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痠痛什麼原因

  有些上班族經常有背部痠痛的情況出現,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背部痠痛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背部痠痛的原因

  一、急性損傷

  急性損傷可使組織小血管破裂出血,組織水腫, 滲出。血腫可引起無菌性炎症反應。H、 K、前列腺素、組胺、滲透壓被認為是引起疼的主要因素。在骨折的血腫中pH值可達幼以下,呈酸性,具有較高的H濃度,因而引起疼痛。組織的水腫、滲出可使 組織滲透膨高,同時組織細胞的破裂便細胞同穀物將撤呈酸性的溶菌酶釋放,從而引起疼痛。急性損傷可使韌帶及肌肉撕裂,關節囊損傷從而導近受損部位的疼痛, 骨折脫位,血腫可壓迫脊髓或神經而產生壓迫症狀引起遠端疼痛或麻木,嚴重者可引起癱瘓。

  二、慢性勞損及退行性變引

  慢性勞損及退變可使椎間盤、小關節突關節、韌帶及肌肉發生一系列的改變而引起疼痛。

  1、椎間盤的改變

  成人椎間盤血液供應只有纖維環表層有少量血液供應,其營養主要依靠淋巴的滲透,又由於下腰椎間盤勞損多,負荷重,且位於活動段與固定段的交界處,在 20歲左右即可發生退變。Nachemson的研究表明如果以站立位腰椎間盤內壓力為100%,在坐位時為150%,若再向前傾斜則增為180%,站位稍 前傾為150%,由此說明長期的坐位或站立有前傾位工作的人更易發生椎間盤退變,由於後側纖維環退變的最明顯,故易破裂而導致椎間盤突出,這樣首先可刺激 竇椎神經的在椎間盤後面的分支,引起腰痛,若壓迫刺激神經根則引起靜脈迴流受阻,神經根水腫,發生無菌性炎症,也有人認為髓核內的糖蛋白在蛋白和組胺可引 起神經根的化學性炎症,這些均提高了疼痛的敏感性,引起放射性坐骨神經痛。

  2、小關節突關節的退變

  此關節為典型的滑膜關節,由於椎間盤的退變,其內水分減少,椎間隙變窄,脊柱的壓力就由關節突關節承擔,由於超生理耐受的壓應力,使軟骨逐漸變為黃色不透明,繼而出現粗糙不平,磨損脫落,壓迫竇椎神經在其周圍的分支而引起腰痛,小關節突關節的滑膜炎症也可引起腰部疼痛。

  背部痠痛怎麼辦

  泡澡放鬆

  經常用溫水泡澡放鬆,可以減緩白天工作的壓力。讓背部、全身得到一個休息。

  背部按摩

  可以讓朋友、伴侶幫你做,按摩可促進血液迴圈,刺激穴位。

  一般用大拇指按頸背部平行肩部一個手指的地方,或者自己找到痛點進行按摩。

  有條件的朋友也可以去專業的店護理。。

  拔罐刮痧

  兒童不建議去,成人建議一週到2周可進行一次拔罐刮痧。

  去多了次數很傷元氣的

  做點小運動

  投降式拉伸

  坐在椅子上***一定要挺直***,將舉起雙手,做類似投降的姿勢。

  肩膀慢慢地向後面拉伸,儘量的把肩胛骨擠壓在一起。

  重複3-4次,每次保持10秒。

  面牆蹲式練習

  面牆而立,把雙手慢慢舉起,平貼在牆上。

  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前膝慢慢彎曲。***保持頭和背部與地面平行***

  保持30秒,然後換腳,重複上述動作,保持30秒。

  手繞胸伸展

  右臂平行舉起,左臂彎曲,右手放在左臂手肘處,慢慢拉伸。

  反方向練習。

  保持20-30秒,每隻手重複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