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生的常識

  從立冬開始,各類冬季病進入高發時期,不過中醫認為冬季也是養生進補的最佳時期。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立冬養生小常識。

  立冬養生小常識

  立冬養生吃什麼——動物肝臟、胡蘿蔔

  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立冬養生吃胡蘿蔔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其次,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立冬養生吃什麼——芝麻、葵花子

  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製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立冬養生吃什麼——吃餃子

  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當然冬至那天比如在山東滕州一帶也有喝羊肉湯的習俗。

  立冬養生吃什麼——海帶、紫菜

  人體的甲狀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狀腺素,它能加速體內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增加身體的產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面板血液迴圈加快,抗冷禦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含碘豐富的食物是:海帶、紫菜、髮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立冬養生吃什麼——羊肉、鵪鶉和海蔘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產熱營養素。所以,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鵪鶉、海蔘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禦寒效果最好。氣溫驟降,身體一些部位對寒冷特別敏感,應當特別注意保暖。

  立冬養生吃什麼?民間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人在這個進補的最佳時期,進行食補,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應少食生冷,一般人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但也不宜燥熱。多飲豆漿,多吃新鮮蔬菜,以及一些富含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

  立冬養生原則

  一:入冬後要注意預防各類疾病

  俗話說,治病不如防病,在冬季,增強體格和養生保健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在冬季來臨之時,應該如何預防各類疾病呢?立冬養生主要要把握好“衣食住臥行順天而為”的大原則,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立冬以後應護心陽、養腎陽,注意預防流感和感冒,以及呼吸系統疾病。

  冬季預防疾病除了在飲食上要注意以清淡為主,還要早睡晚起多運動。進入立冬以後,應該早睡晚起,讓睡眠的時間長一點,促進體力的恢復。最好是等到太陽出來以後再起床活動。運動前要做準備活動,運動量逐漸增加,避免在嚴寒中鍛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多做運動,多晒太陽。臨睡前如果堅持用熱水洗腳,對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大有裨益。

  二:飲食上的注意事項

  立冬至冬至,飲食該以清淡為主,少食煎炒,多進果蔬。首先,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鵪鶉、海蔘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禦寒效果最好;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增加身體的產熱能力,比如海帶、紫菜、髮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還可增加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動物肝臟、胡蘿蔔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比如番茄、菜花、柑橘、獼猴桃、山楂、檸檬以及各種深色的葉菜,均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對血管也有良好保護作用;也可多吃一些堅果類食物,比如芝麻、葵花子等,也能提供人體耐寒的必要元素。此外,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為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一般每日補水量不應少於2000至3000毫升。

  三:冬季進補要遵循的原則

  冬季也是進補的好時機,在民間有“立冬補冬”的習俗,那麼,滋補時要遵循哪些原則呢?主要有兩種:一是食補、二是藥補。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在冬季調養中尤為重要,但也要遵循一些原則:1.進補前先引補。立冬後進補要給腸胃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所以要做好引補。比如食用性質溫和的花生紅棗湯、生薑燉牛肉等。此外,冬季喝熱粥也是養生的好選擇。2.多溫熱少寒涼。適量增加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對抵禦低溫很有好處。例如多吃一些糯米、高粱、栗子、大棗、核桃仁、桂圓、韭菜、南瓜、生薑等溫熱性質的食物。3.鹹味入腎補益陰血。根據“秋冬養陰”、“冬季養腎”的原則,冬季可以適量多吃點鮮味食物,如海帶、紫菜以及海蜇等,具有補益陰血等作用。此外,冬天多吃點辣椒,可以促進血液迴圈,還能增進食慾

  立冬養生注意事項

  立冬養生注意事項一

  1、多"點"水: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於2000~3000毫升。

  2、出"點"汗: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鍊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洩氣,有悖於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3、防"點"病: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鍊,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4、調"點"神:冬天寒冷,易使人情緒低落。最好方法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5、早"點"睡: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因而,冬季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益於陽氣潛藏,陰津蓄積;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6、進"點"補:冬季養生要科學進補。陽氣偏虛的人,羊肉、狗肉、雞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不宜食生冷燥熱的人,選用枸杞子、紅棗、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冬令進補時,為使胃腸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選用紅棗燉牛肉、花生仁加紅糖,也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以調整脾胃功能。

  7、護"點"腳:冬季健腳即健身。天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天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增進血液迴圈

  立冬養生注意事項二

  攻略1:勤運動 勤甩手

  冬天的早上固然容易賴床,但如果下定決心要擺脫手腳冰冷,建議你不妨一早起來做做運動,健走是最佳選擇!你也可以試試簡單的爬樓梯、原地跳躍。工作40分鐘,最好站起來走一走、踏踏步,工作中也不時地動動手指、腳趾頭,皆可幫助血液迴圈。

  攻略2:多補充維他命E

  維他命E可擴張末梢血管,對於末梢血液迴圈暢通很有幫助,但維他命E的效果較緩慢,須持續3個月才可見效,而且每天必須服用210-250IU才足夠。

  攻略3:多吃含煙礆酸的食物

  菸礆酸對於穩定神經系統和迴圈系統很有幫助,也可改善神經緊張、緊張性腹瀉、面板炎,更可擴張末梢血管,改善手腳冰冷,如果大量服用,還會臉部通紅、發燙!就如同見到初戀!

  Tips 1-煙礆酸在哪兒?

  煙礆酸在動物肝臟、蛋、牛奶、芝士、糙米、全麥製品、芝麻、香菇、花生、綠豆、咖啡中,含量都很豐富。

  Tips 2-維他命B群可幫助合成煙礆酸

  維生素B1、B2、B6能幫助煙礆酸的合成,想促進末梢血管擴張,每天可補充30-60mg的維他命B群。

  攻略4:多吃堅果 胡蘿蔔

  日常食補讓身體暖一暖!如堅果類的核桃仁、芝麻、松子等;蔬菜類的韭菜、胡蘿蔔、甘藍菜、菠菜等;水果類的杏、桃、木瓜等,都是飲食最佳選擇,其他如牛肉、羊肉、海鮮類、四神、糯米、糙米、黃豆、豆腐、芝麻、紅糖……都屬於溫熱性食物,是手腳冰冷的人應多選用的食材。

  要特別提醒,容易手腳冰冷的人,一年四季都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飲,即使夏天的天氣再熱,也要淺嘗輒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