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教學的入門要領及其特點

  太極拳是一項具有健身價值、娛樂功能、教育價值等於一身歷史悠久的民族傳統武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太極拳教學的入門要領。歡迎閱讀!

  簡述太極拳教學的入門要領

  一、如何鬆沉

  ***一***要堅守太極拳教學的要領:虛靈頂勁、沉肩墜肘、鬆腰落胯、尾閭中正、重心落於湧泉,才有可能達到完全的鬆沉。

  換句話說,要垂脊正身,全身不要有一絲僵硬處,除了兩腳必需撐著全身體重之外,全身不要再有一塊肌肉呈用力狀態。

  ***二***盤拳架時,身體的任何部位,不論前進、後退、上升、下沉或左右轉動,均要隨著腰軸移動,由腰軸來帶動。

  既然手腳軀幹均被腰軸帶動,自然不必再用額外絲毫力量移動它。這樣才能達到最起碼的鬆沉。

  ***三***只講究鬆柔,而不講究腰軸,舉手投足必無法上下相隨、一氣呵成,而做到拳經拳論上所說的“一動全動”的要求,這種鬆,就是懈。

  二、如何練好腰軸

  ***一***要做到主宰於腰:打拳時,要以腰為軸心,用軸心來帶動身體。

  腰軸先動,手腳才隨之而動;腰軸不動,手腳不會自動。所以,意念時時刻刻留心在腰際。

  ***二***要做到一動全動:能用腰軸帶動拳架後,再更進一步注意拳架之細微轉折處,哪怕是一個手上細小的圓弧,都是腰走圓弧的外在表現。

  這時,上下內外,牽動往來,動靜虛實,隨屈就伸,無不相合,表現出完整一致的功夫。

  ***三***拳架中若有變化轉折不順暢之處,其病必在腰腿,非在手腳,要由腰腿改之,不要一味在手腳上探求。

  三、如何練好虛實

  ***一***要嚴守分寸、力求中定:無論前弓、後坐、左顧、右盼均要保持體態端正,重心不只不要超出兩腳構成之底盤內,而且還要緊緊繫於腰軸。此即是古人所說的“守中”。

  ***二***重心轉換要緩慢漸變:盤架子時,左右腳由虛到實、或由實到虛,都不可驟變、頓變、突變,必須又慢又勻地交替得越清楚、越細緻越好。亦即此虛一分,彼實一分,慢慢地變化。

  ***三***要虛實分清:舉步分虛實,虛腳應虛得能隨意起落,實腳則要自然彎曲保持彈性,重心落在湧泉穴上。

  四、如何做到連綿不斷節節貫串

  ***一***要動作緩慢式式相連:招式變化之間,緩慢地交替,無停頓之形,無滯留之意,一式匯出一式,此式之始,乃上式之終;而此式之終,又是次式之始,滔滔不絕,如長江大河。

  ***二***要以腰軸帶動拳架:自始至終均須貫徹以腰為軸、主宰於腰,則易於前後連貫、連綿不斷,久之,必然整套拳渾然一氣,只見伸屈起落之勢,而無斷續凹凸之跡。

  五、如何配合呼吸

  ***一***要順其自然:打拳時,絕不要在意呼吸,讓呼吸自然即可。由於拳架緩慢,呼吸自然就慢了下來,比平常還要深、還要細、還長。

  ***二***基本原則:經過一段時日之後,慢慢的將體會到這些自然的呼吸幾乎是:開吸合呼、屈吸伸呼、起吸落呼、收吸放呼、蓄勢〈變換招式〉時吸進擊時呼。但是有些動作配合不上這些原則,則應任其自然,千萬不要強行憋氣,以致違反鬆柔的要求。

  ***三***要氣沉丹田:要用腹部呼吸,吸時小腹逐漸外突,呼時小腹逐漸內收,以鼓盪內臟蠕動,促進內分泌正常,久之,精神自然充沛,對身體大有俾益。

  六、如何默識揣摩

  ***一***先要排除雜念:練拳之前,先靜下來,內心不要胡思亂想。

  ***二***要時時向內體會:心緒寧靜之後,思想要反觀內照,周身是否鬆柔輕靈?尾閭是否中正?一切動作是否由腰軸帶動?虛實是否分明?如此細細體會,假以時日,漸能隨心所欲。

  上述六個問題的答案,幾乎都與“腰軸”相關,可見腰軸對太極拳教學的重要了,俗話說:“太極腰,八卦步”,即可印證,初學太極拳,對腰軸不可不重視。

  拳架越練,往往越覺得太極拳難學,所以除了要天天盤架子之外,尚須認真鑽研拳理,才不致走偏了方向,否則“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想學好太極拳就很難了。

  太極拳作為一種高階的內家功夫,教學時十分講究,每招每式都要做到三調,即調身,調心,調息。三者的關係十分密切,可謂缺一不可。調身,顧名思義就是調整體態,使其做到放鬆自然的狀態。

  只有身體的放鬆才能誘導精神的放鬆。調心就是入靜,這也是決定太極拳產生養生效果的的重要因素。

  所以說,就養生效果而言,放鬆的意義是非常大的。

  調息是在身法正確放鬆後開始的,身法正確了,才能做到氣沉丹田,精神才能放鬆入靜,起到調心的作用。由此可見,調身是練拳的第一步。

  身體的放鬆需要練拳者對全身各部分的要求,從理論到實踐都要明明白白,懂得“上節不明,無依無宗;中節不明滿腔是空;下節不明,顛覆必生”的道理。

  身體放鬆要“調身”,最基本的要求是立身中正,也就是練拳時身體和地面要保持垂直,不要前俯後仰,左偏右倚。

  可見,放鬆與調身之間的關係也是相互影響的。

  重心不穩,必然會勉強平衡,全身僵硬;挑肩架肘,挺胸瓦腰,上盛下虛,是不可能做到氣沉丹田的,必然會橫氣填胸,呼吸不暢、神氣呆滯;頭重腳輕,必然會顛覆必生,也根本談不上放鬆。

  太極拳的特點

  ***一*** 輕鬆柔和

  太極拳的架式比較平穩舒展,動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體的生理習慣,沒有忽起忽落的明顯變化和激烈的跳躍動作。

  所以,練習一兩遍太極拳以後,會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會出現氣喘等現象,給人以輕鬆愉快的感覺。由於太極拳具有這個特點,所以,不同年齡、性別和體質的人都可從事太極拳練習。

  ***二*** 連貫均勻

  整套太極拳的動作,從“起勢”到“收勢”,不論動作的虛實變化和姿勢的過渡轉換,都是緊密銜接、前後連貫,看不出有什麼明顯停頓的地方。整套動作演練起來,速度均勻,前後連貫,好像行雲流水,連綿不斷。

  ***三*** 圓活自然

  ***四*** 協調完整

  太極拳不論是整個套路,還是單個動作的姿勢,都要求上下相隨,內***意念、呼吸***外***軀幹、四肢動作***一體,身體各部分之間要密切配合。

  在練習過程中,要以腰為軸,上肢和下肢動作都由軀幹來帶動,並且互相呼應,切忌上下脫節或此動彼不動、呆滯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