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類的營養價值

  菇類營養豐富,還能防病治病。你知道菇類有哪些營養價值嗎?菇類又有什麼飲食上的禁忌?一起來看看吧!

  

  菇類一向以味道鮮美而著稱,那麼菇類的鮮味從哪裡來的呢?專家說,這主要是因為菇類含有一些像穀氨酸或天門冬氨酸、甘氨酸等有味道的氨基酸,以及肌苷酸、鳥苷酸等成分,只不過每一種菇的含量不同而已。

  不過,這些讓人品嚐起來感覺鮮美的物質並不是什麼神奇的玩意兒,穀氨酸是我們平常吃的味精的主要成分,而肌苷酸則更多出現在雞精中,這些物質在其他食物中也有不同的含量。而作為營養成分而言,這些物質在各種食物中都是極易得到的,並不是多罕見的物質。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物質在人體內代謝後會產生尿酸,對痛風患者來說是不利的。所以,尿酸高的人還是要少吃菇類為妙。

  另外,有人還會很看重菇類中的一種特殊成分———香菇多糖。在很多研究中都認為,香菇多糖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癌的作用,但是香菇多糖在菇類中含量極低,遠遠達不到所謂的保健治療作用,因此,僅以吃菇類來抗癌難免被認為有誇大之嫌。

  食用菇類的禁忌事項

  1、蘑菇和牛奶同吃可能會引發心絞痛

  2、蘑菇跟驢肉同吃會腹痛、腹瀉

  3、蘑菇跟蛤同吃會破壞金針菇中的維生素B1,導致營養流失。

  4、金針菇宜熟食,不宜生吃。脾胃虛寒者金針菇不宜吃得太多。

  5、香菇對於預防感冒等疾病有一定幫助。正常人多吃香菇能起到防癌作用,癌症患者多吃香菇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6、草菇適於做湯或素炒。無論鮮品還是幹品都不宜浸泡時間過長。

  7、猴頭菇烹飪時要使猴頭菇軟爛如豆腐,其營養成分才能完全析出。

  8、平菇要挑選比較乾燥的。

  鮮美菇類營養價值不一樣高

  “菇類味道鮮美,但味道跟營養不是對等的。”專家說,口感好並不是代表高營養。鮮蘑菇中水的含量超過80%,蛋白質含量通常不會超過5%,並且野生的和人工培植的均是如此,比如杏鮑菇的蛋白質含量是1.3克/100 克,金針菇為2.4克/100克,松茸約為2.1克/100克,香菇是2.2克/100克。

  可見,這些菇類的蛋白質含量都差不多,而且菇類中的脂肪含量很低***小於1%***。所以,烹飪時為了保證口感往往會加入大量油脂,比如黃油煎松茸、小雞燉蘑菇,即使是烤松茸片也必須滴入油脂,否則口感會很“柴”。由於菇類烹飪時要加入大量油脂,並不適合高血脂、肥胖的人群。

  另外,松茸這樣珍貴的野山菌之所以味道獨特,主要是因為其生長週期長的原因,這與市場上的飼料雞和放養雞的道理一樣。比如平菇在兩個月的種植週期中可以採收4-6次,而松茸需要300天才能採收一次,產量少,且只能在雲南、四川等高寒地帶生長,供不應求,價格才會這麼高。但這不代表松茸的營養價值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