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湯有哪些食譜做法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也是養身的最佳時機。煲湯不僅可調節營養均衡,還容易被人體吸收。那麼大家知道春季有哪些養生湯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春季養生湯

  1、天麻補腦湯

  材料:魚頭、天麻。

  製法:用清水洗淨2個大魚頭和100克天麻,將魚頭封煎後放一旁。在沙鍋中倒入約8碗清水,先放魚頭,後放入天麻,隔水燉至水沸時改用中至慢火,燉兩至三小時,再放入適量鹽即可。

  功效:週三是一週中最難熬的時候,尤其是春節積下來的事情之多,讓人一個頭兩個大。那些被頭疼困擾的上班族們,不如自己燉一鍋天麻補腦湯,補補超負荷運轉的頭腦吧,因為天麻可是具有祛頭痛、益氣養肝的效用哦!

  2、核桃板栗鴿子湯

  材料:核桃5個,板栗5個,鴿子***去頭和內臟***一隻。

  製法:將鴿子切成四份,放入開水裡面煮開去掉血水,撈起來用水衝乾淨再和核桃板栗一起放入燉盅內,燉約2小時即可食用。

  功效:補肝壯腎,益氣補血,生津止渴。

  3、其他

  蕨菜山藥排骨湯

  材料:蕨菜、山藥、黑木耳、排骨。

  製法:蕨菜乾提前一晚浸泡,煲湯前撈起切段,山藥洗淨去皮,切塊,泡在水裡防止褐化。黑木耳洗淨泡軟,去蒂,撕成塊狀。排骨洗淨切塊,汆水撈起。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煮開後轉中小火煲兩個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養肝護肝,益氣補虛,健胃滑腸,清熱祛溼,安神降壓。

  陳皮蓮子薏米水鴨湯

  材料:每次可選用新會陳皮6克,去芯蓮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淮山12克,生薑10克,水鴨肉250克。

  製法:先將水鴨肉用清水洗淨血汙,斬件。薏米用鐵鍋炒至微黃,蓮子去芯洗淨,淮山用水稍浸,陳皮、生薑用水洗淨,然後將全部用料一齊放進湯煲內,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本湯能補脾健胃,去溼止瀉,對於溼氣重而又大便稀爛者尤宜。

  鴿肉參芪湯

  材料:白鴿1只,黨蔘20克,黃芪30克,淮山藥30克。

  製法:將白鴿切塊,放砂鍋中,與黨參、黃芪、淮山藥同水煮。燉熟後,取湯飲,食鴿肉。可隔日服食一次,連食3~5次。

  功效: 山藥味甘性平,補脾養胃;黃芪味甘微溫,健脾補中,抗疲勞;黨蔘味甘性平,補益脾肺,調節胃腸運動;鴿肉味鹹性平,滋腎益氣。

  淮山茨實扁豆排骨湯

  材料:可選用淮山15克,茨實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朮10克,豬排骨200克。

  製法:先用水浸泡淮山,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豬排骨洗淨血汙並斬件,茨實、北芪、白朮用清水洗淨,然後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有健脾醒胃、去溼抗疲勞作用,對於脾虛溼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猴頭菇冬瓜豬肉湯

  材料:猴頭菇80g,冬瓜500g,田螺300g,白朮120g,瘦豬肉120g,陳皮1角,生薑1片,細鹽少許。

  製法:猴頭菇用清水浸透洗乾淨,切片,備用。冬瓜用清水洗乾淨,保留冬瓜皮,瓤和仁,備用。揀選活田螺約半斤重左右,用清水浸養24小時,並勤換清水去掉田螺排出的泥汙,再將田螺的尾部打破,備用。白朮、瘦豬肉和陳皮分別用清水洗乾淨,備用。生薑用清水洗乾淨,颳去姜皮,切一片,備用。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放入以上全部材料,候水再滾起,改用中火繼續煲3小時左右,以少許細鹽調味,即可以飲用。

  功效:此湯有清肝解毒、健脾開胃、利尿消腫的作用。也適用於肝癌腹部結塊,肝區疼痛,腹脹,精神不振,身體消瘦,小便不暢等病症。

  春季養生茶

  1、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又叫香片,是用綠茶茶坯與茉莉鮮花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在茶葉分類中,茉莉花茶仍屬於綠茶。茉莉花茶,可以用“嫩茶窨花香,芬芳人人誇”來形容茉莉花茶的香氣,其實茉莉花茶不僅香味誘人,其還有驅除寒氣的功能,在初春可以一解我們身上的寒氣,另外還可以振奮精神,消除春困的習慣。喝茉莉花茶除了可以***情緒、振奮精神,還能清熱解暑、健脾安神、化溼、減輕腸胃不適及經痛、和胃止腹痛;對於女性的生理、生殖機能也有幫助,並能滋潤肌膚、養顏美容。

  配方:用二茶匙乾燥的茉莉花加三茶匙的綠茶或一個紅茶包,以開水沖泡。喝之前聞其香味,清香撲鼻。

  2、薄荷茶

  春天來了,春困來襲,喝薄荷茶是近來最值得推崇的提神方式。薄荷性味辛涼,主要含有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薄荷醇、薄荷腦、薄荷酮、薄荷脂、茨烯、檸檬烯等,一定的刺激性,不宜給哺乳期、懷孕期的女性、小孩使用。

  配方:將剛買來的中藥薄荷葉用冷水洗淨後放到茶杯中,加入熱水200毫升,加蓋15-20分鐘直到藥香散出即可,等涼的時候根據個人的喜好加入冰糖、蜂蜜或者是果汁,可以使茶的口感提升。

  3、玫瑰花茶

  玫瑰花茶性微溫,並含有豐富的維他命,具有活血調經、疏肝理氣、平衡內分泌等功效,對肝與胃有調理作用,並能消除疲勞、改善體質,適於春季飲用。此外,其能有效緩解心血管疾病,並能美容養顏,有助改善面板乾枯,去除面板上的黑斑。

  配方:一茶匙乾燥的花瓣,用一杯滾燙開水沖泡,燜約十分鐘後即可;可酌加紅糖或蜂蜜飲用。

  女性春季養生妙方

  1、葆養陽氣

  中醫養生學認為“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人體應該順應這種氣候的變化,打好一年健康的根基,尤其應注意葆養陽氣。

  以衣著為例,上半身為陽,下半身為陰。春夏之際,宜先減下衣,後減上衣;

  以飲食為例,可適當吃些蔥、姜、蒜、韭菜等,不僅能驅散風寒,還有助於激發體內的生髮活動;

  以藥物補養為例,氣為陽,血為陰,春季宜服益氣升清之品,如補中益氣丸;

  以運動為例,動為陽,靜為陰,春季宜適度增加運動量,但不要大汗,以免耗傷陽氣。

  2、衣要多捂

  我國有句古老的生活諺語“春捂秋凍”。這句諺語告訴我們剛步入春季,切忌過早地脫棉卸衣,衣物的穿著應隨氣候的變化而隨時增減。否則風寒之氣便會乘虛而入,導致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引發慢性支氣管炎、肺炎、肺心病等。春季氣候既非大寒,又非大熱,以風為主。

  3、食宜甘平

  春季陽氣升發,人體新陳代謝也開始旺盛。中醫有“肝旺於春”之說。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胃,所以,春季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病症。慢性消化道潰瘍、慢性胃炎和慢性肝病在春季多頻繁發作。

  因此,春季養生就要注意這一生理特點,在飲食上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飲酒不可過多,米麵團餅不可多食,致傷脾胃,亦難以消化。”此時,可適當進食一些性味甘平食物,如山藥、薏米仁、蓮子、大棗、荸薺、銀耳等;不宜飲酒過量,油膩、糯米粽子等不易消化食物應少進;此外,大自然在春季裡為人類提供了不少的野菜,如薺菜、馬蘭頭、馬齒莧、香椿、蓬蒿菜等既富含營養又有一定的療疾功效,不可錯過。

看過春季養生湯有哪些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