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蓮怎麼種植

  穿心蓮為爵床科植物,***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又名春蓮秋柳,一見喜,欖核蓮、苦膽草、金香草、金耳鉤、印度草,苦草等。有清熱解毒、消炎、消腫止痛作用。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穿心蓮的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50~100cm,全株味極苦。莖直立,多分枝,具四稜,節稍膨大。葉對生,卵狀矩圓形至矩圓形披針形,長2~11cm,寬0.5~2.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淺波狀,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綠色,側脈3~4對;葉柄短或近無柄。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萼5深裂,外被腺毛;花冠淡紫白色,脣形,上脣外彎,2齒裂,下脣直立,3淺裂,雄蕊2,藥室一大一小,大的被髯毛,花絲一側有柔毛;子房2室。蒴果長橢圓形,長約1.5cm,兩側呈壓扁狀,中央具一縱溝。花期8~9月,果期10月。

  穿心蓮的種植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高溫溼潤氣候。喜陽光充足、喜肥。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期適溫為25-30℃氣溫下降到15-20℃時生長緩慢;氣曙降至8℃左右,生長停滯;遇0℃左右低溫或霜凍,植株全部枯萎。以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酸性和中性砂壤土栽培為宜,pH8。0的鹼性土仍能正常生長。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法或直播法,龍以育苗移栽法為主。當9-10月果實呈共同褐色時,在早晨露水未乾前分批採摘,放在蔭涼處後熟幾日,用罩子蓋住,以免種子彈跳損失,待果莢全部開裂後,篩去果皮,取得種子。穿心蓮種子細小,千粒重0.93-1.52g,種皮堅硬,外包有一層蚶質,對播種技術要求較高。苗床土壤要求肥沃疏鬆,耙平整細,種子在播種前要用細砂紙或砂磨去種皮蠟質再用溫水浸種,再放在30℃溫箱中催芽,然後播種,在廣東、福建等地春季2月下旬-3月上旬;秋季在7月播種在高畦苗床上。江、浙、四川則用溫床育苗於3月中、下旬,冷床育苗於4月。華北、西北地區溫室宜在3月上、中旬,溫床於4月上旬、陽畦於4月中旬,塑料大棚以4月15-20日播種為宜。苗床管理,主要是控制知當的溫度和溼度。出苗前要經常保持苗床溼潤,畦內相對溼度保持70%-80%為宜。苗出齊後,應控制土壤溼度,以防猝倒病發生。苗高6-7cm,有3-4對真葉時即可移栽。直播在江、浙不宜早於4月中、下旬,四川4月中旬-5月上旬,北京以5月中旬為宜。栽培時最好分種子田***專供採種用***和商品田***專門收割全草供藥用***兩種。種子田應有5月-6月上旬移栽,行距50-65cm,株距30-35cm。商品田可在5月下旬-6月上旬栽種,行距25-33cm,株距16-20cm,每hm2栽105000-195000株。

  田間管理

  主要是及時澆水,以利幼苗扎新根,以後每隔15-20d中耕除草、追肥1次,追肥以氮肥為主,可流人畜糞水、尿素等,特別在6、7、8三個月田間管理十分重要,要多施氮肥,經常澆水等。株高30-40cm時,可培土防止風害。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立枯病,有1-2對真葉期發生,可降低土壤溼度,用50%多菌靈處理土壤,或1000倍液澆灌病區。猝倒病有2-3對真葉時發生,可控制溫度,注意通風,加強苗床管理。黑莖病在成株期發生,可加強田管理,及時排除積水,忌連作。發病期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或澆灌病區。還有疫病、病期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或淺灌病區。還有疫病、病毒病等為害。蟲害有棉鈴蟲、螻蛄等為害。

  穿心蓮的功能主治

  ①《嶺南採藥錄》:"能解蛇毒,又能理內傷咳嗽。"

  ②《泉州本草》:"清熱解毒,消炎退腫。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熱。"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急性菌痢,胃腸炎,感冒發燒,扁桃體炎,肺炎,瘡癤腫毒,外傷感染,肺結核,毒蛇咬傷。"

  ④《江西草藥》:"清熱涼血,消腫止痛,治膽囊炎,支氣管炎,高血壓,百日咳。"

  ⑤《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清熱消炎,止痛止癢,解蛇毒。治腮腺炎,結合膜炎,流腦。"

  ⑥《廣西中草藥》:"止血涼血,拔毒生肌,治肺膿瘍,口腔炎。"

  ⑦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治鼻衄,口腔出血。"

  ⑧《福建中草藥》:"清熱瀉火。治肺結核發熱,熱淋,鼻竇炎,中耳炎,胃火牙痛,湯火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