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小麥的種植技術

  小麥在寒露前後5天播種為宜,播種量依整地質量掌握為,寒露前20~25斤,寒露後25~30斤。晚播一天增加播量0.5斤。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選用優良品種 今年良種補貼專案推廣了3個優質、高產、抗逆力強的冬小麥品種:濟麥22、泰農18、聊麥18,群眾可以有選擇的使用。

  2、施足底肥 原則是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穩氮、增磷、補鉀及微肥。一般畝施有機肥 1000-2000公斤,配方肥40公斤左右;硫酸鋅1公斤,在整地前均勻撒施,及時深翻入土。

  3、精細整地 整地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播種質量。經常採用旋耕或免耕機播種的地塊,3年以上一定要深翻一次***25釐米左右***;秸稈直接還田的秸稈要細碎,清除過長的破碎秸稈,1畝秸稈還田2畝,整地時要把土地耙碎、耙透,使耕層深淺一致,表土細碎,達到上虛下實,無明暗坷垃,地面平整,無根茬的標準。

  4、種子處理 未拌種的種子要進行處理防治病蟲害,可選用質量較高的的種衣劑或用單劑拌種,單劑防治病害可用烯唑醇、多福酮或多菌靈按種子量的0.2%拌種;防治地下害蟲可用3911或辛硫磷按種子量的1.5%拌種。

  5、適期播種 適宜播期在10月5-13日,播深為4-5釐米,晚播地塊適當增加播種量,小麥平均行距22.5釐米。播種後用石磙壓實保墒,以利於小麥出苗。秸稈還田地塊增加1.5公斤播種量。

  6、冬前和春季水肥 冬前水肥是保證小麥順利越冬,早春防凍、防旱的重要措施。冬前土壤相對含水量大於65%時,可免澆防凍水,在小於65%時,要澆好封凍水,澆後及時劃鋤鬆土,防止地面龜裂,透風傷根,造成死苗。 冬後追肥,地力差的地塊應施兩次肥料,第一次在小麥返青期,可選擇總含量≥40%***35-0-5***的配方肥或追施尿素,每畝20—25公斤;孕穗時追施第二次孕穗肥,可施用7-8公斤尿素;中高產田應將追肥時間後移到拔節期一次施用,可選擇總含量≥40%***35-0-5***的配方肥或尿素,每畝20-25公斤。及時澆好起身水、拔節水和灌漿水。

  7、化學除草和麥田化控 拔節前,小麥耐藥性最強,可用麥草淨等對路藥劑噴霧,進行化學除草;為防止小麥徒長和後期倒伏,可用多效唑等化控劑進行化控。以上藥劑注意溫度過低時禁用,以免影響效果,拔節期後停用,避免產生藥害,影響小麥結實。

  8、根外追肥 小麥後期根系吸收能力越來越差,可在開花期及時進行葉面施肥,促進植株健壯,增強葉部光和能力,提高小麥抗病、抗乾熱風能力,可選用磷酸二氫鉀、硫酸鋅葉面噴施,隔7天再噴一次。

  小麥種植管理技術

  一、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整地播種

  要點:底墒要足,配方施肥,拌種防病,適期播種。

  1、底墒要足:寧晚種幾天也要造好底墒,這是小麥增加有效分櫱乃至增產的最關鍵措施。

  2、配方施肥:注意增施有機肥和微肥。連年施無機化肥已出現連作障礙,有機肥和微肥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3、拌種防病:近年來,小麥根腐病、紋枯病、全蝕病等土傳病害嚴重,後期死棵死穗,減產30%以上。這些土傳病害都是苗期染病,春節後噴藥防治不起作用,藥劑拌種是最好的防治措施。但拌種劑魚目混珠,不要輕信廠家的誇大宣傳。

  4、適期播種:播種過早易旺長,過晚有效分櫱減少。

  建議:本地在寒露前後5天播種為宜,播種量依整地質量掌握為,寒露前20~25斤,寒露後25~30斤。晚播一天增加播量0.5斤。

  二、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上旬——苗期除草

  要點:除草掌握早和小。

  目前,大多數農民還是按照傳統習慣在春天噴除草劑,看到雜草旺了再噴,效果不是很好,噴藥後雜草黃幾天,後來又長起來了,特別是野麥子,幾乎沒有效果。冬前雜草已出土80~90%,苗小、根少,易著藥,殺滅雜草效果好。

  建議:改年後除草為年前除草。除草劑一包一畝地,如有野麥子可加野麥除草劑。

  三、二月上旬——返青肥水

  要點:促壯根、分櫱、生長。

  建議:追肥隨水撒施或溝施或尿素20~30斤,底肥未施有機肥和微肥的,此時可補入。

  四、四月上旬——春節後第一次噴藥

  要點:預防麥蜘蛛,控旺。

  這幾年,麥圓蜘蛛發生重,成為繼小麥蚜蟲後的第二大必防蟲害。問題是,大夥看到蟲大了,葉白了才防治,小麥已受損失。小麥控旺也是看到旺長了才想到打藥,應該在拔節以前打藥才有效果。

  建議:清明節過後,別管有沒有蟲子噴藥就行,其實麥圓蜘蛛已經發生,只是很小難於發現罷了,那時候天氣尚冷,很少有人到地裡觀察。即使沒有,打一遍藥也能防治以後不再發生。

  春節前沒有噴除草劑的這時要噴除草劑,和防治麥圓蜘蛛一起用藥,除草劑和殺蟲劑混合要慎重,以防發生藥害。

  五、四月底至五月初——春節後第二次噴藥

  要點:預防小麥蚜蟲、吸漿蟲、赤黴病,增加粒重。

  小麥蚜蟲必須年年防治,近幾年來吸漿蟲又隔三差五地發生,也引起了農民朋友們的重視。抽穗前後如果連續三天陰雨天氣,必然導致赤黴病大發生,要提前預防,發生後用藥效果不佳。小麥開花半個仁***胚***,很快就進行灌漿,實踐證明,此時葉面噴施葉面肥,對增加千粒重有明顯作用。小麥開花期可在下午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