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食物可以保護胃粘膜

  胃黏膜是胃部內壁的一層很薄、很脆弱的粘膜組織,保護著胃部的正常運作。那麼想要保護胃黏膜應該吃那些食物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食物選擇以清淡、少油膩、少刺激性、易消化為主。油膩食物如肥肉、奶油、油煎食物會延緩胃的排空,易增加脹滿感。烈酒、辣椒、洋蔥、咖哩、胡椒粉、芥末粉、濃咖啡等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不宜食用。同時避免吃過硬、過酸、過辣、過鹹、過冷、過熱及過分粗糙的食物。主食可採用細麵條、面片、饅頭、花捲、發糕、包子、餛飩、麵包、大米飯等。

  1、羊肉

  羊肉性溫,冬季常吃羊肉,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禦寒冷,而且還能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修復胃粘膜,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2、南瓜

  南瓜所含果膠可以保護胃膠道粘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促進潰瘍癒合,適宜於胃病者。南瓜所含成分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

  3、甘藍

  甘藍不僅能抵抗胃部潰瘍、保護並修復胃黏膜組織,還可以保持胃部細胞活躍旺盛,降低病變的機率。這道暖胃蔬菜重點推薦給患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人,可以榨汁飲用,做蔬菜沙拉等。

  4、猴頭菇

  猴頭菇自古以來就被推崇為“養胃山珍”,據《本草綱目》記載,猴頭菇性平味甘、利五臟、益胃腸、助消化。

  5、雞蛋

  蛋黃含有大量卵磷脂和腦磷脂對胃粘膜有很強的保護作用。雞蛋的製作方法有很多,比如像荷包蛋、水煮蛋等,但要想保護腸胃黏膜,最好是多吃雞蛋羹。

  6、牛奶

  喝酒前,一定要對肝臟和胃黏膜做好保護,如果空腹飲酒,會使胃腸和肝臟處於無保護狀態,對身體傷害極大,而且也更容易醉酒。牛奶不僅能減緩酒精吸收速度,還能保護胃黏膜不受刺激。每次不用多飲,喝100毫升左右的牛奶就能起到作用。酸奶也能保護胃黏膜、延緩酒精吸收,而且鈣含量豐富,對緩解酒後煩躁特別有效。

  7、香蕉

  香蕉中含有豐富的5-羥色胺,這種物質具有保護胃黏膜、減少胃酸分泌的作用;香蕉中還有一種特殊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能促進胃黏膜的生長,增強胃黏膜細胞的抗酸能力,從而起到保護和修復胃黏膜的作用。因此,患有胃炎及胃潰瘍者,常吃一些香蕉,可以保護胃黏膜,防治胃病。

  8、紅茶

  紅茶不僅不會傷胃,反而能夠養胃。經常飲用加糖的紅茶、加牛奶的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治療潰瘍也有一定效果。紅茶不適宜放涼飲用,因為這樣會影響暖胃效果,還可能因為放置時間過長而降低營養含量。

  9、蓮藕

  專家建議在喝酒前以及喝酒之後都應該吃點蓮藕,它不僅能夠保護胃黏膜不受到酒精的刺激,同時還具有很好的解酒功效。

  10、蜂蜜

  它含有葡萄糖、果糖、有機酸、酵母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能對胃粘膜的潰瘍面起到保護作用。

  吃什麼東西養胃

  1、小米

  小米是大家最熟知的養胃食物之一,含有大量的酶,有健胃消食、安神的作用。小米粥就饅頭吃,其養胃效果更佳。

  2、麵條

  麵條養胃,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很多面食都有養胃的作用,比如饅頭。麵條性溫,比較軟易消化,且一般呈鹼性,吃麵條不會產生太多的胃酸,也容易消化,對腸胃不好的人有好處。

  3、甘藍

  甘藍被譽為天然“胃菜”,曾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最佳蔬菜之一,它所含的維生素K1及維生素U,不僅能抗胃部潰瘍、保護並修復胃黏膜組織,還可以保持胃部細胞活躍旺盛,降低病變的機率。

  4、南瓜

  南瓜性溫,含有維生素和果膠,果膠可以保護胃腸道粘膜,免受粗糙食品的刺激,促進潰瘍面癒合,適宜於胃病患者,是最好的養胃蔬菜之一。

  5、山藥

  山藥味甘性平,是一種溫和、滋補的食物,一身都是寶,有健脾養胃的功效。山藥特有的黏蛋白物質能夠滋潤胃黏膜,起到保護胃的作用,對治療胃痛也有一定的作用。

  6、紅薯

  紅薯性平,味甘,補脾益氣。《綱目拾遺》記載:“補中,暖胃,肥五臟。”,常吃紅薯有養胃、助消化等功效,但紅薯雖然養胃,卻要記得不能多吃哦。

  7、牛奶

  牛奶有保護胃粘膜的作用,但不要空腹喝牛奶,胃寒的人建議不要喝冷的牛奶。另外,酸奶也是養胃的食物。

  8、普洱茶

  在濃度適宜的情況下,喝平和的普洱茶對腸胃不會產生刺激作用,在普洱茶進入腸胃後,能形成保護膜附著於胃的表層,因此,長期飲用普洱茶可起到養胃、護胃的作用。

  最傷胃粘膜的惡習

  1、菸酒無度。吸菸會促使胃黏膜血管收縮,減少胃黏膜的前列腺素合成,而前列腺素是一種胃黏膜保護因子。還會刺激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對胃黏膜的破壞;而酒精對於胃黏膜來說簡直是殺傷性武器,它可以直接損害胃黏膜,同時飲酒過度還會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過來加重胃的損傷。

  2、過度疲勞、精神緊張。一旦人疲勞過度,就會引起胃腸供血不足,導致分泌功能失調,胃酸分泌過多而黏液分泌減少,使黏膜受到損害。而人在緊張、煩惱、憤怒時,其不良情緒可通過大腦影響植物神經系統,直接導致胃腸功能失調,分泌出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損傷胃黏膜,形成潰瘍。

  3、飢一頓飽一頓或晚飯過飽。人在飢餓時,胃內的胃酸、蛋白酶缺乏食物中和,濃度較高,容易造成胃黏膜的自我消化。而暴飲暴食又易損害胃的自我保護機制;胃壁過多擴張、食物停留胃部時間過長都會促成胃損傷。晚飯過飽也會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潰瘍形成。

  4、狼吞虎嚥。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細嚼慢嚥已經成為吃飯磨蹭的同義詞。事實上,狼吞虎嚥會導致咀嚼不細,食物粗糙,從而增加胃的負擔,延長停留時間,損傷胃黏膜。此外細嚼慢嚥能增加唾液分泌,而使胃酸和膽汁分泌減少,有利於胃的保護。

  5、濫用藥物。工作繁忙的白領,一旦發現不舒服,往往採取自我診斷的方式吃藥解決。但很多常見藥物對於胃黏膜都有損傷。如乙醯水楊酸類,如阿司匹林,如消炎痛等抗炎藥物,以及一些皮質類固醇等激素類藥物。因此在吃藥前,最好向醫生諮詢,儘量避開這些藥物,如果必須使用時,也要控制劑量和療程,最好在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