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中藥方_不孕症中藥方有什麼

  許多女性朋友都飽受不孕症的折磨,受到了很大傷害。下面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不孕症的中藥方吧,僅供大家參考。

  不孕症的中藥方

  不孕不育偏方1

  益母草30克,當歸15克,雞蛋2個。將藥用清水2碗煎取1碗,用紗布濾渣,雞蛋煮熟,冷卻去殼,劃弄小孔數個,用藥汁煮片刻後,飲藥汁吃雞蛋。每週吃2--3次,1個月為1療程。

  不孕不育偏方2

  首先要準備的是大熟地、巴戟天,分別放在鹽水裡面浸泡過的,人蔘、生黃芪各15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6克,柴胡1.5克。水煎服,每天要保證一次,每天要服用兩次。

  不孕不育偏方3

  紫石英15--30克,川椒1.5克,川芎6克,川續斷、川牛膝、仙靈脾、當歸各12--15克,菟絲子、枸杞子、丹皮、香附、赤白芍各9克,桂心6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不孕不育偏方4

  丹蔘30克,香附、赤芍、白芍、桃仁、絡石藤、紅花各9克,當歸、連翹各12克,川芎、小茴香、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不孕不育偏方5

  桃仁、紅花、川芎、當歸、丹蔘、山梔、地榆炭、延胡、甘草各4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不孕不育偏方6

  仙靈脾250克,熟地150克,醇酒1250毫升。將藥共碎細,紗布包貯,用酒浸於淨器中,密封,勿通氣,春夏3日,秋冬5日後方可開取飲用。每日適量溫飲之,常令有酒力相續,但不得太醉。

  不孕症的注意事項

  第一:不要盲目應用中醫中藥進行治療

  我國不育症夫婦幾乎100%經過中醫藥的治療,許多醫療機構也開展以中醫藥為主的不孕不育門診。

  科學證明:不孕不育不是一種疾病。在多種病因中,95%以上的病變是器質性病變,比如女性不孕主要病因包括:輸卵管阻塞、宮外孕、多囊卵巢綜合徵、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盆腔粘連等。這些疾病只能通過宮腹腔鏡外科手術解決原發病,恢復正常生理功能,才有可能正常懷孕和分娩。

  中醫的辨症施治能對某些功能性疾病起到一定的調理作用***如精神心理性因素***,不孕症患者應該遵循科學治療不孕不育的原則,不要盲目用藥,要先確診、後治療,依據不同的病種選用不同的助孕措施。

  第二:不要總認為試管嬰兒是首選的助孕技術

  試管嬰兒技術是將卵子與精子取出後在體外使其受精,發育成胚胎後再植回母體子宮內進行孕育的一種體外助孕技術。它是助孕技術的里程碑,主要適用於輸卵管絕對不通、某些盆腔因素導致的不孕症。試管嬰兒成功率低,費用高,而且不能治療原發病。所以,試管嬰兒不是治療多數不孕症的首選技術。

  第三:隨意流產會影響日後生育問題

  流產術在我國非常普遍,絕大多數年輕人忽視避孕,造成多次流產。殊不知流產有很多併發症,最嚴重的就是可以引起不孕症、習慣性流產和宮外孕。

  流產引起不孕症和宮外孕的機理是:流產時由於機械或藥物刺激,子宮平滑肌強直性收縮,宮腔內容物不但向宮口方向移動,也會進入開放的輸卵管內口,進入輸卵管內的組織很容易滯留機化。如果輸卵管被完全阻塞則形成不孕;如果形成半阻塞狀態,卵管通而不暢,再孕時則易發生宮外孕。

  第四:習慣性流產患者不要盲目保胎

  很多患者把保胎作為治療習慣性流產的最有效措施,臨床上有的婦產科醫生也盲目對先兆流產進行保胎治療,使用各種保胎丸、安胎散,亂用黃體酮、維生素E、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但臨床實踐證明這些治療並無明顯效果。

  盲目保胎實際上是醫學界對習慣性流產病因不清而導致在治療上的常見誤區。引起習慣性流產的病因很多,主要有免疫因素、遺傳因素、內分泌因素、感染因素、環境因素等,因此針對不同病因的治療方法也應各不相同。比如:免疫因素引起的流產,必須對孕婦作免疫治療,才可以保證不再流產。

  如果是基因突變造成的流產,最好不保胎,如果生下有先天缺陷的孩子,對家庭和社會都是負擔。

  不孕症的食療調理

  蟲草燉雞

  配料:冬蟲夏草12條,火腿25克,雞1只***約重500克***。

  製法:洗淨雞切成大塊,放入鍋內加水、料酒,用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煲2小時。冬蟲夏草,先用水浸,煲熟的雞肉和湯,倒入燉盅內,放入冬蟲夏草、味精、鹽等調味,加蓋再上籠燉1小時,即可得美味雞湯食用。

  功能:補虛益腎,填精養血。本膳用冬蟲夏草,肝腎並補,陰陽同調;雞肉,含蛋白質和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此膳對肝腎不足,房事不濟之不孕、不育有益。

  黃精燉肉

  配料:黃精30克,瘦豬肉250克。

  製法:豬肉洗淨,切成4釐米見方小塊,先煮一沸,去腥。將豬肉、黃精加適量的酒、鹽、蔥、姜、胡椒、味精等調味品,放燉盅內,隔水燉熟,可食黃精、豬肉及湯。

  功能:補氣養血,滋陰補元。本膳用黃精,補腎益氣,填精髓,實下焦;豬肉,能補腎陰,充潤肝陰。適用於肝腎精血不足,月經稀少的不孕、不育。

  蓯蓉羊腎煲

  配料:羊腎1對,肉蓯蓉50克。

  製法:將羊腎洗淨,剖開,除去臊腺,放鍋中,用清水煮沸,加入少量蒜粒;洗淨肉蓯蓉,放入湯中,改用文火,慢燉,約煲2~3小時,加味精、鹽、胡椒等,調味,喝湯、吃羊腎。

  功能:溫腎補陽,填精益髓。本膳用蓯蓉,補腎填精髓;羊腎,為血肉有情之物,有補腎之力。此膳能治女子帶下,月經稀少,陰道乾澀,性冷淡及不孕、不育。

  當歸生薑羊肉湯

  配料:當歸20克,生薑10克,羊肉500克。

  製法:將羊肉洗淨,切成4釐米見方小塊,先用沸水焯一下,以去腥臊。清水500毫升,加當歸、生薑,煎取藥汁約200毫升,去渣,備用。羊肉,入鍋內加水,文火燜煮,肉爛熟,加入藥汁,兌勻,並加鹽、蔥、味精等調味品,稍沸,即可食用。

  功能:溫陽補血,益腎調經。本膳用當歸,養血調;生薑,溫中祛寒;羊肉,富含蛋白質,能補下元。故適用於腎陽虛虧,精血不足,月經不調而致的不孕、不育。

  煨鹿尾

  配料:幹鹿尾100克,蘑菇300克,冬筍50克。

  製法:幹鹿尾用開水發脹,撈出洗淨汙穢,再下鍋燒10分鐘後,撈出煺去毛,不淨再燙、再煺,直至淨為止,用清水洗淨,冷水漂洗30分鐘,再次放入鍋內,煮沸後改用文火燉熬至熟,待用。將熟鹿尾順縫剁成短段,蘑菇切成小塊,冬筍切成片。將蔥、薑片放鍋中,炒成金黃色,放入雞湯、豬油、紹酒、鹿尾、冬筍、白蘑,調味後用中火燜酥,加糖、味精煮至收汁,淋入香油,即成。

  功能:溫陽益腎,暖宮促孕。本膳用鹿尾,能溫陽壯督,填精益髓,暖胞宮,促孕育;蘑菇,含蛋白質和氨基酸;竹筍,有膳食纖維。可用治女子帶多、腰痠及宮寒所致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