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學習不好應該怎麼辦

  數學,不光是一門會決定孩子升學成績的學科,更實用的是數學能力,所以,學好數學一定從小學抓起!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小學數學學習不好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小學數學學習不好的方法

  1、找到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地方。

  如加減法乘除法不會或者老是出錯。***注:這時候父母往往十分著急,買一大堆練習冊,逼著孩子做,這是不可取的,下面給出原因和方法***

  2、對症下藥,運用家裡的各種物品來展示運算。

  如果是孩子運算不好,這時候抽點空,陪孩子練習,最簡單的可以用家裡有的杯子、廚具、水果等來進行加減乘除的展示,因為知識是抽象的,你簡單的問孩子多少成多少孩子往往變得不知所云,因為他心理沒有這個概念,也就是沒有一個可以依據的參照物。

  3、如果是應用題做得不好,這時候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小事來耳濡目染。

  比如買菜時可以帶上孩子,讓他幫助計算菜錢,舉例家裡買回來的東西的價格、數量等,讓孩子計算,計算正確給予一定獎勵。

  4、利用少量的練習冊來檢驗孩子的學習成果。

  注意,練習冊不要太多,每類題有10道左右加深其印象即可,太多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打擊其學習的慾望。

  5、讓孩子看到成績進步,這樣他就會有主動學習的慾望。

  畢竟孩子都想表現自己,所以你現在應該給予表現的機會,出題不要太難,給其打分,做到有進步即可,平衡好讓孩子看到成績進步和別讓孩子太驕傲的的兩個方面。

  6、當孩子主動學習了,就是一個好兆頭,注意保持ta的興趣,慢慢就可以進步了。

  好的習慣伴隨一生,這時候你就不用太擔心了。總之,形象的講解,給孩子一個可以參考的公式或者事物,比如給他總結公式、一些計算的技巧***技巧應該順口如單位轉化中的“大化小乘才好,小化大除一下”***,這樣ta便於套用,孰能生巧,慢慢就能變得十分熟練,成績自然提升。

  小學數學學不好的原因

  第一種因為基礎不好,不夠紮實

  學習過程中,數學定義、公式記憶不熟練,基本解題步驟和方法掌握得不紮實。這樣的同學在平時看書的時候覺得這些差不多都會了,但一遇到考試,才發現實際上還有很多知識並沒有完全掌握,經常遇到做題模稜兩可的苦惱。

  第二種因為學習方法不好,沒掌握好學習數學的方法

  在學習的時候,雖然對相關知識的概念、公式、基本解題方法暫時都記住了,可並沒有及時應用,其中的解題方法得不到及時的鞏固,這樣時間一長就會發現,之前靠短時記憶的內容竟然都忘了,或者基礎的題型稍加變型就不會做了。

  第三種:因為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習慣有所欠缺

  每個人思維能力各不相同,思維習慣也各有所長,有些同學比較偏向形象和感性思維,對於數學的數字和邏輯思維相對較弱。這樣的同學對於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解方面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可能在遇到一些相對較難的題的處理上會感覺比較吃力。

  小學數學學習習慣

  1、預習的習慣

  預習時應對要學的內容,認真研讀,理解並應用預習提示、查閱工具書或有關資料進行學習,對有關問題加以認真思考,把不懂的問題做好標記,以便課上有重點地去聽、去學、去練。

  2、課前準備的習慣

  課前要自覺準備好學習用具:課本、寫字筆、學具盒、計算器,最好還要備有鉛筆、草稿本、作業本、練習冊,並且把這些常用的用具裝在一個專用資料夾裡面,以便每次能迅速的拿出來。課前還要調整好上課的狀態,數學老師要善於通過課前的情景匯入,激發學習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迅速進入數學思維狀態。

  3、勇於舉手發言的習慣

  舉手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很常見的行為,目的是希望發表自己對某些問題的看法,也是老師進行教學反饋的手段之一,對於學生來說,舉手還有另外的作用,提醒自己注意,創造展示自我們的機會,調動上課的積極性。舉手能體現學生的精神面貌,老師應鼓勵全班同學積極舉手,通過舉手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舉手大有學問,應該提倡正確的舉手姿勢,舉手時身體要坐正,右手放在身體的右前方,或者左手放在身體的左前方,眼睛看著老師。當然老師應儘可能多的給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學生覺得手沒有白舉,自然就想多舉手了。

  4、能用完整的話發言的習慣

  發言是學生髮表自己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彙報交流的成果,通常有單獨發言和集體發言兩種形式,同學們在集體回答老師的提問時,不必高聲回答,只要能說給自己聽到即可,但必須簡潔明瞭。對於學生的單獨發言要求流暢連貫完整,說話有頭有尾,語速不快不慢,語調抑揚頓挫,聲音洪亮,吐字清晰有力,發言時要對著同學們,說給同學們聽,眼睛要充分與同學們接觸。

  老師應為每個學生充分提供發言的機會,數學課要求學生用準確的數學語言說話,要有邏輯性,能用自己的話對概念、性質等進行有效的表述。聲音洪亮而且完整的回答問題更能讓其他同學聽清楚聽明白,能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的內涵,給人的感覺也是很自信的。

  5、勤於動手的習慣

  勤於動手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習慣,常常見到有些學生在做一些容易的題目時,想到了,也說對了,但動手做起來就錯了,最初這些學生總能給人一個感覺就是“聰明”,其實這些學生眼高手低,是非常浮躁的,如果不加以引導,讓其形成動手的習慣,最終會成為不會聽、不會看、不會讀,只會瞎說的能力低下的人。這樣的學生在我們們身邊還真不少見,究其原因,就是不肯動手,用許多家長的話說就是“懶”、“拖拉”。

  由於數學學科的特點,計算具有很強的周密性,解決數學問題具有很強的程式性和嚴密性,在數學學習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容易不等於簡單”,所以在數學學習中動手能力與思維能力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動手訓練和操作的過程中,才能做到知行統一,手腦並用,周密性和嚴密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加強。

  6、反思的習慣

  小學生粗心馬虎是很普遍的現象,但也是很正常的,粗心與學生的生理、心理和性格特點有關,與學生的閱歷和生活習慣有關,與個人的學習能力也有密切的聯絡,不但是小學生有粗心馬虎的現象,大人也有。要解決學生“粗心”的問題,有效的方法除了加強針對性訓練之外,養成反思的習慣,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克服粗心的毛病。常常聽到學生考完試後這樣說,“唉,很多題我們都會做的,由於粗心大意就做錯了!”其實粗心大意已經成為大多數學生自我們安慰的一個藉口,成為學習進步的煙幕彈,它嚴重地阻礙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對於數學學科尤其如此。

  一般情況下,學生表現粗心的地方,大都是問題當中要求細密的地方,有意識地讓學生對那些細密之處和容易出錯的問題進行反思,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問題,有利於引起對細微之處的注意。經常反思的人,一定更加細心,思維能力一定會不斷提高,考慮問題一定更加周密,解決問題的經驗也會漸漸豐富。如果對反思的結果作一些書面的記錄總結,特別是對那些“粗心過的地方”作適當的記錄總結,反思的效果一定會更好。

  7、質疑的習慣

  為什麼孩子小的時候喜歡問問題,而越大就越不喜歡提問題了呢?其實好奇、好問是每個小孩的天性,這種天性在後天的教育中或者被抹殺,或者會變成一種質疑的習慣。質疑是問題解決的第一步,是創新的基礎,善於質疑的人,善於發現問題。從素質教育角度來說,讓學生提出問題固然有困難,於是取而代之的直接告訴學生去做什麼,或直接將他們帶到問題的終點,這雖然使學生獲得了任務,但卻使學生從小就喪失了問題解決和推理的能力,並最終使他們喪失了數學能力。教學上要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求同存異,鼓勵學生多提問,發表不同的見解,培養學生質疑的習慣,對於學生提出的質疑,教師應當給與學生恰當的評價,要給與鼓勵,肯定正確的一面,絕不能“一棍子打死”。

  8、集中精力聽課的習慣

  注意力集中就是全身心的投入,是對外部事物的有效的關注,是一種良好的感知狀態,注視者兩眼炯炯有神,精神抖擻。老師在講課的時候,特別要注意用眼睛與學生進行交流,學生應當注視著老師的眼睛和動作,當老師在黑板上寫字的時候,學生應該看著黑板,當某同學在發言或彙報的時候,其他同學應當看著該同學的眼睛和所做的動作。課堂上與注視相反的情況有發呆、走神、心不在焉、東張西望、左顧右盼等,這些人兩眼黯然無神,委靡不振,不能經受一點點干擾,身邊稍有動靜便思想分散。數學課與數字、概念、法則、公式、性質、定理緊密相連,有的是計算和推理,規則性比較強,因此數學課堂要加強直觀教學,加強情感交流,營造生動活潑的主題鮮明的課堂氣氛。

1.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2.提高小學數學成績方法

3.小學數學如何教學

4.淺談如何學好小學數學

5.學好小學數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