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檢查的臨床價值

  胃鏡檢查是藉助一條纖細,柔軟的管子伸入胃中,醫生可以直接觀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腸的病變,尤其對微小的病變。那麼值得多胃鏡檢查嗎?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臨床治療提供了診斷依據。

  2、可以通過胃鏡確診病情,在確認之後就可以選擇正確有效的方法來針對治療了。

  3、病變的發展趨勢和預後提供了參考。

  4、淺表性胃炎大多數預後良好。

  5、前期的消化性潰瘍,進一步發展則有可能伴發幽門梗阻、穿孔、出血等合併症,需要密切觀察,防止意外。

  6、重度以上的慢性胃萎縮以及胃炎,胃息肉還有反覆發作的消化性的胃潰瘍都是屬於胃癌前的病症哦。

  7、病理意義上的食管黏膜胃上皮化生、腸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等等均屬於癌前病變。

  8、前疾病和癌前病變,均需積極治療、嚴密觀察、定期複查,做到防止病變發展,即使是發生了癌變,也可早期發現,早期根治。

  胃鏡檢查注意事項

  1、檢查前注意事項

  儘量放鬆心情,避免過分緊張。總體上講胃鏡檢查是一種痛苦較小的檢查方法,而且醫生可以直接看到所檢查器官的情況,較X線鋇餐檢查效果好。它能直觀地發現病變,初步判斷病變的性質,必要時還可以在病變部位取小塊標本、作病理檢查,在顯微鏡下看病變細胞的狀況。

  如果已做鋇餐檢查,由於鋇餐鋇劑可能附於胃腸粘膜上,特別是潰瘍病變的部位,使胃鏡診斷髮生困難,故必須在鋇餐檢查3天后再做胃鏡檢查。

  在檢查的前一日晚12點後就應禁食水,檢查之日的早晨不要吃早餐。

  檢查前需先做病毒性肝炎指標等化驗檢查,以避免交叉感染。

  帶心電圖檢查結果***60歲以上者必須有***。

  進入檢查室後,遵從醫生囑咐,鬆開領口及褲帶,取下假牙及眼鏡,取左側臥位。

  2、檢查後注意事項

  檢查完畢應吐出唾液。由於檢查時注入一些空氣,雖然在退鏡時已吸出,但有些人仍有明顯腹脹感,噯氣較多,為正常現象。

  因咽部麻醉,檢查後咽部會有異物感,切勿劇烈咳嗽。

  因為麻醉作用未消失,過早進食會使食物容易進入氣管,故檢查後1小時方可進食水。如進行病理檢查***醫生會告知***,應在檢查2小時後進溫涼半流質或軟爛食物一天,以免粗糙食物對胃黏膜創面摩擦,造成出血。

  檢查後1~4天內,可能感到咽部不適或疼痛,但多無礙於飲食,可照常工作。

  什麼情況需要做胃鏡檢查

  出現以下情況,請務必及時胃鏡檢查:

  1、上腹疼痛,或輕或重,特別是病程較長者和50歲以上的患者。

  2、原因不明的食慾減退和體重減輕者。

  3、嘔血或有黑便的病人。

  4、上腹部包塊。

  5、吞嚥不利或進食時有阻塞感。

  6、已診斷為萎縮性胃炎者。

  7、潰瘍病患者,胃鏡能清楚瞭解潰瘍的部位、大小、有無活動性出血等,還能同時檢測胃內有無幽門螺桿菌,給徹底治療提供重要材料。治療後複查胃鏡,可以瞭解治療的效果。

  8、胃及十二指腸息肉患者做胃鏡加活檢能確定良、惡性病變。通過胃鏡還可進行有效治療,免去開刀之苦。

  9、胃手術後患者行胃鏡檢查能及早發現可能存在的癌變。

  10、反酸、燒心的病人通過胃鏡能瞭解有無食管炎及其範圍、性質、嚴重程度。

  11、身體其它部位發現轉移癌需尋找原發病灶者。

  12、有癌症家族史、胃癌、食管癌高發地區的人應做胃鏡常規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