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兒茶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為中國傳統中醫的特有藥物,那麼你知道中藥孩兒茶嗎?是什麼?孩兒茶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

  孩兒茶的簡介

  【出處】《飲膳正要》

  【拼音名】Hái ér Chá

  【別名】烏爹泥、烏壘泥、烏丁泥***《綱目》***,西謝***《中藥形性經驗鑑別法》***。

  【來源】為豆科植物兒茶的枝幹或茜草科植物兒茶鉤藤的枝葉煎汁濃縮而成的乾燥浸膏。

  【炮製】揀去雜質,刷去灰屑,研成小塊或研成細粉。

  【歸經】《本草求真》:入心、肺。

  

  清熱,化痰,止血,消食,生肌,定痛。治痰熱咳嗽,消渴,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血崩,小兒消化不良,牙疳,口瘡,喉痺,溼瘡。

  ①《飲膳正要》:去痰熱,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氣,清神少睡。

  ②《醫學入門》:消血,治一切瘡毒。

  ③《綱目》:清膈上熱,化痰生津,塗金瘡、一切諸瘡,生肌定痛,止血,收溼。

  ④《本草正》:降火生津,清痰涎咳嗽,治口瘡喉痺,煩熱,止消渴,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溼熱痢血,及婦人崩淋,經血不止,小兒疳熱,口疳,熱瘡,溼爛諸瘡,斂肌長肉,亦殺諸蟲。

  ⑤《本草備要》:塗陰疳痔腫。

  ⑥《本草求真》:治時行瘟瘴。

  ⑦《藥材資料彙編》:療火傷,消炎定痛。治眼結膜,鼻腔、口腔等炎症。

  孩兒茶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3~1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孩兒茶的選方

  ①消痰:兒茶、薄荷葉、細茶。為末蜜丸,飯後含化三、五粒。***《本草述》***

  ②治咳嗽:兒茶二兩,細辛四錢,豬膽一個。前二味藥共研末,取膽汁煉熱,三味藥共為丸,每丸重一錢。每日四次,每次一丸,空腹含化。***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③止血:煅龍骨、象皮,陳石灰、老松香、降香末、血竭、兒茶、白及末等分。共為細末,研至無聲,撒於瘡口。***《實用正骨學》***

  ④治牙疳口瘡:孩兒茶、硼砂等分。為末搽。***《綱目》***

  ⑤治走馬牙疳:孩兒茶、雄黃、貝母等分。為末,米泔漱淨搽之。***《積德堂經驗方》***

  ⑥治急性扁桃體炎:兒茶、柿霜各三錢,冰片二分,枯礬二錢。共研細粉,用甘油調成糊狀,塗抹患處。***《全展選編·耳鼻咽喉疾病》***

  ⑦治鼻淵流水:孩兒茶末吹之。***《本草權度》***

  ⑧治下疳陰瘡:孩兒茶一錢,真珠一分,片腦半分。為末敷。***《纂要奇方》***

  ⑨治痔瘡腫痛:孩兒茶、麝香為末。唾津調敷。***《孫天仁集效方》***

  ⑩治一切癰疽、諸瘡破爛不斂者:兒茶、乳香、沒藥各三錢,冰片一錢,麝香二分,血竭三錢,旱三七三錢。上為末撒之。***《醫宗金鑑》腐盡生肌散***

  ⑾治龜頭爛:孩兒茶合冰片塗之。***《本草撮要》***

  孩兒茶的臨床應用

  ①治療小兒消化不良

  用兒茶研碎口服,1歲左右0.15克,2歲以上0.2克,每天3次;或按每日每公斤體重25~50毫克計算,分3~4次口服,療程3~7天。同時配合輸液以糾正脫水及酸中毒。治療中毒性及單純性消化不良共計300餘例,療效在90%以上。療程1~7天,平均在3.5天左右。

  ②治療宮頸炎

  將兒茶碾成粉末,均勻撒佈於炎症潰瘍面,每天1次。有效者約4~5次即可痊癒。

  ③用於止血

  取柏勒樹粗分枝,砍成2~5釐米長、0.2~0.5釐米厚的小塊薄片,置瓦罐或鋁鍋中,加入10倍清水煎煮,6~7小時後用2層紗布過濾,濾渣再重複提取1~2次。將各次濾液合併濃縮,即得褐棕色的柏勒樹兒茶浸膏。每次0.5克,每日3~4次內服。觀察潰瘍病合併出血、肝硬化合並崩漏、肝硬化合並消化道出血、慢性黃疸型肝炎合併鼻衄、牙衄等共22例,結果有效18例,無效4例。在17例潰瘍病合併出血的病例中,除1例因大量出血初服此劑未能止血即改用其他治法外,其餘16例在2~4天內均達到止血效果,尤以滲出性出血療效顯著。對崩漏也有一定療效,但對肝炎、肝硬化等引起的出血效果較差。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