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法律黑板報的內容

  法律就像紀律一樣,時刻在規範著自己的行為。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了一些中學生法律黑板報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學生法律黑板報圖片欣賞

  
中學生法律黑板報圖片1

 
 中學生法律黑板報圖片2

  
中學生法律黑板報圖片3

  
中學生法律黑板報圖片4

  
中學生法律黑板報圖片5

  中學生法律黑板報相關資料1:法律故事

  【借條都沒有撕,借貸關係就不存在了嗎?借款合同怎麼寫有效】

  王丹是一名保險公司業務員。2011年元月,張偉夫婦通過王丹在保險公司辦理人身保險,此後每年年底張偉夫婦的保費都要經過王丹之手交至保險公司。2014年12月23日,張偉因家中有事無錢交保費,王丹便同張偉夫婦協商決定通過保單質押的方式為他們貸款10000元,其中5000元借給王丹使用,由王丹出具借條一份,下餘5000元用於交保費。2014年12月24日,張偉在郵政儲蓄銀行貸款10000元,第二天,王丹從該筆貸款中取出5900元,自己留用5000元后,將下餘900元交給張偉,賬戶上留存的4100元用於繳納張偉夫妻當年保費。2014年12月26日,保險公司在該賬戶內扣除保費4036元。2015年6月份,該筆貸款半年產生的利息,王丹和張偉各還了一半,共計200元。2015年12月3日,王丹與張偉之妻一同去銀行,由王丹通過銀行轉賬向張偉賬戶內轉入5000元及2015年後半年利息共計5245元,張偉之妻也歸還了下餘5000元貸款,王丹口頭要求張偉妻子將借條撕毀。然而,張偉隨後便持該借條以王丹借款不還為由將其告上了法庭,要求王丹歸還借款5000元。

  陝西省蒲城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張偉提供的借據雖能證明原、被告之間借款的事實存在,但王丹辯稱其對該筆借款已經履行了償還義務,並提供銀行匯款憑證予以證明。經對被告的辯稱意見及提供證據進行審查,法官認定王丹於2015年12月3日通過銀行轉賬給付張偉的5245元,即為王丹償還其於2014年12月23日向張偉所借的5000元債務及利息的事實。而張偉提供的借條及其2014年12月12日從銀行工資取出現金2000元的流水記錄,並不能充分證明王丹除借其郵政儲蓄貸款10000元中的5000元之外,還借了張偉“另一筆”5000元的事實存在,故依法判決駁回了張偉的訴訟請求。

  法官提示:隨著人們經濟往來的頻繁,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逐日遞增。本案中原告僅依據一份借據為債權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已經償還,且作出合理說明,並提供轉款憑證予以證明。這時,原告仍應就借貸關係的成立承擔舉證證明責任,而本案原告並未提供其他充足的證據證明借貸關係存在,因而承擔了敗訴後果。貪念會在一瞬之間產生,經濟往來須堅持誠信,法官在奉勸債權人的同時,更要提醒債務人:“並不是每個不抽‘條子’的人,都能像本案中被告這樣能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其已經還款,一旦發生糾紛,說不清時就要面臨敗訴的風險,所以說,記得還錢之後抽‘條子’!”

  中學生法律黑板報相關資料2:法律的名人名言

  1*** 據說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學名,說起來莊嚴些,正像玫瑰花在生物學上叫薔薇科木本複葉植物,或者休妻的法律術語是協議離婚。

  2*** 人在達到德性的完備時是一切動物中最出色的動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無法律和正義,他就成為一切禽獸中最惡劣的禽獸。

  3*** 法律的力量僅限於禁止每一個人損害別人的權利,而不禁止它行使自己的權利。

  4*** 法院是法律帝國的首都,法官是帝國的王侯。 [美]德沃金

  5*** 吸收性法律變通被吸收的法律。

  6*** 如果說就某特定國度的特定時期而言法律是命令,那麼把它放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考察,法治社會的法律又是一種永恆的理性對話過程。它是一種對話***discourse***,乃是指法律是在各種不同的觀點及利益的交鋒與辯論中不斷獲得產生、變更與發展;它是一種理性***retional***對話,乃是指這種對話在本質上是一種平和而非暴力的說理過程。 張千帆

  7*** 人,在最完美的時候是動物中的佼佼者,但是,當他與法律和正義隔絕以後,他便是動物中最壞的東西。他在動物中就是最不神聖的,最野蠻的。

  8*** 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 孟德斯鳩***法***《論法的精神》

  9*** 法律如果沒有法院來闡說和界定其真正含義和實際操作就是一紙空文。

  10*** 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誌。 費爾德

  11*** 法律一多,公正就少。 託富勒******

  12*** 法律的調整物件是行為,而所謂社會關係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互動或互動行為,沒有人們之間的互動行為,就沒有社會關係。法律是通過影響人們的行為而實現對社會關係的調整。

  13*** 法律在你之上,你切不可愈越。 託富勒

  14*** 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蛻變成為狂信。 伯爾曼

  15*** 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

  中學生法律黑板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