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動系統保養小提示分享

  有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每年的交通死亡事故中,有近1/3是因制動系統問題所引發的。那麼大家知道制動系統應該如何保養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制動系統保養小提示

  提示1:制動系統需保持乾燥

  現象:傳遞制動力的制動液有極強的吸水性,如果有水進入制動液,在制動過程中摩擦產生高溫會使水汽化,氣體在制動液中被壓縮,這就會造成制動減效甚至失效。在雨季等空氣溼度大的季節,有些制動液吸水較嚴重,在制動液油杯蓋上就能看見水珠。另外,在車輛經過清洗或涉水後,制動系統也會變得潮溼,造成停車距離變長或車輛在停車時偏向一邊。

  支招:在制動器潮溼時,車主最好是到維修點進行吹乾處理,一方面恢復制動系統制動功能,另一方面也將由雨水帶入的泥沙吹走,減少它們對制動系統的破壞。如果條件不允許,車主可以在安全車速下,輕點制動,讓制動蹄片與制動鼓或制動盤摩擦生熱,將水分蒸發,車主多踩幾次,便可達到使之乾燥的目的。不過,車主要記住,點制動的動作要輕,防止制動系統過熱。

  提示2:定期檢查制動液高度

  現象:若制動液液量不足會使空氣進入,制動會變得不靈敏。因此,最好每月定期檢查制動液液麵高度,注意制動液液麵是否出現明顯下降,品質是否變差,如果是就應及時新增或更換。

  支招:制動液的收納罐為半透明樹脂制,罐子如果髒汙只需用布擦拭,就可以進行簡單的目視檢查。制動液應達到收納罐的基準線,若制動液比前一次檢查大量減少時,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發生漏液。同時,手動擋車裝有離合器,這也需要注意其液量,如果液量減少而進入空氣,就不能有效制動。

  提示3:每10000公里檢查一次制動液

  現象:制動蹄片和制動碟***鼓***是有使用壽命的,當它們磨損到一定程度時必須更換。一般在城市行車中,制動碟***鼓***的壽命大約是50000公里,制動蹄片的壽命在30000公里左右,但是具體情況還要看車主的操作情況。

  支招:制動蹄片最好是每10000公里檢查一次。制動液一般是每行駛50000公里就應更換一次,若長期在潮溼地區行駛,換油週期要適當縮短。

  提示4:異常情況仔細查

  現象:在車輛託底時很有可能會碰到制動液管;制動時汽車明顯向左或向右跑偏;將制動踏板踩到底,但制動效果不明顯,並且連續踩制動踏板效果也無改善。

  支招:車輛託底後踩幾腳制動,下車檢查一下油管有沒有變形或者漏油;汽車跑偏是前輪制動不同步所致,極易因制動搶左***右***而發生事故,特別是在高速行駛時,必須馬上到修理廠進行制動調校;制動效果很弱有可能是因為制動系統內混有了氣體,需要到專業的維修站修理;如出現踏板過軟、行程過長等問題,也要注意到維修點進行檢查。

  另外,長途行車後,應該對制動系統進行仔細檢查,檢查制動管路是否有磕碰、損傷和洩漏情況,因為車輛在高速行駛時,飛濺起的石子打到底盤的制動液管上,會導致制動液洩漏或制動失靈,如制動液管被磕扁後還會導致單個車輪制動失靈。

  制動系統保養祕訣

   正常行駛條件下每行駛5000公里對制動蹄片檢查一次,不僅要檢查剩餘的厚度,還要檢查蹄片磨損的狀態,兩邊磨損的程度是否一樣,回位是否自如等,發現不正常情況必須立即處理。

   制動蹄片一般由鐵襯板和摩擦材料兩部分組成,一定不要等摩擦材料部分都磨沒了才更換蹄片。例如捷達車的前制動蹄片,新片的厚度為14毫米,而更換的極限厚度是7毫米,其中包括3毫米多的鐵襯板厚度和近4毫米的摩擦材料厚度。一些車輛帶有制動蹄片報警功能,一旦達到了磨損極限,儀表會報警提示更換蹄片。達到了使用極限的蹄片必須更換,即使尚能使用一段時間,也會降低制動的效果,影響行車的安全。

   更換時要換原廠備件提供的剎車片,只有這樣,才能使剎車片和剎車盤之間的制動效果最好,磨損最小。

   更換蹄片時必須使用專用工具將制動分泵頂回。不能用其他撬棍硬壓回,這樣易導致制動鉗導向螺絲彎曲,使剎車片卡死。

   更換完後,一定要踩幾腳剎車,以消除蹄片與制動盤的間隙,造成第一腳沒剎車,易出現事故。

   制動蹄片更換後,需磨合200公里方能達到最佳的制動效果,剛換的蹄片須謹慎行駛。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