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類傳統營銷模式

  渠道為王一直是中國酒類營銷的趨勢和法寶,儘管市場上早已萌生有如電子商務一般的新型營銷模式為此由小編為大家分享,歡迎參閱。

  時代特色的營銷模式

  由於大型企業發展越來越好,中小型企業的蛋糕越來越小,整個白酒市場呈現出大、中、小甚至微型企業並存的格局。相應的供應鏈也基本處於兩種模式:一種是長渠道運營模式,主要是廠家→代理商→二批商→終端商→消費者;另一種則是短渠道運營模式,主要體現在廠家直營或扁平化渠道結構,形成廠家→終端商→消費者,或者是廠家→代理商→終端商→消費者的短鏈狀格局。

  傳統營銷模式之優勢

  在中國白酒行業蓬勃發展的昨天,我們目睹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但是退一步講,我們是否應該更感謝那些在幕後默默奉獻的經銷商,是這些人衝在銷售的前沿,把最新鮮的資訊反

  饋給酒廠,幫助酒廠不斷變革,不斷創新,迎來業績的節節高升。

  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進入普通人的生活,人們的生活方式開始了顛覆,特別是網路的普及,網上購物似乎已經成為每個都市人生活習慣,網上商城幾乎無所不包,特別是近幾年,網上商城已經開始分羹酒業,也買酒、酒仙網、我愛紅酒網等酒水網站早已開始了鋪天蓋地的廣告戰,我們似乎看到這一朝陽行業無限旺盛的生命力,但有關資料卻顯示:酒仙網2011年預計銷售額5億元,虧損5000~8000萬元***實際銷售情況不詳***;2012年預計銷售額20億元,全年預計虧損2億元。而很多熟悉網際網路行業人士也都承認,電商行業“賠本賺吆喝”是家常便飯,深諳“燒錢”對於電商發展的且必然。

  且不說電商行業有哪些不足,傳統經銷模式的優點就是電商不能比擬,也無可取代: 優勢一、穩定而長期的渠道鏈。由於時間的積累,成功的經銷商早已形成了一個穩定營銷渠道,從二批商到商超、菸酒店或其他渠道終端,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咬合式的,無論從利益劃分,還是覆蓋寬度上都已有默契的合作,而在這種合作中,人際關係又呈現一種螺旋狀態,是新生渠道難以打破的。

  優勢二、王牌終端強勢佔領。餐飲終端是酒類銷售的重要舞臺,是酒類品牌進入市場的必經之路,而大多數的餐飲終端掌握在經銷商手中。酒廠也願意將餐飲渠道當作進軍市場的首要陣地;在區域市場,餐飲渠道的酒類競爭異常激烈。餐飲渠道對酒類品牌的作用主要體現在餐飲渠道的酒類品牌能夠引導區域市場的消費趨向。一般說來,新品牌進入區域市場,首先是通過餐飲渠道和消費者形成接觸,讓消費者瞭解產品,認識品牌。一旦新品牌在餐飲渠道建立起強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品牌傳播就自然形成。從這一點來說,餐飲渠道確實是酒類消費潮流的領導者;餐飲渠道直接反應區域市場的競爭水平。瞭解區域市場酒類的競爭情況,直接調研餐飲渠道能夠很直觀地得到該市場競爭的強度,競爭的主要品牌以及市場進入的成本;餐飲渠道是區域市場酒類品牌表現的晴雨表,直接反應該市場的品牌分佈、銷量大小。一般說來,區域市場強勢品牌在餐飲渠道中佔有絕對的銷售優勢,這一點是餐飲渠道獨特的風景,電子商務無法做到,也不可能取代。

  優勢三、形成良好的市場秩序。在大多數業績優異的經銷商心理謹記著這樣一個道理:在自己的地盤上好好經營,不能為了蠅頭小利亂竄貨。無論是哪一個行業市場都需要有一個穩定的秩序,而在酒水行業內這一規律更加明顯,北京的朝批,江蘇的蘇糖,河南的喜洋洋這些經銷商都在自己的有效範圍內協助各大品牌妥善的做好流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穩定的市場秩序。而電商卻可以全國範圍內送貨,商品流通雖然更廣泛,但是市場卻喪失了原有的穩定秩序,混亂不堪,並不利於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