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電商創業的小故事

  創業勵志照亮人生,大學生創業改變命運!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關於大學生電商創業的故事,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篇一

  很多專家建議大學生不要創業,因為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不適合創業。他們說的是對的,絕大部分大學生根本不瞭解創業意味著什麼,不合適創業;也有一些專家鼓勵大學生創業,創立微軟的比爾蓋茨、創立facebook的扎克伯格,都是念大學的時候創業,他們創業很成功。他們說的也是對的,大學裡也有很優秀的學生,他們適合創業。

  我不鼓勵也不反對大學生創業。理由很簡單,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不瞭解他們的背景、他的潛力和能力,任何建議的對與錯和拋硬幣的概率是一樣的。我能做的是,把我瞭解的這個行業告訴大家,把我的一些所見所聞告訴大家,把我的一些思考告訴大家。最後如何做,需要自己做決定。

  現在大學生本科畢業,大約在22歲,研究生畢業大約在25歲。正是青春年華,是什麼都不應該怕的時代。上次聽“邏輯思維”的羅振宇老師說把人的一生比喻成一天,我覺得很有道理。如果把人的一生當成一天,25歲頂多是過了1/3,也就是說是早上8點鐘的左右。做什麼事情都不用擔心,大不了再來。我經常安慰自己,我今年36歲,如果能活80歲,我還不到中午12點呢,正是如日中天光芒四射的年紀。

  有人創業成功,有人創業失敗。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功,但成功是什麼?在我們不去問這個問題時,通常會把它定義為賺多少錢。就像我們之前說一個賣家成功,是因為他銷售額達到幾個億,一個人失敗了,因為虧欠了破產了。但我們仔細思考這個問題時,成功就包含更多了,身體健康,家人幸福,朋友很多,有不錯的事業…….

  但成功不應該是我們人生追求的目標,我之前在文章中說:

  人生就是一場經歷。既然是經歷,就沒有對錯,沒有美醜,沒有善惡,沒有好壞,也沒有成功和失敗。

  創業還是就業?如果我們當成一場經歷,不是一定要追求成功的話,就沒有那麼難糾結了。

  或許有人會很鄙視的說,不追求成功我瞎折騰什麼? 確實,沒有人會為了失敗去做一件事情。但不追求成功,不代表不會成功;不追求賺錢,不代表不會賺錢;不追求影響力,不代表不會有影響力。

  篇二

  1、賺錢

  無論我們是否承認,以賺錢為目的的創業者還是很多。記得有一次看“非你莫屬”一個求職者說自己原來創業,最後迫於很大的生活壓力不幹了,當時張紹剛很驚訝的問了一句“老闆不是都很賺錢麼?”

  這個問題說起來可能有點可笑,但卻充滿了創業者的辛酸。只有當創業者成功了,他的故事才有那麼一點點的勵志的意義,喬布斯的“蘋果”起初在車庫辦公、馬雲的“中國黃頁”被很多人當為騙子、馬化騰曾經缺錢想把“QQ”賣掉……他們公司現在都賺錢了,而且賺了很多錢。但容易被人忽視的是這些公司在創業過程中的很長一個階段是沒有錢賺的,而且不會賺錢的;更容易被忽視的是,還有數以萬計的創業者失敗了,他們的公司消失了,雖然他們也曾在車庫辦公,他們也曾被當成騙子,他們也曾想把自己的產品賣掉……..

  沒人統計過,應該90%以上的創業者都是失敗了。平均來看,創業其實是最不可能賺錢的選擇。

  如果創業的目的是為了賺錢,我建議大學生畢業後還是踏踏實實去找份工作吧。像唐駿一樣做個“打工皇帝”挺好的,或者像鬼腳七這樣也不錯,至少不愁吃喝,還可以有點小文藝。不要為了賺錢而考慮創業,因為創業會有你想象不到的各種苦,後面會提到。

  2、理想

  說理想,有點大,如果說興趣或者會更合適一些。如果是因為興趣而創業,我建議要堅持下去,不要輕易放棄。小M說讀我之前提到的《為而不爭》很有感觸,讀了很多遍,每次讀都有新的感悟。大家不妨也讀讀。

  如果把我做自媒體也當成創業的話,寫文章就是我的興趣。我每天寫一篇文章,遇到的困難和阻力也不小,時間不夠,素材不夠,工作很忙,家裡很多事情,還有一些人造謠中傷。我說我都已經36歲了,我好不容易有寫文章的興趣,我為什麼不堅持呢?遇到困難我也要堅持,除非我哪天真的不喜歡寫文章了。最後是否能賺到錢,我不去想,如果堅持下去以後一定很容易能賺到錢的。現在只有20萬鬼友,就有不少人給我捐贈來支援我寫作,如果哪天我有100萬的鬼友,想賺錢還不更容易麼?

  如果是因為有興趣,而且有不缺盈利的方法,加上你評估自己的能力也差不多,我覺得沒有必要害怕,完全可以去創業。如果僥倖賺到錢了,那當然好。即使沒有成功,也沒有關係,因為就是一場經歷,至少努力過。說得再俗一點,至少讓你爽了一把。

  “爽了一把”,其實一點也不俗,因為整個過程雖然累,但很快樂。最怕就是一天到晚很苦逼的工作,一邊創業還一邊不停的抱怨社會太不公平,抱怨自己運氣太差。最後就算賺到錢了,自己一點都不爽。

  為了理想而創業,就是為了享受這個樂趣,創業過程中的樂趣。

  3、自由

  很多人都覺得創業是最自由的。愛情和金錢放在自由面前,都可以拋棄嘛。

  但我瞭解的創業者,其實都不自由。雖然可以早上11點到公司,別人看上去是自由的,但工作時間只會比上班的人更長,而且沒有周六週日,沒有假期。要考慮各種工商稅務,貨源銷路。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員工的工資啊。試想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就職,公司初創時期,效益不穩定,臨時一個月不能發工資,有多少員工會選擇跳槽?

  從本質上看,創業者是最不自由的,因為他們不能輕易的放棄他的公司。

  如果是真是為了自由,還是不要創業的好。

  4、其他

  還有因為很多原因而創業的大學生,例如家裡有錢也有資源,畢業了可以去折騰一下鍛鍊一下。我覺得未嘗不可,因為成不成功都沒關係,雖然我覺得成功的機會很低。也有的是多種原因綜合起來想創業的。

  這方面我瞭解的不多,就不多講了。

  商業模式

  當我們準備創業時,幾乎所有人都會問你的商業模式是什麼?不要被這個詞嚇到了,就是問公司怎麼做大怎麼賺錢。對大學生創業初期,我覺得就是要回答:如何能讓公司活下來,如何能持續性的賺點錢。

  其實,商業模式都是後人總結的,開始創始人們根本不是這麼想的,做著做著就成了我們現在看的樣子。難怪有人說:

  創業的成功如同意外懷孕一般,偶然且難以複製。

  舉幾個例子,google最開始也不知道怎麼賺錢,差點賣給yahoo了,直到Overture的搜尋點選競價模式出現,Google才如魚得水;淘寶也不知道怎麼賺錢,開始想模仿搜尋的競價排名模式,推了招財進寶,引起賣家集體抵制;facebook是因為有了人和人的關係才越做越大,但如果facebook 開始就想著怎麼建立關係,估計早就死了;QQ最初也只是空有上千萬使用者而沒有收入,直到後來有了虛擬物品增值服務。

  篇三

  我公司附近有一條小吃街,天津人愛吃各種小吃。我經常觀察這一條街上的小門臉,單位面積不足3平方米的窗口出售“章魚小丸子和臭豆腐”要排隊10分鐘左右,日均銷售份數至少1000份,3-4名服務員從早上10點多忙到晚上9點多,單份毛利大約在3元左右。我當時跟團隊說,如果咱們去賣臭豆腐,我一定會用網際網路的思想運作,會做的比現在還要好,我們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重新設計產品的體系,搭建外賣的渠道,加入現有APP外賣平臺,利用周圍寫字樓和大賣場的優勢,聯絡員工配餐提升單位房屋面積內的產能,採用積分換餐促進客戶購買頻次。品牌成長後複製整套模式給到渠道代理商,我們只負責選址和培訓即可,整套系統和模式的複製就是傳統行業的“雲部署”。

  當然,食品行業每天很辛苦的站在視窗前一天,炸豆腐、做小丸子、麻辣燒烤,而且天津夏天非常悶熱。談的理想化的商業模式的前提是,我們需要有很強的技術團隊、產品團隊和運營團隊,而且如果我們的臭豆腐不好吃,這個商業模式就失去了它全部的核心價值。

  所以,傳統行業創業的核心商業模式是產品和渠道,好的供應鏈系統,找到好的渠道,就能盈利。電商呢?大學生根本不擅長供應鏈和渠道,但大學生可能對網路、技術和新鮮事物很有經驗。那麼我們就要把我們擅長的東西挖掘出來,形成創業的核心商業模式。

  1、賣家

  賣家是整個電子商務生態圈裡除了買家外最為龐大的群體。對於賣家來說商業模式是:產品不可超越的優勢和運營規劃是否適合你的產品。

  裂帛、花笙記、非池中這樣的設計類服裝,他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品牌文化和設計款式。有他們的產品在,銷售渠道在哪裡已經不這麼重要了。之前一個賣家跟我說,他們的品牌風格太像裂帛了,很多人都認為他們在模仿裂帛,但他們是森女風格的設計女裝。給買家這樣的感覺,一定是因為商業模式有類似於裂帛的地方,那就不叫不可超越的優勢。

  很多人說,我剛大學畢業就想開一個淘寶店鋪,沒有強大的供應鏈,怎麼辦呀?你的服務能不能有特色,一個品牌的文化是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的,如果在創業初期最應該考慮的事情是“想盡辦法活下去”。為了活下去我們就要想辦法賺錢,那挖掘特色的服務對於大學畢業生創業初期來說是有效的方法。

  2、運維服務商

  這一方面,小M很有發言權,因為作為中小運維服務商,他們也一直在挖掘能讓自己不可替代的商業模式。小M看著運維服務商的行業從一個小眾行業慢慢發展成大眾行業,再到成了很多品牌商的詬病的行業,她覺得這樣不可持續。小M說:我的專業是預防醫學,學醫的畢業生做電商的很少,如果能做跟健康和文化產業相關的運營服務,我將有其他服務商不可能具備的優勢。

  於是一年多前他們考慮開始轉型做家用健康檢測儀、個人護理、傳統滋補品和高階有機食品的全網服務,不侷限於某一個平臺,而是一種對健康理念和文化的傳播。因為小M的專業背景,讓他們公司一直堅持走到現在,在代運營服務商的強大競爭中倖存下來。後來他們發現,健康和文化產業是非常龐大的,很多類目都有產品可以和健康掛鉤。

  對於大學生創業,深入挖掘創始團隊的不可代替的優勢,是找到商業模式的有效方法。比如學弱電相關專業的適合去做數碼和通訊裝置相關品類運維,學**工業設計的就去做個性制定的小飾品咯,畢竟領域更專業。

  3、軟體供應商

  軟體的供應在電商行業相當重要。現在淘寶天貓上的賣家有700~800萬,他們就是明確的客戶,他們對軟體系統的需求量非常大。小的方面,賣家平時用的打折工具、客服績效軟體、統計工具;大的方面,有ERP和CRM軟體,再往上還有聚石塔這樣的雲部署軟體服務商。

  這個領域對大學生來很合適,因為很多人都會程式設計,C++、java、PHP、.Net 等。機會在於是會程式設計的人不懂賣家,懂賣家的人不懂程式設計。如果某些大學生自己瞭解淘寶開店,又對技術熟悉,而且能找到幾個同學一起做,這個事情在大學期間就能搞。成本也不高,現在很多公司提供低價的雲伺服器。如果我再重新念大學,我肯定會自己搞一個小服務軟體來服務賣家。

  當然,現在做軟體的都不太賺錢。因為免費軟體太多了。沒關係,如果你能做到一定使用者量,會有人給你投資的。做到一定的使用者,然後找投資或者賣掉,好像也是一個商業模式。而且軟體有價值,一定有客戶願意付費,淘寶的賣家其實是想賺錢的人。

  當然還有擅長攝影和美工的,可以搞攝影工作室,專門提賣家拍攝和修圖;擅長做搜尋優化的,可以幫助賣家做SEO;擅長做直通車的,幫助賣家做直通車優化……這一類創業,都是和人的專業技能相關,只要在大學期間鑽研過這些,成為了專家,就可以成立小的工作室,然後去為賣家服務。只要能幫賣家省錢或者幫賣家賺錢,賣家是很願意付錢的。

  世界上最好賺錢的行業是,賺那些想賺錢的人的錢。世界上更好賺錢的行業是,賺那些想賺錢但不會賺錢的人的錢。證據就是現在電商培訓機構非常火爆……

  4、平臺供應商

  目前的電商平臺很多,淘寶系、噹噹、亞馬遜、京東等垂直平臺,聚美優品等獨立B2C、絲芙蘭等服務商官網商城。各自能在電商領域立足都是有其各自的商業模式。淘寶系在於它強大使用者人群,京東在於電器行業產品的優勢,噹噹有圖書這個大類目的優勢價格,聚美優品做細分品類,絲芙蘭把線下渠道商搬到了線上……

  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還想做平臺可以做麼?如果我對大學生也還有機會,估計很多人會鄙視我!

  但我真的建議大學生們去關注一些細分行業,做這個行業的網路或者電子商務平臺,如果能找到一個特定的細分市場,絕對可以。我有天津大學畢業的小師弟,他自己創業了3年左右,做了個很土的行業論壇,加了一部分電商的元素,只有10多萬的會員,每天的UV也才三四萬,但每年的收入純利潤有200多萬。他們在那個行業中是龍頭老大,第二名都看不見影子。估計很多人都關心這是什麼行業,我舉幾個例子:大客車、大貨車、挖土機、起重機。如果你的家庭背景剛好了解這些行業,這就是不可複製平臺供應商的商業模式。

  為什麼會如此?噹噹網,淘寶網其實解決的是大集市的問題,還是賣那些方便交易的商品。但還有好多不容易交易的行業,那些行業很少接觸網路,行業客戶也不多,一般企業都看不上。但網際網路真正的威力在於,讓全世界小眾的使用者都能很方便聚集在一起。如果大家分析一下淘寶上的大商家裂帛、阿芙的定位就能明白這個道理。

  5、物流服務商

  這個方面的創業看上去困難,但也不是沒有。目前國內的大部分做得都不太好,馬雲最近成立的菜鳥公司也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連馬雲都重視的機會,你覺得是不是也是好的機會?

  小M說她日常接觸到的很多快遞服務公司,還有一些是普通使用者日常接觸不到的倉儲物流公司和物流運輸公司。她說曾經宅急送物流”的一個視訊,公司牆上的標語是“我們離聯邦快遞還有多遠?”宅急送成了第一批開通淘寶“貨到付款”業務的物流公司,小M用過一段時間,他們果斷的告訴客戶,貨到付款只發“順豐”,後來淘寶也支援了選擇自主快遞公司,因為宅急送的服務離聯邦快遞還有很遠的路。很多系統不是淘寶不願意接,是因為他們的系統能力跟不上。就像銀行網路跟不上網購的交易規模一樣,流量一上來,系統就死掉了。

  國內有快書包在一些城市一小時到貨。美國同樣有一家物流公司,支援3個小時內送達,可以送外賣、鮮花快遞、日常用品,雖然目前僅僅支援僅有的幾個城市的服務,但卻可以通過手機APP下單提供地址和需求,然後快遞人員上門取貨派送。這不就是移動互聯和小而美的完美結合麼,任何一個大物流公司都不能與之拼時效吧。畢竟大公司要想做轉型很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創業的一開始就要確定商業模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