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甘蔗種植技術有哪些

  甘蔗是溫帶和熱帶農作物,適合栽種於土壤肥沃溼潤、陽光和雨水充足、冬夏溫差大的地方。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廣西甘蔗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

  廣西甘蔗種植技術

  前準備工作

  選地與整地

  甘蔗栽培的過程中對於土壤環境的要求很高。一般情況下,進行甘蔗栽培的過程中多選擇在排水灌溉方便、光照充足以及背風的肥沃土地,這樣有利於甘蔗的生長,也促進了甘蔗產量以及品質的提高,從而提高了種植戶的經濟效益。

  甘蔗栽培採用深耕的方法。使用旋耕機將整個土地的土壤以及原有的甘蔗頭等進行打碎;使用大馬力拖拉機進行深耕,一般情況下深度需要達到 50cm;再使用旋耕機對土壤進行打碎,使得將要進行甘蔗種植的土壤變得足夠的梳鬆、細碎。坡地的平整是根據等高水平線來進行的,以防止土壤以及養分等因為雨水的沖刷而流失。

  施足基肥

  基肥應以堆肥、灰糞肥和土雜肥等有機肥為主,配合磷肥和適量速效氮鉀肥。基肥的施用量,一般佔總施肥量的60%~70%,有機肥一般每畝施1500~2500千克,鈣每畝施30千克左右,鉀肥10~15千克,肥料充足的還可以多施。增施有機肥料作基肥,對提高產量和改良土壤的效果十分良好。

  施用方法,肥多的用一半於播種前施在種植溝內與土壤拌勻後下種,一半覆蓋蔗種。肥少的則應在下種後作蓋種用。為了更好地發揮基肥的作用,有機肥在施用前與磷肥拌勻,並淋潑大糞水進行堆漚腐熟,臨用時再加鉀肥拌勻。磷、鉀肥主要作基肥施用,因為在土壤中移動性小,需靠近根部才易吸收,磷肥對蔗苗分櫱影響很大,蔗株前期吸收的鉀素可轉給中後期生長,所以磷鉀肥要強調早施。

  選種

  甘蔗栽培的過程中,一般根據土壤的水肥情況來進行選種。對於旱坡地的種植一般選擇臺糖22號,而對於一些水肥條件比較好的土地則選擇粵糖93/159或粵糖00/236進行種植。並且,在進行選種的過程中,一般選取雞蛋黃以下40cm左右的尾莖做為蔗種。主要是由於尾莖蔗種的病蟲害少,蔗芽活力好,在乾旱或低溫情況下不容易爛種,甘蔗出苗早、齊、壯,容易獲得高產。

  蔗種處理

  晒種:晒種只是對含水量較高新鮮的梢頭苗適用。目的是提高蔗種溫度,加速蔗種內酶的活性,並加強蔗種的吸水能力。***方法:將老葉鞘剝去,留下嫩葉鞘,然後平鋪地面,晒半天即可。***

  砍種:用利刀把蔗砍為兩芽一段,要砍平直,不破裂。蔗芽的萌發力,以梢部發育完全的蔗芽最強,中部次之,基部最弱。目前生產上多采用梢部作種。蔗段的芽數,以雙芽種為好,因雙芽苗具有一個完整的節間,種植時兩頭與土壤接觸,吸水能力強,易於萌發,發芽整齊,頂端過嫩或節密的部分,可用3~5芽為一段。下種時常遇乾旱的地區可用3芽段,這樣中間芽或頂芽可以發育成苗。單芽苗因切口大,易染鳳梨病,在生產上一般不採用,只有加速良種繁殖時才採用。

  浸種:清水浸種,將蔗種浸入流動的清水中2~3天***如沒有流動水,可浸在清水中,但要經常換水***,浸種比不浸種一般可快萌發3~5天。

  石灰水浸種:採用2%新鮮石灰水***清水100千克對優質石灰2千克***浸種,時間隨蔗種的老嫩程度及氣溫高低而定,梢部苗浸12~20小時,較老的中下部蔗莖浸24~48小時,氣溫高***超過25℃***浸的時間可短一些,氣溫低,浸的時間可長一些。石灰水浸種比清水浸種效果好。

  消毒:蔗種斬種後切口,易被鳳梨病和赤腐病菌侵入,造成爛芽、爛種,故需要進行消毒。消毒採用50%多菌靈或苯來特或託布津,100克對水100千克,浸種10分鐘,或50%代森銨50克對水200千克,浸種5分鐘,防治效果都很顯著。

  催芽:因為早春氣溫低,蔗種萌發時間長,採用催芽方法可以加快蔗芽的萌發,發芽整齊,發芽率高。對萌發率較低的品種,效果尤為顯著。催芽以催至芽微脹而根不萌發或很少萌發為原則。目前,生產上一般採用堆積保溫催芽和堆肥釀熱催芽兩種方法。

  堆積保溫催芽:把經過浸種消毒的蔗種堆成寬和高各1m左右,長度視播種量而定,淋水保溼,上面蓋一些稻草,再蓋薄膜封嚴保溫。此法簡單易行,但因沒有釀熱材料,催芽時間長些,發芽率低,適於春季溫暖的地區採用。

  堆肥釀熱催芽:用半腐熟的堆肥或廄肥先鋪墊10釐米左右,然後放一層經浸種的蔗種20-25釐米厚,又放一層堆肥,再放一層蔗種,這樣堆4-5層,最後在堆上覆蓋堆肥,加蓋尼龍薄膜,保溫保溼。每天檢查溫、溼度1-2次,溫度最高不宜超過40℃,最低不低過25℃,以30℃左右為宜,經過5-6天后達堆芽要求即可下種。切勿催芽過長,以免下種時碰斷芽,並影響出苗。

  種植

  下種時間:甘蔗10℃開始髮根,13℃開始發芽,因此,土溫穩定在10℃以上時便可下種。一般適時早種,延長生長期,產量較高。

  下種方法:下種時種苗要貼泥平放,芽向兩側,不能出現"架橋"和"天地芽"的現象。雙行品字形排列,小行距為15釐米左右,兩段種苗頂端的距離根據種苗節間的長短和播種多少而定。

  苗期管理

  本期的生育特點是地下根系生長較快,地上部葉片生長緩慢的營養生長期。

  苗期管理的主攻方向:保證苗全、苗齊、苗壯,為能早分櫱爭取足夠的有效莖數打下良好基礎。

  苗期壯株的長勢長相:出苗快、齊,且出苗率高,每畝苗數要求有4000~4500株,要分佈均勻。幼苗生長旺盛,整齊粗壯,不缺苗,病蟲少,雜草少。

  查苗、補苗

  凡是缺苗斷行有40釐米以上的地方都要補苗,補種的蔗苗來源,可採用育預備苗的方法:即在下種的同時,於地邊育苗補植,或用薄膜、袋缽育苗補植。育預備苗一般佔下種量的5%左右,補苗在蔗苗具有3~4片葉時進行為宜,選擇在雨後或土壤溼度較好時移補,並淋定根水。

  施攻苗肥

  蔗苗兩葉一心時,每畝尿素5~8千克,最好施腐熟人糞尿每畝500~2000千克,注意弱苗多施,以達到苗勻、苗壯。如基肥中缺磷、鉀肥時,則宜在這個時候補施,施後薄培土。

  中耕除草

  苗期地上部生長慢,加上行距寬,容易滋長雜草,應及時中耕除草1~2次,掌握在雜草3~4片葉時進行為好。為了減輕工作量,也可施用化學除草劑。

  防旱防漬

  苗期遇乾旱,有條件的應及時灌跑馬水或淋水抗旱。雨後中耕鬆土也是保水抗旱的有效方法。蔗田積水,出苗前種莖易感染鳳梨病,引起爛種爛芽。出苗後則根系發育不良,蔗苗轉黃,甚至爛根死亡。因此,必須排水防漬。

  間種綠肥

  甘蔗行間寬,封行遲,可及早間種綠肥,用於伸長期壓青,這不但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而且能抑制雜草生長,防旱保水,有利於甘蔗增產。間種要選擇適宜的綠肥作物,減少與甘蔗爭陽光。因為甘蔗對陽光比較敏感,若前期受陰蔽則苗弱,分櫱顯著減少。一般以短生、直立、生長期短,壓青後易腐爛,含養分較多,莖葉產量高的綠肥為好,其中以豆科綠肥較好,如綠豆、黃豆。

  分櫱期管理

  本期是以分櫱為中心,根、葉、櫱營養生長較旺盛的時期,是決定有效莖數的重要時期。

  分櫱期管理的主攻方向:促進分櫱早、分櫱壯,抑制後期無效分櫱,為達到預期的有效莖數打好基礎。

  分櫱期壯株的長勢長相:生長旺盛,一葉比一葉長大,葉色濃綠,不徒長,分櫱粗壯,每畝有壯苗6000-7000苗。

  追施攻櫱肥

  如基肥和攻苗肥比較充足,幼苗生長比較旺盛的,可在分櫱盛期施一次,稱為壯櫱肥。若基肥不足,攻苗肥又不多,蔗苗生長不良的,攻櫱肥可分兩次施用。第一次在分櫱初期,即主苗具有6~7片真葉時進行,每畝施尿素5~7千克或淋糞水;第二次在分櫱盛期,即主苗有10~11片真葉時施,每畝施尿素 7~8千克或腐熟農家肥1000千克,淋糞水更好,然後覆土蓋過肥料。

  間苗和定苗

  在分櫱盛期以後,生長較好的蔗田,一般苗數都大於收穫時的有效莖數,為了有效控制苗數,減少養分消耗和後期植株互相陰蔽,提高蔗田群體整齊度,要合理留苗和間除過多的無效分櫱苗。

  間苗的標準是"四去四留":即去弱留強,去密留疏,去病留健,去遲留早。根據這個標準進行間苗,一般比計劃有效莖數多留10%~15%,間苗分兩次進行:分櫱盛期一次,到伸長初期再間苗一次。間苗要結合剝除枯葉時進行,多以手拔或刀割方式來間苗。

  中耕除草培土

  分櫱期的中耕除草,一般結合追肥和培土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小培土5釐米左右,以促進苗根發育和加強吸收能力;第二次中耕中培土10釐米左右,一般培至填平植溝為度,畦面或平地下種的培高15釐米左右。

  排灌與防治蟲害

  甘蔗分櫱期需水比苗期稍多一些,一般保持土壤持水量70%左右為宜。土壤溼潤、養分充足,有利於甘蔗的分櫱,而過旱或水分過多,會影響甘蔗的分櫱和生長,因此,分櫱期應注意雨後排除漬水。

  蟲害主要是蔗螟、蔗龜、薊馬和綿蚜蟲等為害。可結合分櫱盛期追肥培土時,每畝施呋喃丹4~5千克。對防治綿蚜蟲,要及時消滅早期發蟲中心,可用40%樂果乳劑沖水800~1000倍藥液噴霧可兼治薊馬等害蟲。

  伸長期管理

  本期是以長莖為中心的營養生長旺盛期,是決定有效莖數和莖重的關鍵時期。

  伸長期管理的主攻方向:在保證有效莖數的基礎上,促進蔗莖迅速長高增粗,提高單莖重,爭取高產。

  伸長期壯株的長勢長相:蔗株生長旺盛,開大葉,拔大節、長大莖,葉片寬長略下垂,葉色深綠至濃綠色,蔗莖長高快,節間粗而長,病蟲害少。

  重施攻莖肥

  伸長期是甘蔗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時期,佔全生育期吸收量的60%~70%。伸長期施肥可分作兩次進行。第一次是在伸長初期,即在株高70~80釐米時施放,此時應重施,可施尿素15~30千克。如間種綠肥應在此時壓下,結合施用石灰10~15千克,以加速綠肥分解,然後中培土10釐米左右,以抑制後期無效分櫱和防止肥料流失。

  第二次施肥是在伸長盛期,株高1m以上可施尿素10千克左右,施肥儘可能與土雜肥相結合,因為土雜肥有利於第二年宿根發株。結合大培土15釐米左右。

  大培土

  大培土的作用是壓青、保肥、促進根群生長、抑制後期分櫱、增強抗倒伏能力和方便排灌等。大培土具體做法:先剝除蔗株基部枯葉及間去無效分櫱,接著施攻莖肥,然後把行間畦溝加深,把碎土覆蓋蔗株基部,填滿蔗株基部的叢間,促進蔗株發株。旱坡地甘蔗大培土時要結合築埂封溝貯水,保水防旱。

  灌溉與排水

  甘蔗伸長期是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時期,如遇乾旱,則植株矮小,節間縮短而減產。因此,在伸長期時必須保持土壤溼潤,一般保持土壤持水量80%為宜。6~8月間,正值高溫多雨季節,水田蔗區要注意及時排水,以免蔗畦泥土鬆溶,引起甘蔗倒伏。9~10月中旬,天氣乾旱,有水利條件的,要進行適當灌溉。無水利條件的旱坡地,要注意防旱抗旱,以免影響甘蔗的伸長增粗。

  剝枯葉

  8~9月間甘蔗伸長快,葉片更新也快,要把下部枯黃老葉剝除,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粉介殼蟲為害,同時使蔗莖纖維含量增加,蔗皮變硬,增強抗倒伏能力。凡水肥條件好,甘蔗生長茂盛,田間陰蔽和溼度大的田塊,應剝除枯葉2~3次,每次可剝除3~4片葉。

  高旱地甘蔗易受秋旱威脅,為了防旱保水,一般不剝除枯葉,或剝葉後留在蔗地,覆蓋蔗畦。如為加速良種繁殖,準備全莖作種的蔗田,只去掉葉片保留葉鞘護芽。剝葉時,不要剝去青葉。每株甘蔗要保持9~11片綠葉,否則,會影響產量。

  防治病蟲害

  此期各種蔗螟繼續發生為害,造成螟害節、死尾,既影響生長,又易引起風折。此時綿蚜蟲繁殖也很快,有的蔗區,發生黃斑病、褐條病和眼點病,致使葉片早衰,這都會影響甘蔗生長,故要加強檢查,及時防治。

  後期管理

  從蔗莖伸長基本停止至收穫這段時期為甘蔗生長後期。本期莖葉生長緩慢,是以蔗莖積累糖分為中心的營養生長期,是進一步提高蔗莖糖分和提高莖重的重要時期。

  後期管理的主攻方向:保證蔗株仍有一定的生長量,又能正常地進入工藝成熟期,達到高產高糖。

  後期壯株的長勢長相:蔗株長勢穩健,蔗莖伸長緩慢,保持9~10片綠葉,但綠色較淡。

  灌溉和抗旱

  甘蔗生長後期,應保持土壤溼潤,有利於蔗莖的穩長和糖分的合成。因此,有灌溉條件的蔗區,如土壤乾旱水分不足時應進行灌溉,但在收穫前一個月應停止灌溉,以促進甘蔗成熟。

  剝除枯葉

  生長後期到成熟期剝除枯葉,繼續改善蔗田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成熟和減少病蟲害,便於收穫。

  防倒伏防霜凍

  後期應做好防倒伏和防霜凍工作,特別是桂中、桂北地區,要選用早熟高糖品種,儘可能在嚴重霜凍來臨之前,大部分原料蔗入榨,以達到高產高糖的目的。

  收穫與蔗種貯藏

  收穫

  甘蔗的砍收一定要有計劃地砍收,這樣才能保證蔗新鮮,要按甘蔗品種和植期的不同、熟期的不同,合理安排砍收。做到秋植蔗、宿根蔗先收,冬、春植蔗後收;不留宿根蔗先收,留宿根蔗的後收;旱地先收,河壩地、水田後收。

  收穫方法,推薦採用小鋤低砍。如系高培土又準備留宿根蔗的要求適當削低厚土層,低砍留蔗樁約為10~15釐米;不留宿根蔗的可把整個蔗蔸挖起,然後削去蔗根和泥土及蔗葉,於蔗梢生長點下約10釐米處砍斷,堆放整齊,用竹蔑捆紮成把。小鋤低砍不但工效高,且不砍破蔗頭,有利宿根發株,每畝還可多收蔗150~200千克。

  蔗種貯藏

  收穫時,應留足蔗種,以備明年生產需要。重慶地區冬季溫暖無霜或霜期短,霜凍輕,蔗種可邊收邊種。如砍收後不能及時下種的,可將蔗種捆成扎,貯藏到次年開春後才下種。

  一般用梢頭苗作種,要削去生長點,留梢頭苗長度約70釐米,去葉留鞘護芽,然後按頭尾捆紮成束,下端理整齊,選擇背北向陽陰涼溼潤的地方,剷平鋤鬆表土,將蔗種豎放緊密排放整齊,每堆約1000~1500千克,下部接觸地面溼潤鬆土,四周用碎土掩蓋蔗種高度的1/3左右,並將碎土撒於蔗叢的空隙內,上面蓋蔗葉,壓上泥塊防風吹散,可保持一兩個月,這種方法叫露地貯藏法。

  貯藏期間,要注意檢查溫、溼度及防鼠、蟻害情況。天旱時適當澆水保溼,氣溫高時開啟氣孔或揭開地膜,寒潮來時要封閉氣孔及蓋好地膜防凍。

  甘蔗的營養成分

  甘蔗需要氮、磷、鉀的比例約為:4:1:2。為保證甘蔗在整個生長期中有足夠的營養,能持續地向植株提供養分,應重視基肥中有機肥的施入,一般宜畝施禽畜糞便約2000公斤。為減少磷肥易被土壤固定影響肥效,應將過磷酸鈣約30公斤與有機肥拌勻一起進行腐熟。由於鉀肥施於土壤後,多為土壤膠體所吸收,成為代換性鉀,在土壤中移動性較少,一般不易流失,故應施於靠近根際。又因甘蔗吸收鉀的規律主要是集中在前中期,佔全期吸收鉀總量的約80%。而且,前期吸收的鉀素,在植物體內又可轉移給後期生長之用,故鉀肥也應早施,宜在基肥中佔總量的50%,餘下50%在分櫱盛期或伸長初期再施下。一般整個生長期施氯化鉀13.5公斤或硫酸鉀15公斤,尿素約35公斤。除施基肥外,宜在分櫱期***7-8片葉***、伸長期、伸長盛期結合培土分別將餘下的肥料配合糞水進行追肥。施肥量分配在伸長盛期中佔的比列相對較大,約佔餘下的肥料的50%。甘蔗在整個生長期要進行多次通過葉面補充中微量元素,建議噴施植物易於吸收的氨基酸及含鋅、硼、鎂等元素的葉面肥,如植保佳、沃家福、金裝綠興等液肥。此外,如果在冬季或早春種植甘蔗,通過地膜覆蓋,提高膜內及地表溫度,增加蔗種內部酶的生物活性,加快蔗芽萌發和提高成活率及壯苗,使植株早生快發,延長了有效生長期,增加光能產物的積累,均能增加糖分和產量。

  總之,提高甘蔗的糖分,主要是需要合理的根際肥料元素搭配;通過多次進行葉面補充中微元素;採取先進的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延長有效的生長期,增加糖分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