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癌切除了能治好嗎

  子宮癌是發生在子宮部位的一些列的惡性腫瘤,最為常見的子宮內出現的癌症是子宮內膜癌和子宮頸癌。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宮頸癌全切是治療早期宮頸的標準術式。由於手術範圍廣,涉及髂血管、膀胱、輸尿管和腸道等諸多盆腔重要臟器,創面較大,還必須切除大部分子宮主骶韌帶和部分陰道及盆腔淋巴結,因此,常會出現各種併發症。術後就是併發症之一。充分認識和掌握併發症的發生發展規律和預防與處理措施,是提高宮頸癌手術治癒率和減少手術併發症的關鍵問題。

  宮頸癌手術後需要正確調理,才能預防疾病復發,患者要注意下面三點:

  1.術後應注意休息,良好的休息及睡眠是身體恢復的保障,建議患者至少全休3個月,期間應保持良好的心情,消除一切顧慮,並且可進行一些較為舒緩的運動,以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

  2.術後3個月內避擴音重物,避免受到驚嚇、避免打噴嚏等增加腹壓的活動,同時保持大便通暢,腹部壓力過大會引起手術部位的再次損傷。

  3.術後3個月內應避免性生活及盆浴

  此外,患者多注意攝入維生素c,有關資料調查表明,維生素C有十幾種增強免疫的作用,包括對抗體的產生、促進免疫細胞的成熟速度。維生素C攝入量增加時,子宮頸癌危險降低。含維生素C多的蔬菜是:菜花、白蘿蔔、土豆、小白菜、油菜等綠色蔬菜。並且專家提醒,生活中一定要合理飲食,以植物性營養為主,定時,定量,千萬不要暴飲暴食。

  子宮癌治療方法

  決定最佳的治療方式前必須考慮很多因素,包括腫瘤大小,病患年齡及整體健康狀況還有早期晚期等等。一般的子宮頸癌惡性程度高,7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晚期。子宮頸癌治療的方式包括外科手術切除、中醫藥、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等方法。對Ⅱ、Ⅲ、Ⅳ期的患者均不宜手術治療。手術後也容易轉移或復發。

  宮體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可輔助放療和化療。手術範圍及放療、化療的合理選擇,直接取決於影響其預後的諸因素。對腺瘤樣增生或0期病變的治療取決於患者的年齡和生育要求。對於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年齡患者,近年來已證明通過恢復排卵,使子宮內膜逆轉為分泌期可使病變消失。但由於致病因素可能依然存在,故對這些婦女應進行定期隨訪。對於已超出生育年齡的腺瘤樣增生患者,子宮切除是首選療法。

  ***1***手術治療

  目前已形成較為一致性意見,即大多數Ⅰ期和Ⅱ期子宮內膜癌能通過手術治癒。對於Ⅰa期G1癌可通過全子宮加雙附件切除治癒。Ⅰ期低分化癌***G2和G3***以全子宮加雙側附件切除並結合放療的效果比單純手術為好。當子宮腔直徑>10cm時,亦以此結合療法為宜。

  Ⅱ期子宮內膜癌的處理基本同宮頸癌,即行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加盆腔淋巴結切除。但現今報道的最佳結果乃是通過體外和腔內放射後行子宮切除的綜合治療。這可能由於宮體癌一般發展較緩慢,大多數病灶仍侷限於子宮,即使可能轉移至宮旁和盆腔淋巴結者,以術前放療可望殺滅癌瘤,並能縮減宮體部癌瘤,隨後即使手術不盡廣泛亦能根治;另方面,宮體癌的多數患者已年過半百,許多是肥胖者,且有重要內科合併症如糖尿病、高血壓等使其不適宜更廣泛子宮切除及區域淋巴結切除術,故術前結合放療有其輔助效用。

  ***2***放射治療

  對於放療的效果及應用方式等仍存有爭議。但一般認為,對Ⅰ期Ⅰ級,無肌層侵犯,單純手術即可。對於Ⅰ期低分化癌***Ⅱ、Ⅲ級***,肌層侵犯>1/2,有淋巴結轉移者以及Ⅱ期內膜癌,目前多采用術前腔內鐳療後再行全子宮加雙側附件切除及術後輔助體外照射。

  治療Ⅰ期內膜癌還須依據病理分化、腫瘤浸潤肌層深度、淋巴結轉移情況和腹腔脫落細胞是否陽性,從而考慮綜合放射治療為宜,以提高治癒率。另外,單純放療或化療結合多用於年老患者,有手術禁忌證者以及少數晚期病變伴多器官受累者或不能切除的腫瘤所致出血的姑息治療。

  晚期癌及復發癌的治療:Ⅲ、Ⅳ期癌多不通過手術徹底切除,目前一般採用放射治療***腔內鐳療加體外照射***及化療。子宮內膜癌最常見的復發部位是盆腔、陰道穹窿部及隔。若為盆腔復發者,子宮切除術後未行放射的病人,此時應首先放療,即包括全盆腔體外照射和陰道內建鐳或銫治療。

  ***3***激素和化學治療

  如前所述,孕激素能使異常增生的子宮內膜轉變為分泌期或萎縮性子宮內膜,從而可導致子宮內膜腺瘤樣增生或腺瘤的萎縮、逆轉。約1/3的晚期或復發子宮內膜癌患者對孕激素製劑有效,尤其對肺轉移者效果最好,約35%患者有顯著反應。但對盆腔內復發或持續存在的病狀效果不佳。

  孕激素治療的最大優點是不良反應小,特別是無一般化療藥物抑制骨髓的嚴重不良反應,且應用方便,不需住院治療,但偶有注射部位疼痛、發紅者,少數患者有輕度浮腫、血壓升高、痤瘡及孕腺癤腫等,但均能耐受,故患者樂於接受。肝功能障礙患者忌用。

  孕激素治療和其他細胞毒性抗癌藥化療一樣視為姑息性而不是根治性的。目前最常用的孕激素製劑有17-羥基孕酮或已酸孕酮和醋酸甲地孕酮。最新資料顯示,雌激素拮抗劑對原發腫瘤為雌激素受體陽性的復發病變有效,或當孕激素治療失敗,應用此藥有效。

  ***4***基因療法

  這種新療法能夠殺死女性體內的子宮癌細胞,抑制主要導致子宮癌的人體乳突瘤病毒中兩大基因的形成。基因療法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不會損害到人體內的健康細胞,且還能夠起到預防子宮癌的作用。

  ***5***綜合治療

  通過臨床報告得知,對患者進行綜合治療往往效果比較突出,尤其是採用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患者生存機率比起僅採用西醫或單一治療有了十分顯著地提高。實行綜合治療後,通常患者均能減少毒副作用的影響,順利進行放化療治療,使得治療獲得更好的療效。如患者王琴,病情已到晚期且擴散到膀胱,因無法手術只能接受放化療,但又毒副作用反應太大,被迫停止治療。後經中西醫結合治療,取得較好效果達到痊癒。

  ***6***預防癌症

  重視子宮頸癌前病變的防治,子宮癌的高危群體初潮早、晚絕經的絕經後者;患有肥胖症、糖尿病或者高血壓者;生育少或未生育者;不育;月經不規則,或子宮內膜增殖者;服用避孕藥的女性等,均應每年行宮頸塗片和盆腔檢查;如處在生育年齡,必須慎服用避孕藥;任何年齡段的女性,都應通過鍛鍊和低脂飲食控制體重,保持健康。

  由於肥胖者患子宮癌的機率高,因此維持正常體重就是預防癌症的方法之一。據國際標準的“身體質量指數”體重測量法,當正常身體質量指數應介於20至25點時,可減低患結腸癌、直腸癌、子宮癌、乳腺癌的機率。***計演算法是“體重除以雙倍身高”,如“60公斤÷***1.65×1.65米***=22.03***。

  成年女性多做運動,能將子宮內膜癌的患病危險降低20%;步行和做家務,能將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降低40%。每天步行60分鐘以上或做家務4次以上的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要低30%。

  喝茶有助於降低患子宮癌的風險。經常喝茶,特別是綠茶,可大幅度降低子宮癌的發生,每天習慣性喝兩、三杯茶者,患子宮癌的機會相應減少百分之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