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的主要價值

  扁豆通用名藊豆,別名火鐮扁豆、藤豆、沿籬豆、鵲豆、查豆、月亮菜,雙子葉植物綱。它有什麼價值呢?下面小編告訴你。

  扁豆的藥用價值

  扁豆中含對人的紅細胞的非特異性凝集素,它具有某些球蛋白特性;對牛、羊紅細胞並無凝集作用。在扁豆中可分出二種不同的植物凝集素,凝集素甲不溶於水,無抗胰蛋白酶活性;如混於食物中飼餵大鼠,可抑制其生長,甚至引起肝臟的區域性壞死;加熱後則毒性作用大見減弱,故凝集素甲是粗製扁豆粉中的部分有毒成分。凝集素乙可溶於水,有杭胰蛋白酶的活性。有人測得其分子量為23688,對胰蛋白酶之抑制為非競爭型的。在15~18℃***pH3~10***可保持活力30天以上。蒸壓消毒或煮沸1小時後,活力損失94~86%。此種胰蛋白酶抑制劑,在體外不能被一般蛋白酶分解,在體內不易消化,在1毫克/0.1毫升濃度時,由於抑制了凝血酶,可使枸櫞酸血漿的凝固時間由20秒延長至60秒。

  印度產扁豆餵食大鼠,有降低血糖及血清膽甾醇的作用。抗病毒扁豆含有對病毒的抑制成分,這種活性成分在水溶性的高分子和低分子部分都有,這種成分能有效地抑制病毒的生長。降血糖扁豆中所含的澱粉酶抑制物在體內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扁豆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刺激骨髓造血組織,減少粒細胞的破壞,提高造血功能,對白細胞減少症有效。抗癌防癌扁豆中的植物血細胞凝集素能使癌細胞發生凝集反應,腫瘤細胞表面發生結構變化,從而發揮細胞毒的作用,並可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增強對腫瘤的免疫能力,抑制腫瘤的生長,起到防癌抗癌的效果。

  扁豆的食用價值

  豆科草質藤本植物扁豆的白色種子或莢果。又稱南扁豆、沿籬豆、峨眉豆、羊眼豆、藤豆,有黑、白等色之異。中國華東、中南、西南和河北、遼寧等地均有栽培。冬季採收成熟莢果,晒乾,除去莢皮,收集種子炒黃或稍煮;或秋季採摘未成熟莢果鮮用。

  [效能]味甘,性微溫。能健脾除溼。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磷、鈣、鐵、鋅,維生素B1.B2和煙酸、泛酸、豆甾醇、磷脂、氰甙、血球凝結素等成分。

  [用途]用於脾虛有溼,體倦乏力,少食便溏,或水腫;婦女脾虛帶下;暑溼為患,脾胃不和,嘔吐腹瀉。

  [用法]煎湯,研末,或煮熟食。

  扁豆,豆類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小葉披針形,花白色或紫色,莢果長橢圓形,扁平,微彎。嫩莢是普通蔬菜,依花的產色不同分為紅花與白花兩類,莢果的產色有綠白、淺綠、粉紅與紫紅等色,以平滑有光澤、質堅硬、種皮薄而脆、嚼之有豆腥氣、顆粒飽滿為佳。入藥主要用白扁豆。扁豆含皁甙和血球凝集素可引致食物中毒,烹飪時一定做的十分熟方可。

  扁豆的營養成分相當豐富,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鉀及食物纖維、維A原、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C和氰甙、酪氨酸酶等,扁豆衣的B族維生素含量特別豐富。此外,還有磷脂、蔗糖、葡萄糖。

  扁豆味甘、性平,歸、胃經,氣清香而不串,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有健脾、和中、益氣、化溼、消暑之功效。主治脾虛兼溼,食少便溏,溼濁下注,婦女帶下過多,暑溼傷中,吐瀉轉筋等證。

  另外扁豆中還含有血球凝集素,這是一種蛋白質類物質,可增加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抑制免疫反應和白細胞與淋巴細胞的移動,故能啟用腫瘤病人的淋巴細胞產生淋巴毒素,對肌體細胞有非特異性的傷害作用,故有顯著的消退腫瘤的作用。腫瘤患者宜常吃扁豆,有一定的輔助食療功效。扁豆氣清香而不串,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

  質量好的扁豆個體肥大,莢長10cm左右,皮色鮮嫩,無蟲無傷。扁豆在0~5℃的低溫儲存,能保持很好的外觀,一星期左右取出烹調,就會有豆仁未煮熟的異味,而且這種味道會隨著儲存日數增加而變濃,影響烹調的風味。因此,扁豆的儲存期不長,購買後要儘快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