解毒,瀉下防毒及多種消炎功能。可內服,外敷。

  鼠李的植物形態

  達烏里 鼠李灌木或 小喬木,高可達10m。小枝粗壯,近對生,褐色或紅褐色,頂端常有大的芽,而不形成刺,或於分叉處具短針刺。葉對生於長枝上,或叢生於短枝上;葉柄長1.5-4cm;葉片紙質,卵圓

  形或橢圓形,長4-13cm,寬2-6cm,先端突尖或 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細鋸齒,齒端常有紅色腺體,上面無毛,亮綠色,下面沿脈被白色疏柔毛,淡綠色,側脈4-6對,網脈明顯。

  花單性, 雌雄異株,黃綠色;雌花1-3個生於 葉腋或數個至20個簇生於短枝端,有退化雄蕊; 花萼4裂,裂片狹卵形,銳尖; 子房球形,2-3室;花柱2-3淺裂或半裂;雄花的雄蕊4,並有不育的雌蕊。

  核果球形,熟時黑色,直徑5-7mm,基部有宿存萼筒。果梗長1-1.2cm。種子卵圓形,黃褐色,背側有狹縱溝。花期5-6月,果期7-10月。

  鼠李的生長習性

  土壤:深根性樹種,對土質要求不高。但在溼潤而富有腐殖質的微酸性沙質土壤上更適於生長。

  水分:怕溼熱,喜溼潤土壤,也有一定耐旱能力,但不耐積水。

  光照:喜光,在光照充裕處生長良好。

  溫度:耐寒,零下10℃無凍害。

  鼠李的分佈

  生於山地雜木林中,鼠李科分佈在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分佈最多,最早的鼠李科植物化石見於始新世。

  在中國的東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四川、湖北、湖南、貴州、雲南、江蘇、浙江等地。

  西洋鼠李***R.cathartica***原產歐亞大陸,現已歸化各地;樹高約3.5公尺***12呎***,樹皮深色且常帶刺,葉深綠色呈廣橢圓形;樹皮可提黃色染料,黑色的小果實可制瀉藥。榿木鼠李***R.frangula***樹高可達3.5公尺,供觀賞;高籬鼠李***R.f.var.columnaris***為其變種,可形成一高4.5公尺、寬逾1公尺的窄籬。

  卡羅來納鼠李***R.caroliniana***常於紐約州至佛羅里達州和德克薩斯州一帶形成矮樹叢。義大利鼠李***R.alaternus***與若干變種,則於溫暖地區栽作觀賞樹。巖鼠李***R.saxatilis***樹高約1公尺,乃多刺矮灌木。

  鼠李的繁殖栽培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

  第一步:用1.2%的硫酸亞鐵溶液對土壤消毒,半小時後清水沖洗。7天后方可播種。育種苗床要求土壤肥沃,良好的土壤肥力使幼苗生長迅速;對於土壤貧瘠地塊,結合深翻整地補充土壤肥力。苗床土壤施肥以複合為主,最

  好施有機肥、腐熟餅肥、廄肥、綠肥、人糞尿等 既有利於改良土壤結構,也有利於小苗吸收。

  第二步:整畦方向一般為東西向,以利種苗採光。在耕地前將肥料均勻散在土壤表面。施用廄肥和堆肥,用量為2000~2500千克/667平方米;或施用餅

  肥,用量為100~150千克/667平方米,同時施入殺蟲藥甲拌磷500.25千克/667平方米,然後翻耕,將肥料翻入苗圃耕作層的中、下層。

  第三步:採取高床作業,播種床長30米,寬1.1米,步道溝寬50釐米。灌足底水,麻面待播。可採用高床育苗拌砂散播,高床散播與床麵條播相比,更便於做業與集約化管理。秋季播種復土l釐米可,春播播種復土厚度不可超過lcm 。哈爾濱地區多采用秋播。秋播育苗,翌春能提早出苗,延長生長期,促進苗木木質化。

  栽培技術

  修剪:對苗木生長過程中出現的叢生枝、胼生枝、直上枝和內膛橫枝進行修剪或及早打芽,使苗木分枝勻稱飽滿,樹形對稱美觀。

  病蟲害防治:鼠李苗期病害主要有鏽病和軟腐病。鏽病發病初期可用25%粉鏽寧400倍液防治;軟腐病可採用1:l:100波而多液防治。幼苗易感染立枯病,病害發生時立即噴灑高錳酸鉀1000倍液,噴後立即噴水洗苗,以防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