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雪是白色的

  冬天下過大學之後,外窗外看去我們眼裡到處是一片白色。遠遠看去好像大地穿上了一件白色的衣服,漂亮極了。可是為什麼雪沒有紅色,也沒有綠色,只有白色呢?

  原來這一切都是光耍的把戲,科學家們給我們作出了很好的解釋:各種各樣顏色的出現,都與光有關。都與物體對光的吸收或反射有關。

  專家認為,可見光是由不同頻率的光組成的,我們的眼睛會把不同的頻率識別為不同的顏色。 不同的物體有不同的顏色是因為不同物體所具有的微觀粒子***原子和分子***具有不同的震動頻率。

  微觀粒子中的電子依能量多少的不同而作不同的震動,分子和原子吸收一部分頻率的光能,然後以熱量的形式發散出來。這樣就會形成物體對某些頻率的光吸收較多,而對其他頻率的光吸收較少。

  於是有些物體的微觀粒子吸收光子後,又把它們一個接一個地沿著直線傳向下一個微觀粒子,那麼這個物體在人的肉眼中就是透明的。但是另外一些物體的微觀粒子會把絕大部分的光反射出去,沒有或者說只有很少的光能夠通過,因此這些物體是不透明的。

  我們知道雪花是由一些透明的冰晶組成的,但光在冰晶裡面不是直線前進的,而是不斷被改變了方向,所以雪花不透明。當光進入雪表層的冰晶的時候,反射方向被輕微改變,然後傳到下一個冰晶,又重複同樣的過程。這樣一來,這些冰晶最後又把光完全反射回來了。各種顏色的光就這樣被反射回來,最後這些光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