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玉米有哪些功效

  白玉米中含有的維生素E則有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面板病變的功能,玉米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吃玉米的功效,資料僅供參考。

  吃玉米的功效

  玉米當中含有大量的鈣、磷、硒和卵磷脂、維生素E等,這些元素對於降低血清、膽固醇等有很好的效果。當然,玉米中還含有大量鎂,鎂可加強腸壁蠕動,促進機體廢物的排洩。對於長期使用電腦的人群可以通過多吃玉米而緩解眼睛疲勞。

  糯玉米和甜玉米的區別

  糯玉米一般是白色居多,甜玉米和老玉米黃色居多。

  甜玉米中現在種“水果型甜玉米”,它的蛋白質及維生素的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2倍,硒含量則高出8-10倍,其所含的17種氨基酸,有13種高於普通玉米,並且易於人體消化吸收,如果你不想生吃也可以煮著吃,它的總糖量達33.6%,是一般水果的一倍左右,比西瓜也要高出30%,由於甜玉米的含糖量比較高,而且大部分是蔗糖、葡萄糖,容易引起血糖升高,所以不建議有糖尿病的人吃。

  這種甜玉米的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2倍,硒的含量則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種氨基酸中,有13種高於普通玉米。但甜玉米含糖量高,大部分是蔗糖、葡萄糖,易引起血糖升高。

  糯玉米蛋白質含量較高,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1等,其中支鏈澱粉含量非常高,不適合糖尿病人食用。而老玉米中粗纖維含量較高,可溶性糖含量低,對於減肥人群、糖尿病人群是非常好的選擇。

  夏玉米促熟的方法

  1、剝除苞葉晒穗法:

  在玉米蠟熟中期籽粒開始變硬時,將玉米的苞葉逐一輕輕剝開,使籽粒全部露出,讓陽光直晒,一般情況下,扒皮晾晒15~20天,籽粒含水量可降低14%~18%,早熟5~7天,但應注意活棵成熟品種不宜剝皮。

  2、去除病老殘葉法:

  玉米生育後期,中下部葉片大多老化、枯死。及時將它們打掉,既可增加田間通風透光性,減少氧分消耗,減輕病害侵染,還可加速籽粒成熟、提高產量。

  3、除去無效果穗及無效株:

  單穗玉米品種,只留上部第一果穗,把下部無效果穗除去。及時拔除玉米田間的空稈、病弱株等無效株。

  4、分批削去頂梢法:

  根據田間玉米的成熟程度,分批將進入蠟熟期的果穗上部的梢葉割去。此法對產量有一定影響,削得越早,減產越多,因而割頂梢不可早於蠟熟初期,而且在果穗以上要留兩個大葉,以利光合作用,供應植株所需養分。

  玉米苗枯病的簡介

  玉米苗枯病的危害:

  玉米苗枯病主要發生在玉米苗期。感病植株最先由種子根的一處,數處或根尖發生褐變,以後擴充套件成一段或整條根系,有一條或數條可同時發生,繼而侵染根間***中胚根***,造成根部發育不良,根毛減少,無次生根或少量幾條次生根,初生根老化,皮層壞死,根系變黑褐色,並在第一節間形成壞死環狀斑;莖基部成水漬狀腐爛;基部節間在外力作用下極易出現整齊斷裂;

  玉米地上部葉鞘褐色呈撕裂狀,葉片發黃,邊緣呈枯焦狀,心葉捲曲,易折,以後葉片自下而上逐漸乾枯;無次生根的產生死苗,有少量次生根的形成弱苗,溼度大時在枯死病苗靠近地面的部分產生白黴;

  危害輕的地上部沒有明顯症狀表現,一般在二葉一心期開始第一、二葉的葉尖出現發黃,並逐漸向葉片中部發展,待地上部莖節處長出氣生根後,吸收能力增強,可繼續生長成為鍵株,但危害嚴重的植株葉片出現火燒狀枯死,心葉逐漸青枯萎蔫,莖基部發生腐爛,用手輕輕一提即可拔起。

  玉米苗枯病發病原因:

  1、氣候條件原因引起:玉米苗枯病一般發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影響玉米苗枯病的氣候條件主要是溫度和溼度,長期“低溫高溼”利其發生,據調查,玉米播後至髮根期間,突遇中到大雨而使土壤板結,造成土溫低、溼度大的環境,易感染此病,而同一品種雨後播種的地塊基本不發病,說明發病程度與氣候條件有很大關係。

  2、品種原因引起:據1998年~2002年調查,魯單50、農大108、魯單981等玉米品種,雖然生長中後期抗病性強,但苗期生長勢弱,根系極易感苗枯病。以178或齊319自交系作親本的品種面積擴大,是近幾年苗枯病發生面積較大的主要原因。

  3、土壤與管理措施:地勢低窪,土壤貧瘠,粘土地、鹽鹼地且施用玉米除草劑的地塊發病重,另外播種過深也易發病。

  4、輪作方式:小麥/玉米是我省的主要輪作方式,近幾年小麥根病發生嚴重,導致串珠鐮刀菌、禾穀鐮刀菌和玉米絲核菌等病原菌積累,也加重了玉米苗枯病的發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