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禿長出來頭髮為什麼是白色的

  斑禿主要見於青中年人群,俗稱“鬼剃頭”,是一種驟然發生的侷限性斑片狀的脫髮性毛髮病.其病變處頭皮正常,無炎症及自覺症狀。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斑禿長出來頭髮是白色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斑禿長出來頭髮是白色的原因

  斑禿是和精神因素,如焦慮緊張,憤怒傷心,抑鬱,生活工作壓力大等誘發的自身毛囊免疫性面板病,頭髮自身也有生老病死,每天脫落相當數量,治療方案合理,建議調整精神情緒,堅持治療。

  斑禿長出來頭髮是白色怎麼辦

  1 治療原則

  1.1 讓病人堅定信心,減輕思想負擔,積極尋找病因和誘因並去除之。

  1.2 全身用藥:內服或注射V-B1,內服溴劑或其他鎮靜藥。皮質激素可用於病變範圍廣、全禿及普禿的病人,須長期共存口服至頭髮完全恢復正常。然不宜大量長期共存使用,因停藥後頭發常又脫落,而激素副作用已很明顯。

  1.3 區域性治療:各種療法的確切效果很難估價。

  1.31 激素外用及損害處去炎鬆混濁液皮內注射,每次0.2~1ml,加等量0.5%普魯卡因溶液,每週1~2次。有人用牛乳在區域性做點狀注射,方法是用當日牛奶煮沸消毒後做區域性皮內點狀注射,每點注射0.1ml,點間隔距離為1~2cm,每次總量不超過2ml,每週1次,10次為一療程。

  1.32 刺激區域性引起充血的藥物如斑蝥酊、辣椒酊、濃醋酸、強氨水、芥子酊、1%敏爾啶溶液等。中醫的梅花針彈刺。

  1.33 區域性理療 按摩、紫外線照射、共鳴火花治療、音訊電療等。

  1.34 組織療法 組織埋藏、羊腸線區域性埋藏或胎盤組織液肌注等。

  2 中醫中藥有報道首烏生髮飲及生髮酊有良效者。

  3 治療方法

  3.1內用藥 補骨脂製劑"制斑素",5毫升,肌注,1日1次,連續數月;首烏針劑注射或沖劑口服;

  3.2黃芪當歸針劑注射;不僅能顯著控制脫髮,促進頭髮的新陳代謝迴圈,增強了頭髮的生命力,補充了營養,恢復了頭髮的生長速度,牢固髮根,而且能深入毛囊清除油脂,抑制皮肢腺,讓頭髮重新獲得成長

  3.3 外用藥 鮮生薑搓擦;蟲草100克加白酒400克,浸泡1周後外搽;制首烏10克,川椒5克, 白酒250克,泡後搽,1日3次,這種斑禿的治療方法簡單,快速。

  3.4中藥治療

  3.51 扶正養氣生髮丸:由黃芪、當歸、生薑等十多種中草藥組成。可以生髮、育發,防止頭髮脫落。具有疏風活血、辛溫養血,刺激區域性面板血管擴張,促使毛髮粘膜末梢神經興奮,改善頭皮血液迴圈,促使營養吸收和色素吸收,促進毛囊胚芽再生,調節頭皮油脂分泌等獨特作用。

  3.52 偏方一:由何首烏,枸杞,黃精,黃芪,淫羊藿,丹蔘這幾種中藥組成,益氣補血,滋養肝腎,改善腦血流供應,調節免疫,治療脫髮頭髮早白屬血氣不足肝腎虧虛者。

  3.53 偏方二:由紅花、枸杞子、何首烏、桑白皮、川芎等為原料提取而成。精華液中的有效因子通過強力滲透迅速到達毛囊,

  ①刺激神經叢並促使恢復正常,從而達到血管舒縮正常。

  ②營養毛囊並激活毛囊,毛囊從休眠狀態漸漸恢復正常工作。在雙重作用下,突發靈同時清除毛孔中的代謝物,並露出清晰毛孔,新發會慢慢長出,逐漸變成和正常頭髮一樣的黑髮。③在施藥過程中,經過幾次塗抹後,能看到毛囊呈現出來。

  3.54 偏方三:熟乾地黃2000克,杏仁500克***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如膏***,訶黎勒皮250克。將藥搗研為末,人杏仁令勻,煉蜜和調,用杵搗200-300下,做 成梧桐子大丸藥。每眼用溫水送下刃粒,飯前服,漸加至40粒為度,忌生蔥、蘿蔔、大蒜,喬教授介紹說,偏方不一定適合所有的人,要想更好的治療斑禿最好根據自身原因來治療,不要盲目的治療斑禿,以免斑禿更嚴重。

  3.6 中藥治療斑禿配方

  3.61 養血補血方:地熟、當歸、女貞子、菟絲子、羌活等養血,補腎、去風藥物組成。少數服藥後如覺咽口乾等反應者。

  3.62 滋補肝腎方:熟地、當歸、巴戟肉、肉蓯蓉、熟女貞、桑椹子、羌活、赤勺、白勺、丹蔘各12克,川芎、荊芥各10克,對青少年病程短、脫髮區少者效果尤佳。

  3.63 健脾益氣方:

  3.631黃芪30-60克,黨蔘12-15克,白朮、茯苓9-12克,陳皮6克,甘草12克。

  3.532紅參20克,黃芪50克,白勺30克,白朮45克,灸甘草20克,肉桂30克,大棗20枚,加減共研細末,蜜蜂500克,煉蜜丸,每丸10克,含生藥3.8克,日服三次,每次一丸。

  3.64 :生地、女貞子、澤瀉、山楂、黃岑、白芷、桑葉各9克,首烏、旱蓮草各24克,龍膽草、黃柏各6克,丹皮12克。

  3.7 鍼灸治療

  3.71 鍼灸治療斑禿,在古籍中鮮有記載,直至清代的《醫宗金鑑》,始有用區域性刺絡法治療的記載。此法現代已發展成面板針叩刺,是本病主要穴位刺激法之一。

  3.72 現代以鍼灸法治療斑禿的臨床文章,較早見於1958年,採用禿髮區域性間隔針刺之法,效果較佳[1]。自60年代起,開始運用面板針治療斑禿,並沿用至今。為提高治療效果,還從普通的面板針改為電梅花針,另外尚加用中藥或其他穴位刺激法,如艾灸之類。除此之外,還應用穴位刺血、穴位注射以及鐳射針等法。採取辨證論治,施以補瀉手法。另有國外學者在禿髮區邊緣及周圍針刺,也均有一定效果。近來有些學者提出如能加以心理暗示,則更有助於療效的提高。通過近30年來上千例的觀察,鍼灸治療本病的效果基本肯定,其有效率在85%以上。

  3.73 近年來,關於針刺治療斑禿機理的研究頗受重視。通過甲皺微迴圈觀察,絕大部分斑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迴圈障礙,提示微迴圈功能障礙造成區域性毛囊缺血以致脫髮。而實驗研究證實,電梅花針等法,可使毛囊周圍小血管數目增加,促進微迴圈,使毛球細胞分裂活動增加,達到治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