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晚期能治好嗎

  胃癌晚期還能活多久?這是很多晚期胃癌患者和家屬都想知道的答案。其實胃癌治療得早與晚,效果大不一樣。早期胃癌患者手術後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95%。但是如果胃癌發展到了晚期,療效便不甚理想了。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由於胃癌早期無明顯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多數患者到院就診時,病情往往已經發展到了晚期。可以說,胃癌晚期的患者是非常的痛苦的,於胃癌晚期就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手術、化療、放療等治療手段,都無法實現"無癌"這一目的。

  所以,胃癌晚期患者的康復是非常困難的。但是並不代表胃癌晚期的病人就沒救了。胃癌晚期患者在治療上已不適宜於手術,若是非要做手術,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反而會增加病人痛苦,降低其求生意識。所以對胃癌晚期病人可針對病情,採用不同的對症治療方法,胃癌晚期患者的常規治療可分為以下四種:

  ***一***外科治療

  凡臨床檢查無明顯轉移徵象,各重要臟器無嚴重器質性病變,估計全身營養狀態、免疫功能能忍受手術者均應予剖腹探查的機會。有時即使有遠處轉移或伴有幽門梗阻、穿個等嚴重併發症而一般情況尚能耐受手術者,亦應予以姑息性手術的機會,以緩解症狀,減輕痛苦。

  胃癌手術治療的效果與胃癌的早期診斷、病理形態和手術方案的選擇有很大關係。根據對胃癌生物學行為的研究,上部胃癌比中下部胃癌手術預後差,因中下部胃癌以團生者多,而上部胃癌以彌生者多。腫瘤大小對預後無明顯關係,浸潤瀰漫型胃癌因其邊緣不清,手術切除範圍不易確定,且此種類型的胃癌有轉移者多而廣泛,手術不易徹底清除。故年生存率較低。而團生型胃癌胃周淋巴結多屬輕度轉移且位於癌灶附近,手術容易徹底清除,故預後較好。綜合30年來國內外胃癌術後的5年生存率在20%一30%。

  ***二***化學治療

  胃癌的化療有效率較低,只能作為輔助療法,即一般作為手術的術前、術中和術後的符助治療,可以使病灶侷限,以提高手術切除率。減少術中腫瘤細胞播散、種植的機會。姑息性手術治療後,可控制病情發展,延長癌症患者的生存期。

  ***三***放射治療

  凡未分化癌,低分化癌,管狀腺癌、乳頭狀腺癌對放療有一定的敏感性,癌灶小而淺者、無潰瘍者效果最好,可使腫瘤全部消失。粘液腺癌及印戒細胞癌對放療無效,故為禁忌。胃癌的術前放療能使60%以上病員的原發腫瘤有不同程度的退縮,切除率比單純手術組提高5.3%-20%,5年生存率可提高11.9%。對原發灶已切除、淋巴結轉移在兩組以內或原發灶侵及漿膜面並累及胰腺、無腹膜及肝轉移者可行術中放療。對手術中無法切除者,應在癌殘留處以銀莢標記之,術後經病理證實其組織學型別非粘液癌或印戒細胞癌可行術後補充放療。

  ***四***綜合治療

  對於中晚期胃癌的綜合治療,多采用聯合放化療 中醫藥治療的模式。若患者體制較好能夠耐受手術,應儘早進行區域性切除術,術後採用放化療 中醫藥治療,若已進入晚期或是末期,無法耐受手術治療,可行放化療和中醫藥結合的治療,這樣即可以綜合中醫西醫的治療優勢,又能夠減輕放化療對患者身體帶來的不必要損傷;若患者身體狀況極度虛弱,難以耐受西醫治療,也可單純採用中醫藥保守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長生存時間,改善生存質量。

  對晚期癌症患者來說,治療比較困難,因為晚期胃癌患者心理負擔很重,對病情的不利影響很大。所以對於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療要做到全方面的綜合治療。總的來說,結合各種治療方法的優勢進行綜合治療是臨床上胃癌晚期治療的原則,其中胃癌晚期治療方法的選擇也要依據患者自身的體能狀況綜合考慮。

  對晚期胃癌的治療提高患者身體免疫機能和減輕病痛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治療胃癌的常規方法主要有: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免疫治療等,但是由於胃癌晚期患者體質比較虛弱,已經不適合以上幾種常規方法治療,或是無法承受手術治療帶來的毒副作用的時候,最理想的胃癌晚期的治療方法便是保守的中醫治療,特別是採用一些中成藥如人蔘皁苷rh2,在改善患者體質的同時還能抑止癌細胞的生長及擴散。

  另外胃癌晚期帶癌生存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是生存期延長。晚期癌症或手術、放化療結束後出現轉移、復發者,其生存期短者3個月,長者僅一年。若能及時服用中藥,其生存期均可得到延長,短者2年,長者6年甚至十餘年或更長;

  第二是生存質量提高。晚期癌症,或癌症轉移、復發者只要堅持服用中藥,其種種不適,包括症狀及體徵均可迅速得以改善,即使惡液質狀況也可減輕。大多經中藥治療半年到一年後體力恢復,飲食正常,生活不但能自理,並能戶外鍛鍊,不經點明外人甚至無法相信其是癌症病人;

  第三是腫塊依然存在。雖經手術但腫塊無法切除,雖然經過放化療但腫塊未完全消失,或轉移灶明顯無法再進行手術、放化療。而服中藥數年,腫塊變化不大,或縮小、或稍有增大,但生存期延長、生存質量提高,這也是"帶癌生存"的最大特點。

  胃癌晚期患者除了進行身體上的藥物和物理治療之外,更要注意一些外在的環境條件,裡外結合,才能讓胃癌晚期患者以最好的狀態迎接生活:

  第一是要積極配合治療:合理有效的治療是打敗胃癌的基礎,在此基礎上的有效措施和過程是腫瘤患者更好的生活的的保障。

  第二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腫瘤患者從患病、診斷,一直大嫂治療前後,都可以伴隨著劇烈的心理變化和心理反應,積極樂觀的治療態度有利於晚期胃癌患者病情的穩定甚至好轉。

  第三保持良好的睡眠,良好的身體狀態除取決於疾病的有效治療、合理的飲食之外,患者的睡眠也非常重要。

  癌症治療心態很重要,對於現在社會醫療雖然很多不能保證,但是放好心態,其實有時想想該來的總會來,過好現在每一天才是最好的。

  胃癌晚期患者更應該重視生存質量

  本文指導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副院長兼腫瘤中心主任、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羅榮城教授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李宇紅教授

  D+方案,顯著提升患者生存率

  由於胃癌早期症狀常不明顯,中晚期確診患者比例高,據中國腫瘤登記年報資料顯示,胃癌是中國第二大常見癌症,全球胃癌患者中有超過40%來自中國。近5年來,我國每年新發胃癌40萬例,且40%左右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為晚期。“胃癌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足10%,這對於患者及家庭來說是沉重的打擊,而對於年紀較輕的患者更是如此。”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副院長兼腫瘤中心主任羅榮城教授表示:“胃癌治療亟需高效且安全的方案,醫生面臨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雙重挑戰。”

  2014年9月22日,CFDA批准了泰索帝***藥品名:多西他賽***在中國用於晚期胃癌患者的一線化療方案,該方案在原有順鉑聯合5-FU的CF方案中加入了泰索帝成為DCF方案。作為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路***NCCN***臨床指南的推薦療法,含泰索帝的治療方案被歐美國家胃癌臨床專業醫生廣泛使用和推薦。

  泰索帝胃癌的中國註冊研究顯示,與傳統的順鉑聯合5-FU化療方案***CF方案***相比,加入泰索帝的DCF方案,可顯著提高既往未接受過化療的轉移性或複發性胃癌患者的總緩解率***ORR******48.7%比33.9%***,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7.2個月比4.9個月***和總生存期***OS******10.2個月比8.5個月***。

  提高生存質量,締造患者新“胃”來

  “考慮到中國患者的耐受性,泰索帝中國晚期胃癌註冊研究設計之初,就對化療藥物的劑量進行了調整。”羅榮城教授介紹道,“與歐美國家獲批方案相比,中國註冊研究中劑量調整後的含泰索帝的治療方案,療效不變,但不良反應發生率相對更低,給中國患者締造了更高生活質量的'胃'來”。

  雖然化療藥物會帶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但只有科學的完成規範治療,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調整劑量後的DCF方案中,將多西他賽、順鉑和5FU的劑量分別由75mg/m2,75mg/m2,750mg/m2調整至60mg/m2,60 mg/m2,600mg/m2,通過對化療病人的全方位護理可以幫助患者高效安全的完成治療,提高生活質量。

  KPS體力評分評估腫瘤患者身體狀態

  KPS體力評分是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對腫瘤患者身體狀態進行評分的標準,得分越高,健康狀況越好,越能耐受治療給身體帶來的不良反應,因而也就更有可能接受徹底的治療。“根據患者具體的身體狀況和獲益風險比,醫生會幫助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中山大學腫瘤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李宇紅教授呼籲患者正確認識化療,“靜脈化療起效快、療效強,不良反應可管理。特別是對於60歲以下的男性患者,他們KPS體力評分通常比較高,更建議在醫師的指導下,足劑量、足療程的完成化療。

  關於KPS體力評分體力狀況 評分

  正常,無症狀和體徵 100

  能進行正常活動,有輕微症狀和體徵 90

  勉強可進行正常活動,有一些症狀或體徵 80

  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維持正常生活工作 70

  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爾需要別人幫助 60

  常需人照料 50

  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別照顧和幫助 40

  生活嚴重不能自理 30

  病重,需要住院和積極的支援治療 20

  重危,臨近死亡 10

  死亡 0

  得分越高,健康狀況越好,越能耐受治療給身體帶來的副作用,因而也就有可能接受徹底的治療。

  小知識:對胃癌認識的四大誤區

  誤區一:胃病是小毛病,吃點藥就能好

  有80%的胃癌患者在早期並沒有臨床症狀,人們往往會根據自己的既往經驗和症狀,自行買藥解決,而不急躁地進行胃癌診斷。

  誤區二:胃癌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不會得

  很多人認為胃癌是老年人的專利。實際上,我國35歲以下年輕人的胃癌發病率可高達11%,且惡性程度高。因此在遇到上述症狀時,一定要給予重視,及時診治。

  誤區三:胃潰瘍已切除不會再生癌

  大部分胃被切除後,仍然有患胃癌的可能,醫學上稱之為殘胃癌。因此,胃潰瘍行胃切除術後也應當定期進行相關檢查,警惕胃癌的發生。

  誤區四:胃炎終會發展成胃癌

  現代人工作節奏緊張、交際應酬頻繁導致慢性胃炎久治不愈,這個時候往往會認為自己是患上了胃癌,從而情緒低落,精神緊張。實際上,慢性胃炎只是胃癌的一個誘發因素,胃癌的發生與遺傳、飲食、地理環境、疾病等多種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