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的功效和食用方法

  松子是松樹的種子,又稱海松子。松子含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松子既是重要的中藥,久食健身心,滋潤面板,延年益壽,也有很高的食療價值。下面小編就和你介紹下有關,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松子的營養價值

  松子的營養價值很高,在每百克松子肉中,含蛋白質16.7克,脂肪63.5克,碳水化合物9.8克以及礦物質鈣78毫克、磷236毫克、鐵6.7毫克和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

  松子的功效與作用

  松子內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常食松子,可以強身健體,特別對老年體弱、腰痛、便祕、眩暈、小兒生長髮育遲緩均有補腎益氣、養血潤腸、滋補健身的作用,治療燥咳、吐血、便祕等病。《日華子本草》載“逐風痺寒氣,虛羸少氣,補不足,潤面板,肥五臟”。《玉楸藥解》載“潤肺止咳,滑腸通便,開關逐痺,澤膚榮毛”。可見常食松子能延年、美容。凡脾虛便溏、腎虧遺精、溼痰甚者均不宜多食。

  松子的歷史藥用記載

  中國食用松子約始見載於漢代。

  《漢武內傳》已有食用松柏產物的記載。其後,文獻經常能夠找到食松子延年益壽的記載。

  如《海藥本草》謂“久服輕身,延年不老”;

  《本草經疏》謂其“味甘補血,血氣充足,則五臟自潤,發白不飢。仙人服食,多餌此物,故能延年,輕身不老”。

  據《打牲烏拉志典全書》記載,清宮曾將松子列為御膳食品。

  《日華子本草》載“逐風痺寒氣,虛羸少氣,補不足,潤面板,肥五臟”。

  《玉楸藥解》載“潤肺止咳,滑腸通便,開關逐痺,澤膚榮毛”。可見常食鬆於能延年、美容。

  用腦過度多吃松子

  松子又名松子仁、海松子等,不僅是美味的食物,更是食療佳品,因而有“長壽果”之稱,備受歷代醫家、營養學者所推崇,這與其獨特保健功效和營養價值是密不可分的。

  大腦的優質營養補充劑,特別適合用腦過度人群食用。松子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具有增強腦細胞代謝,維護腦細胞功能和神經功能的作用。穀氨酸含量高達

  16.3%,穀氨酸有很好的健腦作用,可增強記憶力。此外,松子中的磷和錳含量也非常豐富,這對大腦和神經都有很好的補益作用,是腦力勞動者的健腦佳品,對老年痴呆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扶正補虛,潤腸通便——最適合體虛便祕者食用。中醫學認為松子具有滋陰潤燥、扶正補虛的功效,特別適合體虛、便祕咳嗽等病患者食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松子的通便作用緩和,因而特別適合年老體弱、病後、產後的便祕者食用。如可取松子仁20克碾碎,同粳米100克煮粥,分早晚服食。

  松子雖好,也並非人人皆宜。脾虛腹瀉以及多痰患者最好和松子保持距離。由於松子油性較大,且屬於高熱量食品***每100克的松子可以在體內轉換出近700千卡的熱量***,所以,吃得太多會使體內脂肪增加,每天食用松子的量以20—30克為宜。

  存放時間長的松子會產生“油哈喇”味,不宜食用。散裝的松子最好放在密封的容器裡,以防油脂氧化變質。

  松子的食用方法

  1.松子毛豆炒幹丁

  原料:松子200克,香乾4片,毛豆50克,薑末適量,色拉油25克,枸杞子10克,精鹽、糖、味精、麻油、高湯適量

  做法:

  1.將松子入鍋上火炒香備用。

  2.毛豆用滾水燙熟後再經冷水沖洗,瀝水備用。

  3.香乾切成小丁,胡蘿蔔切成碎未,枸杞子沖洗乾淨備用。

  4.色拉油入鍋,油熱後爆薑末出香味,再倒入香乾、枸杞子調味,煸炒少許時間,傾入毛豆,拌炒均勻,放入調料和適量高湯。收湯後,灑上松子拌勻,出鍋。淋上麻油,盛入盤中放上裝飾菜即成。

  2.海苔松子

  原料:松子2兩,苔條3大匙,細砂糖3大匙

  做法:

  1.松子用溫油小火炸穌,撈出後鋪在紙巾上冷卻,並用紙巾吸出多餘油脂。

  2.苔條與細砂糖混合,拌入松子即可。

  3.松子肉丁軟飯。

  原料:松子、豬肉丁、粳米。

  做法:

  豬肉丁過油,同松子、粳米一起煮,配軟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