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麥菜的不同家常做法

  油麥菜有助於睡眠,因其莖葉中含有萵苣素,故味微苦,具有鎮痛催眠、降低膽固醇、輔助治療神經衰弱等功效,可以將其榨成汁,睡前飲用。接下來就由小編為你介紹。

  一、豆豉鯪魚炒油麥菜的做法

  材料

  油麥菜500克,甘竹牌豆豉鯪魚半罐,蒜頭3瓣,鹽適量,白糖半個湯匙

  做法

  1.材料:甘竹牌豆豉鯪魚,油麥菜

  2.油麥菜洗乾淨控幹水分,切成兩段

  3.蒜頭拍扁,取一半的罐頭鯪魚

  4.不用另外放油,就取罐頭鯪魚裡面的油就可以,熱油鍋,爆香蒜頭

  5.爆香蒜頭後,倒進油麥菜,一定要大火,不然會出水的

  6.油麥菜炒至軟身後,撥到旁邊,中間放入豆豉鯪魚,繼續爆炒,邊炒邊用鍋鏟把鯪魚弄成小塊

  7.放進白糖,加少量鹽,因為豆豉鯪魚本身有鹹味,可以裝碟啦

  8.很香很好吃,鈞鈞特愛吃鯪魚的骨頭

  二、油渣爆炒油麥菜的做法

  材料

  油麥菜2棵約300g,肥豬肉***豬皮跟豬肉之間那些***80g,蒜3瓣,油鹽適量

  做法

  1、把油麥菜清洗乾淨,扭成兩段,瀝乾水分

  2、蒜去衣拍扁

  3、肥豬肉切片

  4、鍋裡放一點點油燒熱,放入肥豬肉片,慢火爆出豬油,把油渣煸至微黃

  5、調至大火,下蒜爆香,下油麥菜爆炒2-3分鐘

  6、加鹽調味即可享用

  三、蠔油油麥菜的做法

  材料

  油麥菜,蠔油,油

  做法

  1.油麥菜洗淨在水裡加些油,把油麥菜放入焯燙一下後過涼水,再控淨水。

  2.鍋內加底油,大火下油麥菜蠔油。翻勻即可。

  四、麻醬油麥菜的做法

  材料

  油麥菜3棵,芝麻醬30克,清水25克,鹽1.2克,醋5ml,醬油5ml

  做法

  1、 油麥菜用清水沖洗淨浮塵,放入淡鹽水中浸泡3-5分鐘,衝淨乾淨,切長段備用;

  2、 芝麻醬加入清水稀釋,用筷子沿一個方向攪拌,使芝麻醬和清水融合,繼續加入清水、攪拌成均勻的麻醬汁;

  3、 加入醋攪拌均勻,加入醬油攪拌均勻,加鹽調味即可。

  小訣竅

  1、麻醬汁中也可以加一點雞精、糖調味,我喜歡簡簡單單的汁;

  2、也可以用香油代替清水,調出來的麻醬汁更香,不過我覺得麻醬加清水稀釋已經很香了,加香油有點太膩了;

  3、調麻醬汁最關鍵的是稀釋麻醬的時候要一點點加入清水,邊加邊沿一個方向攪拌,使麻醬汁成均勻光滑的流動狀態即可;

  4、我試了一下,芝麻醬和清水的比例大概1:1就可以,但是芝麻醬本身有的稠一些,有的稀一些,所以加的時候一點點加,適量就可以;

  5、這個汁用來拌櫻桃小蘿蔔或麻醬麵等都可以。

  小編推薦:油麥菜和萵筍哪個營養更高?

  許多人都有這個疑問:“油麥菜和萵筍長得差不多,口感也相似,是否就是同一種蔬菜呢?”其實,油麥菜和萵筍雖然是親戚,但卻是兩種菜,而且營養也有差別。

  從外形來看,萵筍的葉子寬大,莖的樣子一圈一圈,像筍一樣,比較粗大。而油麥菜的葉子細長平展,肉質莖細短,好像是“縮小版”的萵筍。從血緣關係看,萵筍和油麥菜都屬於萵苣屬,萵筍屬於莖用萵苣,油麥菜屬於葉用萵苣的一個變種——長葉萵苣。相比來說,油麥菜跟人們熟悉的生菜更相近。

  油麥菜脆嫩清香,有“鳳尾”之稱。它含大量維生素和鈣、鐵、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營養成分。油麥菜的營養略高於生菜,而遠優於萵筍。同萵筍相比,油麥菜的蛋白質含量高40%,胡蘿蔔素高1.4倍,鈣高2倍,鐵高33%,硒高1.8倍。

  萵筍有開通疏利、消積下氣的作用,對促進消化有幫助;而油麥菜有清肝利膽和養胃的功效。其莖葉中味道微苦的萵苣素,有鎮痛催眠、降低膽固醇、輔助治療神經衰弱、清燥潤肺、化痰止咳等功效。油麥菜還含有甘露醇等有效成分,有利尿和促進血液迴圈的作用。萵筍的吃法較多,燒、炒、涼拌皆可;而油麥菜以生食為主,可涼拌,也可蘸各種調料,如果要炒,時間一定不要過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