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晚期能治癒嗎

  一般直腸癌晚期可能治療的效果不是很好,但是要看個體差異以及病情的發展和患者的意志力等綜合因素,很多人就問了直腸癌晚期能治好嗎?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目前,上海已成全國腸癌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城市。"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蔡三軍教授略顯沉重得談到。

  蔡三軍教授解釋到,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葷素搭配不合理、壽命延長、環境汙染等因素造成大腸癌的發病逐年增加。同時,由於我們國家缺乏大腸癌篩查專案,加上很多人群對於大腸癌瞭解不多,出現便血等症狀後不去看醫生,造成我們國家大腸癌確診後晚期患者佔主要,對腸癌的治療造成很大影響,尤其是一些出現遠處轉移的患者。

  腸癌肝轉移依然有治癒機會

  臨床資料顯示,超過50%的結直腸癌會出現肝轉移,其中約25%新發結直腸癌伴同時性肝轉移。初診肝轉移患者中僅20%有手術根治的可能,而絕大多數患者肝轉移灶無法獲得根治性切除。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徐瑞華教授指出,可切除的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中位生存期大約35個月,5年生存率約30~50%。而那些肝轉移灶無法切除的病人預後則差很多,因此更應採取積極而科學的治療措施,爭取將原來無法切除的肝轉移病灶轉化為可切除,盡最大可能提高治療效果。

  北京腫瘤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主任委員顧晉教授進一步指出,未接受治療的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中位生存期僅6~12個月,單純接受化療肝轉移者的中位生存期為12~24個月,極少數生存期能超過5年。而能接受手術根治的肝轉移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到35%~58%。

  因此,對無法切除的肝轉移患者應進行新輔助治療,即在手術前給予藥物治療或放療,讓腫瘤組織縮小到可以手術的範圍,進而進行根治性的切除手術。而化療聯合以愛必妥為代表的分子靶向藥物能明顯提高化療反應率及肝切除率,縮小腫瘤體積,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最近兩項研究顯示,靶向治療的加入使大約34%和58%的患者轉化為可切除者。

  這意味著,這部分晚期患者的肝轉移灶在轉化為可切除後,其中位生存期延長了2~3倍,將重獲生命希望。專家同時提醒,確定為復發或轉移性結直腸癌時,應檢測K-ras基因狀態;針對KRAS野生型患者採用愛必妥聯合標準化療的治療方案,可使六成患者獲得令人滿意的預後效果。

  規範治療和多學科合作保證治療效果

  可以看出,腸癌出現肝轉移以後,患者仍然有機會獲得治癒機會,但是臨床上很多患者沒有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沒有嚴格執行規範化治療,另外就是各個科室直接的多學科合作沒有做到位,比如腸癌肝轉移患者的新輔助治療需要內科進行,而手術則需要外科醫生操作,同時手術時機的把握需要內外科醫生及時的溝通來決定。

  最基本的規範化治療是按照指南的要求進行治療,包括診斷規範化、治療計劃制定的規範化、執行計劃規範化等多個方面,而臨床上有很多環節沒有嚴格執行,比如化療的劑量就往往因為各種原因沒有使用足量,最終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蔡三軍教授指出,通過我們醫院多年的多學科協作的情況來看,一方面讓各科醫生的知識得到豐富,更重要的是讓規範治療的理念深入人心,很好的培養了年輕醫生,最終是提高了腸癌的治療效果,讓患者獲益。

  蔡三軍教授進一步指出:目前我們國家結直腸癌的治療理念最大的變化是從外科治療走向多學科規範治療,各個科室的醫生一起為病人制定總體的治療方案。比如針對腸癌肝轉移的患者,腫瘤醫生通過先進的治療方案將不可手術的腸癌肝轉移病灶轉化為可切除病灶,從而達到治癒的目的,使得患者長期生存。

  NECTAR專案為規範化治療提供支援

  亞太地區結直結直腸癌多學科***NECTAR***首屆峰會近日在中國杭州舉行,首屆峰會匯聚了來自亞太地區及歐美的著名腫瘤學專家,同時也標誌著亞太地區多學科網路的建立。該網路旨在及時推廣針對轉移性結腸癌患者的多學科綜合治療理念和方法,尤其為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帶來治癒希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默克雪蘭諾亞太腫瘤業務部的負責人MS Ee Boon Huey表示,NECTAR專案提供了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可按照國際標準用最好最新的療法和策略開發針對結直腸癌的最佳治療路徑和方法,為整個亞太地區的患者帶來可治癒的療效。而來自歐洲的頂尖腫瘤學者及機構同亞太各國處於前列的腫瘤研究機構建立強有力的夥伴關係,也使得上述目標的達成變得更加現實。

  "NECTAR專案的建立為該地區的臨床醫生向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鋪平了道路,如新型靶向治療藥物愛必妥***西妥昔單抗***就能夠針對特定型別疾病,併為該型別患者帶來治癒的希望和更佳的生存機會。" 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張蘇展教授說。

  張蘇展教授還表示,NECTAR專案是第一個亞洲結直腸癌肝轉移多學科綜合治療的平臺,也是亞太同道們與歐洲專家進行經驗交流和分享的平臺。首屆峰會使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腫瘤學科的領軍人物聚集一堂,共同確定適合所有參加方的特定臨床治療方案和策略,並已建立了改善轉移性結直腸癌療效的多學科協作的臨床範例。

  直腸癌晚期能活多久可以治療嗎

  雖然“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一直是臨床上反覆強調的主題,但由於診斷水平的限制,以及對惡性腫瘤生物學行為的瞭解還遠未搞清等諸多因素,致使大多數腫瘤患者一經發現已處於中、晚期階段,尤其是晚期患者,是不是隻能等待死亡呢?

  直腸癌晚期能活多久的問題想必是很多癌症患者關注的焦點。“癌症是不治之症”那是過去!現如今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中醫治療已經實現了帶瘤生存!決定直腸癌晚期能活多久的因素無非就是兩點:

  其一在於患者自身體質,這是十分重要的。有些患者在術後的一次次化療鞏固治療中,身體越來越虛弱,有些患者甚至是因為無法承受其痛苦,而放棄了繼續治療。更有甚者,由於自身體力不支,化療過度導致死亡;

  其二還在於治療方法的選擇,上一個因素中我們已經提及化療帶給患者的副作用,它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殺傷大量正常的免疫細胞,脫髮、嘔吐、腫脹、無力等反應是患者臨床較常見的,因此如何既不影響化療效果,又能減輕化療副作用。

  癌症治療方法“狀態療法”治療晚期癌症病人率先提出帶瘤生存,這也是中醫治療腫瘤的一大突破!晚期癌症病人存在癌轉移的問題,此時病人的任何化療和手術治療只會加速了病人的死亡。而“狀態療法”可以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對於晚期直腸癌患者,中藥是最佳的治療方法,臨床證實,中醫中藥對於改善腫瘤患者的症狀,提高生存質量和延長生存期發揮著其他療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直腸癌術後治療仍然復發

  很多患者在直腸癌的治療上往往選擇手術治療,還有的患者對手術存在著過分的信賴,覺得手術後就萬事大吉了,殊不知直腸癌術後復發也是尤為常見的。也就是說傳統的手術和放療只能解決區域性問題,放、化療也不可能殺死所有的癌細胞,且使癌細胞與人體正常組織細胞同時受傷,並易形成二次腫瘤,可謂得不償失。

  “狀態療法”採用天然草藥所獨有的多成分特點,使其在抑制癌症的同時,兼具增強免疫、改善全身症狀的功能,從而達到既能殺傷癌細胞又能保護正常組織的目的。“狀態療法”對於已經轉移的癌症患者,則建議配合放化療方式進行綜合診治,化療在治療癌細胞時會有藥物分子存留在細胞內,狀態療法能夠將細胞內的藥物殘渣通過消化系統排除體內。

  及時走出直腸癌的治療誤區

  1、對癌前病變的預防治療重視不夠。

  2、有外科手術指徵者放棄手術治療,延誤治療時機。

  3、西醫無法治療的晚期大腸癌患者才尋找中醫藥進行治療。

  4、認為中醫只能緩解症狀而不能抗癌,熟不知晚期腫瘤患者應以改善症狀、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存率為治療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