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程式設計不能用中文

  程式設計為什麼不用中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程式設計不能用中文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程式設計不能用中文的原因

  中文打字效率太低,任何一個字最少也要兩次擊鍵,效率上不如英文。

  中文符號不規範,存在全形和半形的問題。

  大部分程式語言在一開始就是以英語做為母語的***即使日本人開發的ruby,母語也是採用的英語***。這主要是為了交流的需要。

  英語能夠被所有的作業系統和編譯器支援,而作業系統與編譯器要想支援中文,則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

  很多亞洲語言都屬於”曖昧“的語言,即語法中存在太多不確定因素,所以天生不適合做為程式語言使用。

  最後,其實中文程式語言並不比英文的好學,而且可讀性也比不上英文程式。

  中文程式設計特點

  用什麼語言來表達程式設計思路其實是一回事,英語可以程式設計,漢語同樣可以程式設計,英語的關鍵字只是表意符號而已,漢語也可以作為表達程式設計的語言之一,而且漢語程式設計作為計算機語言更符合自然語言。

  1.打破了英文程式語言的壟斷,可以有效減少資訊科技對英文的依賴,對形成全面的資訊產業獨立體系有巨大推動作用。

  2.中國人用自己的程式語言,才更有利於各種程式的編寫。不但簡化學習過程,而且提高了程式設計效率。

  3.漢語程式設計從根本上可以解決資訊科技化發展的問題,只要會寫漢字,就可以學習程式設計,而且漢語程式設計所編的軟體可以很好地解決方方面面的問題。

  用什麼語言來表達程式設計思路其實是一回事,英語可以程式設計,漢語同樣可以程式設計,英語的關鍵字只是表意符號而已,漢語也可以作為表達程式設計的語言之一,只是有一些技術上的問題需要克服。我們可以看到,“易語言”戲劇般地將這個“漢字輸入比英文輸入慢”等問題解決了。

  漢語程式設計應該具有以下特點:

  1.易用性:一個易於使用的程式設計環境***IDE***提供前臺服務,編譯器在後臺服務。語言成功的一半也應歸功於IDE的易用性。

  程式設計環境目前較有特色的是易語言,其程式設計環境提供:記憶式中文語句快速輸入工具,名稱自動管理工具,視覺化流程線工具,智慧語法引導工具,引數引導工具等多種實用工具。易語言提供內建快速的輸入法,即首拼、簡拼與英文的混合輸入法,綜合輸入速度平均比英文要快。

  2.安全性:自主研發的編譯器,可保障國家安全,配合國產CPU和OS,實現全面的硬體、軟體安全。在特定的條件下,政府可以進行檢查,或改造編譯器為我所用。

  3.本地化:提供一些本地化特色的工具和命令,如:中文大小寫轉換、中文日期處理、漢字繁簡轉換、農曆日期等工具。

  4.國際化:多語種版本中語言可互相轉化。用漢語程式設計只是實現了母語化的第一步,反之漢語為國際化交流帶來了不方便。應該提供機制,可以將漢語關鍵字自動轉換為其他語言,實現交流合作。易語言提供了多語種版本,可以用不同語種的版本開啟同一原始碼,以最大限度的可能轉換為相應語種的語言原始碼。

  5.跨平臺:軟體的可移植性高,就可以節約大量的開發時間,是專業程式設計師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之一。

  6.融合性:與其他語言互融互通,通過學習漢語程式設計從而可繼續學習其他程式語言。

  7.先進性:更具現代性,可支援完全面向物件,跨平臺,支援Unicode、多執行緒,垃圾自動回收,型別反射,靜態編譯,動態型別裝載等等。

  8.自然性:語法更加接近自然語言。“易語言.飛揚”已提供自然語句規則。

  9.無程式碼程式設計:逐步向無程式碼程式設計方向發展,最終實現智慧化程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