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都苦是怎麼回事

  嘴苦從中醫來講,是跟膽有關,膽氣異常,心情壓抑,就會導致肝膽氣鬱,嘴苦就形成了,那吃什麼食物都是嘴苦,那該怎麼辦呢?嘴苦該如何治療呢?

  嘴苦的病因很多,肝失疏洩最為常見,多與情志、情緒、情結等方面有關。


嘴苦的原因:

  一為肝氣鬱結,疏洩失職。

  二為情志抑鬱,鬱怒傷肝所致。

  三為情結所致常見鬱鬱寡歡,悲憂欲哭,胸肋、兩乳或少腹部位脹痛不舒等症。

  四為肝氣亢逆,或疏洩太過,多為暴怒傷肝,氣機紊亂所致。

  五為肝陽亢盛,日久化火,火迫膽汁妄行上逆於口而苦。

  肝的疏洩還能促進脾胃功能運化和膽汁的分泌排洩,脾胃一髒一腑、一實不滿,一滿而不實,一升一降,完成二者的運化功能。

  膽汁的分泌和排洩

  另一方面,食物的消化吸收還要藉助於膽汁的分泌和排洩,因為膽汁是參與食物消化和吸收的“精汁”。

  膽汁乃肝之餘氣所化,其分泌和排洩受肝氣疏洩功能的影響。因膽囊又是中醫五臟六腑的奇恆之腑,奇恆之腑顧名思義,具有奇特的功能。因膽囊又是中醫五臟六腑的奇恆之腑,奇恆之腑顧名思義,具有奇特的功能又有持之以恆的能力,能協調肝臟,導疏洩,還能幫助脾臟,幫助胃消化排解,化解,讓機體更加旺盛充實體魄。

  一旦肝膽遭不和,失於疏洩,肝氣橫行,肝氣犯胃,肝氣協膽汁上逆而造成口苦,納呆,消化不良。或目眩等各種病症,如清濁不分、呃逆頻作、很少虛恭***放屁***、善太息,兩肋脹隠痛等。

  
嘴苦怎麼調理

  很多朋友都有過早起口苦咽乾的經歷, 中醫認為:口苦與臟腑功能失調,內熱、內火亢盛有關,特別是與肝、膽、胃、心功能關係密切,如:肝火上炎、肝膽溼熱、膽鬱痰熱、心火亢盛都可能引起口苦的症狀。該怎麼調理呢?

  中醫認為,口苦是一種自覺症狀,多見於素體陽盛、偏熱體質,一般多與口腔疾患或消化系統疾病相關;或進食過多辛辣煎炸、溫燥之品,高蛋白、高熱量食物;或與睡眠不足、便祕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若口苦伴有煩躁易怒、脅痛、耳鳴、頭痛頭脹等,可用金線蓮、靈芝燉湯,或玫瑰花、菊花、夏枯草酌量泡水喝。

 

  若口苦伴有腹脹、食慾減退、溼疹、肌膚瘙癢,可用竹蓀燉湯,或茵陳蒿、薏米仁、黃柏、車前子酌量煮水喝。

  若口苦伴有驚悸、睡眠欠佳、夢多易醒、頭暈目眩、嘔惡痰涎,可用天竹黃或竹茹、陳皮、茯神、石菖蒲、遠志適量煎水喝。

  若口苦伴有心煩、睡眠差、尿黃赤或口腔潰瘍、糜爛,可用枝子、蓮子芯、竹葉、生地、柏子仁適量煮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