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市中挑選鴿子的技巧

  養鴿在於精,而不在於多,今天又到鴿市,沸沸揚揚很多人。在市場上排滿了鴿子籠,賣鴿子的也不少,買鴿子的人更多,那該怎麼在鴿市裡挑選鴿子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挑選鴿子的技巧,希望能幫到你。

  在市場挑選鴿子幾個技巧

  1、外形:優秀的種鴿應該具備一定的完美外形。在此,我不否認也有一些人用一些其貌不揚的鴿子出過一些成績。但多年來,我親手摸過的優秀種鴿和一些成績鴿中,可以發現這些鴿子都存在一定的共同點,那就是優美飽滿的流線形的體型。

  2、肌肉:一羽好的種鴿跟賽鴿是一樣的,必須擁有一身飽滿、輕盈、有彈性的肌肉緊緊附著在骨架之上。肌肉一般我不要求十分飽滿,飽滿程度大概在八九分就已經很不錯了,原因很簡單,鴿子在平常的時候,不可能保持永遠肌肉飽滿過度。而且過度飽滿的肌肉也會導致信鴿過於肥胖,不利於育種跟訓放。

  很多鴿友都會錯誤地覺得,全身圓滿、肌肉飽滿的時候就是健康的,最適合育種的,其實並非這樣。種鴿全身肥胖並非狀態達到巔峰,相反,影響育種。最好的育種種鴿,配對的時候,應該是保持中等以上體型,因為這樣的鴿子最健康。而種鴿過肥也可能導致受精困難,造成死精等情況發生。

  3、羽毛:對羽毛的厚度,我不做過多解釋,因為我發現,天氣其實對羽毛的影響不太大。而主要要求的一點就是,主羽的硬度必須要夠,副羽的彈性要好,尾羽要薄。至於羽毛的柔順度,當然可以更順滑一些。

  4、骨架:所有鴿子的骨架,肯定都要有一定的厚度跟強度,在這個基礎之上再來談骨架的結合是否合理,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我認為,鴿子抓上手的時候,會讓你覺得整個鴿子有一種“不了分離”的感覺,這樣的鴿子首先就取決於它有一副過硬的“骨頭”,也只有這樣的鴿子,才有留種的價值。

  5、尾巴:把鴿子抓在手上的時候,母鴿子尾巴下垂,證明鴿子平衡感跟戀巢性較好。而公鴿子,尾巴可以保持平行即可。公鴿子在手上的時候,我喜歡尾巴會輕微左右擺動的,因為這樣的鴿子靈性比較高,比較聰明,精力也比較旺盛。

  6、後背:很多人忽略了鴿子後背這個細節,我認為,母鴿子後背應該硬,而且要鼓起來,這樣的鴿子耐飛。而公鴿子對此要求就不那麼高了,只要抓在手上,翅膀不上翹就可以了。

  7、眼睛:我對鴿子的眼睛沒什麼研究,只要過得去,那就行。有些人常說,種鴿眼睛色澤要稍微暗,賽鴿眼睛要亮,我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你想想,兩個眼睛色澤暗的種鴿,怎麼可能生出一個眼睛亮得發光的鴿子呢?往年我的配對經驗則是,公鴿子儘量選擇眼睛較亮的,母鴿子眼睛可較暗,這樣出來的小鴿子,穩定性比較高。我對眼睛的要求並不高,只要層次砂粒分明,清晰可見,便好。

  8、其他:至於頭型、鼻子什麼的,我想澄清的一點便是,由於鴿子的品種問題,每個鴿子有每個鴿子的特色,在這點上,不做強求,依據個人喜歡。

  怎麼選擇一隻血統相對較純的種鴿?

  很多人看鴿子的時候忽略了一個細節,那就是鴿子的眼皮。可以肯定的是,鴿子眼皮呈黑色的話,這個鴿子肯定是一個雜交再雜交的鴿子,這種鴿子基本沒有什麼留種意義。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它遺傳不穩定。做種鴿子通常有這麼一條定律:白眼皮為上,黃眼皮為次,黑眼皮最差。在這裡我要特別指出的是,一羽公鴿子,如果眼皮薄而黑,那麼這個鴿子的利用率基本等於零。我們選擇雄性種鴿的時候,應當選擇眼皮又厚又白的型別,這種鴿子一般不會讓人失望。

  賽鴿開路的時候應該怎麼做?

  我們知道,鴿子跟鴿車訓放的時候,消耗體能是比較大的,所以很多人一般會在飼料中增加豌豆等飼料。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豌豆含高蛋白,以經驗來看,賽鴿吃大量豌豆後會導致消化器官出現問題,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拉稀。

  另外而且,運動過後的鴿子應該是需要大量碳水化合物的,而並非油類食物跟蛋白質。

  再者發現,大部分吃大量豌豆的選手鴿都存在一定問題,那就是豌豆消化後會導致鴿子腸道變大變寬,這種情況非常不適合比賽。因為腸道寬大以後,鴿子消化食物的時間減短,水分蒸發快,能量儲存減少,這樣子的鴿子是不適合長途飛行的,也非常不耐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