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栽培關鍵技術有哪些

  山藥不僅美味,而且有很好的養生功效,它富含豐富的澱粉和蛋白質,山藥具有很好的補脾養胃、潤肺生津、補腎的作用。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山藥栽培關鍵技術吧。

  山藥栽培關鍵技術

  抓好生產管理上的幾個主要環節,將會大大提高山藥的種植效益。山藥栽培管理上,重點要抓好基肥的施用,土壤的疏鬆,山藥種的處理,適時追肥,病害的防治,並且採取措施儘量促進根莖部的生長等環節。

  一、土壤疏鬆好,塊莖易膨大。

  土壤的疏鬆對於根莖的伸長和膨大至關重要。栽植溝挖深要達到1米左右,沙質壤土疏鬆透氣,提溫快,前期發苗好,有利於塊莖伸長;黏重的土壤冷硬,透氣差,不利於塊根伸長,但肥力好有後勁。不論什麼樣的土質,可以每畝地摻施牛馬糞或粉碎的作物秸稈***麥穰、稻殼也可以***1000公斤以上,這樣既增加土壤有機質,又改善了土壤通透性。土壤中的大塊石子、磚瓦、沙礫要除掉,以免造成根莖的傷害。挖溝最好提前到封凍前,有利於風化土壤,形成好的土壤結構。灌水應越早越好,以利儘早提升地溫。

  二、基肥要用足,地膜應覆蓋。

  每畝基施腐熟好的雞鴨糞肥或豬羊糞肥3000公斤以上,硫酸鉀複合肥50公斤以上,磷酸二銨50公斤左右。有條件的增施生物菌肥和豆餅肥100公斤,硼鋅鐵微肥各一公斤,與土壤充分混合後填在栽植溝裡。用水灌足後,待地溫升到15度時才能播種。播種後應覆蓋地膜提溫保墒。5月底要撤膜,以利塊根下扎。

  三、種苗須處理,防病又防蟲。

  山藥播種後容易感染根腐病和立枯病,最為簡單的辦法就是對山藥種進行處理,可以用咯菌腈***適樂時***1000倍或阿米西達1500倍浸泡山藥種,並順溝噴藥後再播種,確保山藥苗期不死棵。

  春季地下害蟲比較多,主要為螻蛄、金針蟲、蠐螬、地老虎,較為有效的辦法是順溝噴施1500倍的辛硫磷。或者用高濃度銳勝***噻蟲嗪***噴溝防治地下害蟲,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四、中期保莖葉,三項注意好。

  山藥到生長中期,陰雨天多,溼度大,容易引發炭疽病、褐斑病、釘孢葉斑病、褐色腐敗病、病毒病。可以用阿米西達1500倍加銅高尚600倍噴霧,間隔15天一次,共噴施2-3次即可。褐色腐敗病可以用以上方法灌根,特別是大雨過後。病毒病重點是防治好白粉蝨、蟎蟲。注意追施化肥,生長中期追施2-3次即可,每畝每次追施硫酸鉀複合肥25公斤左右。注意及時摘除山藥豆,減少養分消耗。

  產婦吃山藥安全吃法

  產婦經歷了分娩,身體比較虛弱,這時候的飲食需要注意的事項也相對比較多。山藥是常見的高澱粉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適合產婦吸收能量恢復身體,那產婦怎樣吃山藥才安全呢?一起來看看吧!

  1、選擇新鮮沒有發芽的山藥新鮮的食材做出的菜餚風味好,營養價值高,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吃。山藥屬於莖塊類食物,出芽的山藥跟出芽的土豆一樣不能食用,以免發生中毒現象。

  2、烹調方式健康產婦的飲食應該能更好更快地恢復元氣,所以飲食不宜過重口味,吃山藥的時候應儘量避免煎炸,以免上火、消化不良不舒服。

  3、不宜多吃山藥是高澱粉食物,其碳水化合物雖然可以給產婦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但必須是適量,山藥食用原本就容易造成飽腹的感覺,過量食用會引起脹氣肚子不舒服。

  吃山藥好處多

  一、調養脾胃。隨著天氣漸冷,有些脾胃虛弱的人,常常出現食少腹脹、少氣懶言、大便稀溏、肢體倦怠等症狀。薏米***薏苡仁***10克,山藥10克***鮮山藥5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煮成粥;或山藥500克,河魚一條***約250克,去雜洗淨***,加適量的鹽、酒、姜、蔥等調料一起煮湯。適用於脾虛所致的腹脹、洩瀉。

  二、補益強身。平時體虛之人,應趁秋涼時加緊進補,以備冬天不時之需。山藥補而不熱,溫而不燥,最適合老年人需要,常吃有益無害,每天吃山藥100克左右,連續吃1~2個月。

  三、補肺潤燥。久病虛損的慢性咳嗽,可以吃山藥調洽。山藥是天然補肺潤燥之品,在臨床上是治療肺虛久咳、虛喘的濟世良藥,每天250克左右,緩以圖功。

  四、澀精止尿。遺精、尿頻都是腎虛所致,山藥補脾的同時,還能補腎,提前吃點山藥,可以防患於未然,對冬季易加重的上述疾病大有好處。吃法簡單,不拘量,常服之。

  五、潤膚祛燥。山藥能生津潤燥,有滋養面板、毛髮的功能,故有美容作用。秋冬季面板極易乾燥,使人毛髮枯槁,容顏失華,因此多吃山藥,能潤澤面板和毛髮。可以用山藥500克煮粥,早晚常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