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方餐桌的禮儀

  關於美食,關於禮儀,都說中國人吃的是味道,西方人吃的是情調。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在西方的餐桌上,如果不是尋常的家宴,一般只能吃三到七分飽。西方人最講究的是這個情趣和氛圍,高雅的情調可以將是否能吃飽直接忽略!西方餐桌上繁複禮節說上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今天且先談一談這個一般晚宴上的幾小點吧。

  First 受邀

  在西方,晚宴一般邀請夫婦同時出席。如果你受到邀請,要仔細閱讀你的邀請函,上面會說明邀請的是一個人還是先生或夫人陪同,或者攜帶伴侶。在回覆邀請時,你最好能告訴主人他們的名字。這樣顯得比較尊重,如果你沒有通知主人就將閨蜜啥的帶去,主人會不開心的。

  Second 應邀

  收到邀請函,你就可以開開心心地去就餐了。只要穿的得體就都OK,帶點小禮物那就更貼心啦!但是無論主人是因為什麼而邀請你,最忌諱的就是直接送錢哦,在咱們中國行得通並且送的越多表示關係越鐵,在國外就不行了,主人會嫌棄你的,覺得你太敷衍,連挑禮物的小小心思都不肯花,寧可什麼都不帶也不要送錢,如果能夠送一束花那也是極好的。

  Third 準備就餐

  準備就餐的工序是妥妥的複雜啊!首先就是入座的禮儀!

  先請客人,再請長者,入座時要從椅子的左側入座,男賓最好幫鄰座的女賓拉椅子。入座後要做端正,腳不要隨意伸直。身體和餐桌間距離以能使用餐具和飲食方便為度,手臂不要放在桌上。

  入座的位置也是非常有講究的,咱們的傳統是以左為上,視為首席。但是在西方不是這樣滴~離門最遠的面對著門的是女主人坐的,相對的是男主人坐的。桌次的高低依距離主桌位置的遠近而右高左低,並且男女要穿插安排。

  長桌西餐座次示意

  其次就是中西方的餐具茶杯也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咱們是一雙筷子走遍天下但是老外們就比較講究情調啦!

  餐具是根據一道道不同菜的上菜順序精心排列起來的。座位最前面放食盤***或湯盤***,左手放叉,右手放刀。桌上最大的那個勺子就是湯匙。最小的就是咖啡匙,再往前略靠右放酒杯。左起依次是水杯***啤酒杯***、香檳杯和普通葡萄酒杯***具體根據主人的選酒而定***。

  1.牛油碟 Butter Plate:放在左邊,位於餐叉上方。牛油刀***Butter Knife***,放在牛油碟的對角線位置,刀把向右,刀刃向裡。  2.沙拉叉 Salad Fork:如果沙拉是第一道送上的菜,則應擺放在最左邊。

  3.餐叉 Dinner Fork:體積最大,其他較小的叉子被擺放在它的左邊或右邊,根據被使用的順序而調整。

  4.餐碟 Service plate:第一道菜上來後會放在上面,當前菜上來時,服務員再將此盤撤下。有些餐廳會以Show plate 替代,通常只是用來展示,客人入座後就會收走。

  5.餐巾 Napkin:擺放在Service plate或Show plate的盤中央。

  6.酒杯 Wine Glass:一般從小到大排列,最多可擺放5只杯子。水杯位於餐刀上方,從左至右依次為水杯、香檳杯、白葡萄酒杯和紅酒杯。

  7.餐刀 Dinner Knife:放在餐盤的右側。

  8.湯勺 Soup Spoon:擺放位置依菜式順序而定。

  9.沙拉刀 Salad Knife:位於餐刀旁邊,如果沙拉之後,還有一道魚,則會加上一把魚刀***Fish Knife***,順序是***從左到右***:餐刀、魚刀、沙拉刀。

  Forth 終於可以開吃了

  In China,我們的上菜順序一般是湯、菜,主食,餐酒,水果。

  但是,在國外就要講究一些。依次是開胃菜,湯,主菜,配菜,飲品,甜點。

  在這裡小編就要說說進餐的禮儀了。在中國吃到一半,哎呀,想去上廁所了。把筷子一擱就可以走了。但是在西方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如果暫時離開座位,可以把餐巾放在椅子上。千萬不要把餐巾放在桌上,否則就意味著你不想再吃,讓服務員不再給你上菜。

  也不能夠在餐桌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大忌。取食時,拿不到的食物可以請別人傳遞,不要站起來。千萬不能像在大排檔裡一樣大聲喊“服務員”。

  用餐咀嚼食物的時候不要說話,不要豪氣用餐***狼吞虎嚥***。當然這樣的行為在任何場合都是不文雅滴。吃到有骨頭的食物不能直接往外吐,要優雅地吐在桌邊預先準備好的紙上。

  說到這裡,小編也想高雅地來一份紅酒牛排了。

  Fifth 飲酒注意事項

  酒,是西方餐飲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握葡萄酒杯要以握住杯腳的部分來持杯,不然手的溫度會使其風味改變。

  就餐過程中有幾類酒,開胃酒,主菜佐酒,值得一提的是,主菜佐酒依菜而定。如果點了紅肉或醬色濃厚的菜,最好配紅酒。佐餐酒與主菜的匹配對於享受進餐的過程非常關鍵。當然這是由主人安排的。甜酒搭配甜品,甜點過後還有餐後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