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市場的基本構成是什麼

  在瞭解了什麼是外匯以及外匯的發展史之後,我們再來看看目前國際外匯市場的基本構成。國際外匯市場的基本構成主要有什麼呢?小編幫大家整理了一些相關的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歡迎閱讀。

  外匯市場構成

  ***1***、外匯銀行:外匯銀行是指由各國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指定或授權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外匯銀行通常是商業銀行,可以是專門經營外匯的本國銀行,也可以是兼營外匯業務的本國銀行或者是在本國的外國銀行分行。外匯銀行是外匯市場上最重要的參加者,其外匯交易構成外匯市場活動的主要部分。

  ***2***、外匯交易商:外匯交易商指買賣外國匯票的交易公司或個人。外匯交易商利用自己的資金買賣外匯票據,從中取得買賣價差。外匯交易商多數是信託公司、銀行等兼營機構,也有專門經營這種業務的公司和個人。

  ***3***、外匯經紀人:外匯經紀人是指促成外匯交易的中介人。它介於外匯銀行之間、外匯銀行和外匯市場其他參加者之間,代洽外匯買賣業務。其本身並不買賣外匯,只是聯接外匯買賣雙方,促成交易,並從中收取佣金。外匯經紀人必須經過所在國的中央銀行批准才能營業。

  ***4***、中央銀行:中央銀行也是外匯市場的主要參加者,但其參加外匯市場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持匯率穩定和合理調節國際儲備量,它通過直接參與外匯市場買賣,調整外匯市場資金的供求關係,使匯率維繫在一定水平上或限制在一定水平上。中央銀行通常設立外匯平準基金,當市場外匯求過於供,匯率上漲時,拋售外幣,收回本幣;當市場上供過於求,匯率下跌,就買進外幣,投放本幣。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央銀行不僅是外匯市場的參加者,而且是外匯市場的實際操縱者。

  ***5***、外匯投機者:外匯投機者的外匯買賣不是出於國際收付的實際需要,而是利用各種金融工具,在匯率變動中付出一定的保證金進行預買預賣,賺取匯率差價。

  ***6***、外匯實際供應者和實際需求者:外匯市場上外匯的實際供應者和實際需求者是那些利用外匯市場完成國際貿易或投資交易的個人或公司。他們包括:進口商、出口商、國際投資者、跨國公司和旅遊者等。

  外匯市場工具

  外匯是指一國持有的外國貨幣和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用以進行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外匯的定義是: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機構、外匯平準基金組織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存、長短期政府債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從上述對外匯的解釋可以看出:第一,外匯必須是以外幣表示的國外資產,而用本國貨幣表示的信用工具和有價證券是不能視為外匯的;第二,外匯必須是在國外能得到補償的債權,而空頭支票和拒付的匯票是不能視為外匯的;第三,外匯必須是能夠兌換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幣資產,亦即用可兌換貨幣表示的支付手段,而不可兌換貨幣表示的支付手段是不能視為外匯的。

  外匯市場組織形式

  ***1***、櫃檯市場的組織方式。這種組織方式無一定的開盤收盤時間,無具體交易場所,交易雙方不必面對面地交易,只靠電傳、電報、電話等通訊裝置相互接觸和聯絡,協商達成交易。英國、美國、加拿大、瑞士等國的外匯市場均採取這種櫃檯市場的組織方式。因此,這種方式又稱為英美體制。

  ***2***、交易所方式。這種方式有固定的交易場所,如德國、法國、荷蘭、義大利等國的外匯交易所,這些外匯交易所有固定的營業日和開盤收盤時間,外匯交易的參加者於每個營業日規定的營業時間集中在交易所進行交易。由於歐洲大陸各國多采用這種方式組織外匯市場,故又稱這種方式為大陸體制。

  櫃檯交易方式是外匯市場的主要組織形式。這不僅是因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外匯市場 倫敦外匯市場和紐約外匯市場 是用這種方式組織執行的,還因為外匯交易本身具有國際性。由於外匯交易的參加者多來自各個不同的國家,交易範圍極廣,交易方式也日漸複雜,參加交易所交易的成本顯然高於通過現代化通訊設施進行交易的成本。因此,即便是歐洲大陸各國,其大部分當地的外匯交易和全部國際性交易也都是用櫃檯方式進行的。而交易所市場通常只辦理一小部分當地的現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