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腿怎麼形成的矯正方法有哪些

  對螺旋腿進行矯正,不僅能增進體型健美,而且還能改善膝關節應力分佈不平衡的狀態。只要我們弄清楚形成螺旋腿的因素,就能治療。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螺旋腿形成原因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螺旋腿形成的原因

  造成“O”型腿和“X”型腿畸形的員主要原因是小兒的佝僂病。有少部分是因軟骨發育障礙,骨折、外傷、骨瘤等引起的後遺症。小兒患佝僂病時,因鈣鹽不足,骨骺增生的軟骨不能正常地骨化,原有的骨質又出現脫鈣和吸收,因而骨質軟化,不能耐受重力作用,加之膝關節周圍韌帶鬆弛,失去對骨的支援和保護作用,遂發生小腿骨的彎曲變形,造成“O”型和“X”型腿。

  螺旋腿的矯正方法

  方法一

  1、直立,兩腳併攏,兩手扶膝做兩膝向正前方的下蹲起立運動,做 20~30次。

  2、彎腰,兩手扶膝做向左的和向右的繞環運動,做20~30次。

  3、兩腳開立稍大,彎腰,兩手扶膝做兩膝向內相靠停耗練習,每次停耗10秒鐘,做5~10次。

  4、兩腳平行站立。先以腳跟為軸,做腳尖外展和內旋運動;再以腳尖為軸,做腳跟外展和內旋運動,各做20~30次。

  5、坐在椅子上,盡力用小腿夾住書,堅持一定時間。如果用橡皮帶將兩膝捆住做,效果更加顯著。

  6、跪坐在腿上,塌腰,兩腳慢慢向外向前移動,腰部隨之也逐漸直起來。做 15~20次。

  方法二

  1、弓步側壓腿,一腿壓30次,交替各進行2次。

  2、槓鈴夾腿深蹲。肩負中等重量的槓鈴,兩腿分開約同肩寬,慢慢下蹲至全蹲***膝角小於90度***,然後快速夾腿直立,1組做8~10次,共做4~6組。

  3、並腿蹲起。兩腳及兩腿併攏,俯身站立,雙手扶膝,做往裡推夾的動作***兩腿不要分開***,接著做下蹲與起立動作1次,再做向左與向右轉動膝蓋的練習1次,如此反覆,每15次為1組,共做3組。

  4、兩腿做外擺和內夾練習,每15次為1組,共做4組。

  5、兩腿夾書本,坐在椅子上,兩腿伸直、夾緊,在踝關節上部***小腿下部***夾一本厚薄適宜的書,堅持在數分鐘內不讓書本落下。練習時可在膝關節下部扎一根繩子,效果更好。

  6、兩人對抗腿屈伸練習,8次為1組,共做4組。

  方法三

  採用外固定器加脛骨結節倒U形截骨術對“O”型及“X”型腿進行整形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這種新療法的優點主要有:截骨術操作簡單、安全、骨癒合快,不容易出現延遲癒合,採用外固定器便於掌握整形矯正時的角度,可使骨癒合角度準確,調整也方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以下地活動,下肢肌肉不會出現萎縮。據統計,畸形完全矯正率可達96%以上。

  預防螺旋腿的方法

  懷孕的時候,胎位位置、羊水多寡、胎次、胎兒本身大小、壓胎現象等,都可能會對胎兒腿型異常有影響,寶寶出生後,“內翻變化、外翻足”則是最為常見的腿型異常。

  一般所謂的O型腿是指兩側對稱的膝內翻。兒童成長到一歲半至三歲間,會逐漸腿型的發育會逐漸轉變為外翻***外觀看起來為X型腿***。寶寶一出生他的腿型可能因為長期的彎曲,所以一出生就有呈現O型腿的現象。

  其實除了彎曲的角度真的過大,否則都可以視為生理上的異常,隨著他年齡的增長,會趨於正常的,家長可以不用過於憂慮,不過,有些家長還是很擔心,很怕小朋友因為不好看的腿型會影響日後的走路姿勢,也怕衍生出其它腿部上面的疾病。若真的要知道小朋友的O型腿是否真的嚴重到需要治療的程度,可以帶至醫院做一些檢測,如利用X光檢查他的膝蓋角度彎曲的角度是否過大,否則只需持續觀察即可。

  若寶寶腿部彎曲的角度沒有變大,但是當小朋友隨著年齡增長,合併出現其它的問題,例如七坐八爬較一般正常寶寶還要落後許多,或是到了2歲走路還是常跌倒等等現象,可能就需要考慮寶寶是否在粗大動作上的發展較為落後。另外,少部分有O型腿的寶寶是因為家族遺傳的因素所致。醫師強調,如果爸爸媽媽自己本身的腿型就有點內八或O型腿的現象,若小孩子有出現類似的狀況,屬於正常狀況,不需過於驚慌。

  內八、外八並不是一個症候群,有時候會合並很多問題,除了生理性的問題之外,也有可能會出現其它病理性上的問題,”很多寶寶剛出生時,他的腳可能呈現內八的姿勢或整個足部翻到身體中心內側的情形。有時候寶寶的腳會自動回覆到正常位置,或利用手指頭輕輕一拉,也有可能因此回到正常的位置,若可以輕易回到正常位置的,就是屬於生理性的內、外翻足。一般只要有經驗的醫師,當寶寶剛出生,一看到他的腿型有些微的異常,通常會實時處理,輕輕的推一下,以確定利用外力矯正,可以幫助寶寶的腳回覆到正常的位置。

  家長注意隨時注意兒童的腿行,“自然觀察比一切都重要,才能第一時間瞭解是否有異常的情形,”除了依靠醫師的專業檢查之外,要注意幾個重點,掌握首要時機矯正寶寶腿型:

  一、 主觀的感受:寶寶叫痛的時間是不是很頻繁。

  二、 外型上的變化:走路姿勢很奇怪等。

  三、功能上的表現:寶寶常常跌倒、走沒幾步路就喊腿痠等,都是家長平日可以觀察的,只要發現不對,還是帶至小兒專科檢查,才是最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