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石症病因

  膽石症與多種因素有關。任何影響膽固醇與膽汁酸濃度比例改變和造成膽汁淤滯的因素都能導致結石形成。那麼有什麼呢?小編和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下面文章對您有幫助哦!

  :

  一、不可逆因素

  1、發病年齡:膽石症的發病率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的。如果在兒童期發病,多與溶血或先天性膽道疾病有關。發病的高峰年齡都在40~50歲。

  2、發病性別差異:超聲診斷研究結果男女發病之比約為1∶2,女性膽石症以膽固醇結石多發,女性膽固醇結石高發可能與雌激素可以增加膽汁中膽固醇分泌、降低總膽汁酸量和活性,以及黃體酮影響膽囊收縮、致使膽汁淤滯有關。   3、發病與基因、家族史:膽石症發病在種族之間的差異明顯,提示遺傳因素是膽石病的發病機制之一。

  二、可逆因素

  1、發病與妊娠的關係:妊娠可促進膽石症的形成,並且妊娠次數與膽石症的發病率呈正相關。由於孕期的雌激素增加使膽汁成分發生變化,可增加 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而妊娠期的膽囊排空緩慢;孕期和產後的體重變化及飲食結構也影響膽汁成分,改變了膽汁酸的腸肝迴圈,促進了膽固醇結晶的形成。

  2、發病與肥胖的關係:臨床和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肥胖是膽囊膽固醇結石發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肥胖人發病率為正常體重人群的3倍。

  3、發病與飲食因素:飲食習慣是影響膽石形成的主要因素,進食低纖維、高熱量食物者膽石症的發病率明顯增高。因為這類食物增加膽汁膽固醇飽和度。我國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膽石症發病已佔膽石病的主要地位,且以膽固醇結石為主。

  4、其他因素:某些藥物可以導致膽石症的形成,但如果用藥時間短,結石可以消失;快速體重喪失>1.5kg/wk,例如不合理的減 肥方法,可以導致膽石症的形成;代謝綜合徵如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膽石症的發病率是升高的;還有一些特殊疾病,例如甲狀旁腺疾病導致的鈣磷代謝異常 等等也可以引起膽石症的發病。

  膽石症的治療方案:

  一、手術治療

  常用的手術方式有開腹膽囊切除手術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傳統的開腹手術分順行性切除和逆行性切除兩種。如遇膽囊三角解剖異常或炎症、水腫、嚴重粘連不易分離時,亦可採用順逆結合的方法切除膽囊。

  二、非手術治療

  膽囊結石病的非手術治療,包括溶石、體外衝擊波碎石、排石和內鏡取石。前3種為非侵襲性的,後1種為侵襲性的。臨床實踐表明,膽囊結石病的病變 位於膽囊,單純利用上述非手術療法,對部分患者可暫時去除結石,但不能治癒膽囊本身的病變,遠期膽石症復發是不可避免的,故在選用膽囊結石病的非手術治療 時應慎重。

  1、溶石治療

  目前溶石治療的藥物主要是鵝去氧膽酸和其衍生物熊去氧膽酸。治療適應證:①膽囊結石直徑在2cm以下;②膽囊結石為含鈣少的X線能透過的結石;③膽囊管通暢即口服膽囊造影片上能顯示有功能的膽囊;④病人的肝臟功能正常;⑤無明顯的慢性腹瀉史。

  2、體外震波碎石

  用震波碎石方法治療膽囊結石的主要適應證為膽囊內膽固醇結石口服膽囊造影顯示為陰性結石,結石直徑在12~15mm者不超過3枚,直徑在15~20mm者僅1枚並要求有一個正常的膽囊收縮功能。

  3、排石治療

  該治療方法主要是根據一些中藥具有增加膽汁分泌、促進膽囊收縮、擴張Oddi括約肌的作用,結合現代醫學的認識,形成中西醫結合的排石治療。中西醫結合排石療法有效者主要是膽總管內<1cm的結石,膽囊結石排石率不到10%,排淨率更低。

  4、接觸溶石

  接觸溶石應用條件要求膽囊結石數量較少、能透X線、膽囊功能良好、無急性炎症。

  膽囊結石小,有可能通過膽囊管進入膽總管。為避免盲目的膽道探查和不必要的併發症,術中可行膽道造影或膽道鏡檢查。膽總管探查後一般需作T管引流,有一定的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