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回購是什麼

  ?債券回購是指債券交易的雙方在進行債券交易的同時,以契約方式約定在將來某一日期以約定的價格***本金和按約定回購利率計算的利息***,由債券的“賣方”***正回購方***向“買方”***逆回購方***再次購回該筆債券的交易行為。下面由小編在本文就債券回購的釋義和分類詳細介紹。

  什麼叫債券回購

  一、債券回購的釋義

  從交易發起人的角度出發,凡是抵押出債券,借入資金的交易就稱為進行債券正回購;凡是主動借出資金,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就稱為進行逆回購。

  ***一***債券回購是抵押的借貸行為

  債券回購交易是一種以債券作抵押的資金借貸行為。在交易中,買賣雙方按照一個互相認可的利率***年利率***和拆借期限,達成資金拆借協議,即以券融資方***資金需求方***以相應債券作足額抵押,獲得一段時間內的資金使用權。資融券方***資金供應方***則在此時間內暫時放棄資金使用權,獲得相應期限的債券抵押權,並於回購到期日收回本金及相應利息。這當中買方的目的在於獲得高於銀行存款利息收入,而賣方的目的在於獲得資金的使用權。

  假如一家公司擁有一筆債券,需一筆資金用於短期週轉,但又不想放棄債券,就可以通過回購市場以債券做抵押,以較低的利率融入資金。相反,如果一家公司擁有一筆一段時間內閒餘的資金,可以在回購市場中以高於銀行存款利息的利率融出資金,得到債券的抵押權,從而獲得較高的利息收益。

  ***二***債券回購是契約方式的交易行為

  債券回購是指債券交易的雙方在進行債券交易的同時,以契約方式約定在將來某一日期以約定的價格***本金和按約定回購利率計算的利息***,由債券的“賣方”***正回購方***向“買方”***逆回購方***再次購回該筆債券的交易行為。

  債券回購的最長期限為1年,利率由雙方協商確定。

  債券回購是商業銀行短期借款重要方式,它還包括質押式回購與買斷式回購。與純粹以信用為基礎的、沒有任何擔保的同業拆借相比,債券回購風險要低得多,對信用等級相同的金融機構來說,債券回購率一般低於拆借率。因此,債券回購的交易量要遠大於同業拆借。

  二、債券的回購方式

  債券回購分為“以券融資”和“以資融券”兩種方式。

  “以券融資”,就是債券持有者在賣出一筆債券的同時,與買方約定於某一到期日再以事先約定的價格將該筆債券購回,並付一定利息。

  假如機構投資者選擇“三天國債回購”的融資方式,交易所的交易系統將在三天後自動從其賬戶裡劃出本金和三天利息。這就是一次完整的債券回購了,簡單點說就是需要錢的人拿債券作短期抵押向有錢人借錢。“以資融券”則是一個逆過程。

  三、債券回購的分類

  債券回購有封閉式回購***債券質押式回購***和開放式回購***債券買斷式回購***。

  開放式回購中債券的所有權發生了實質性的轉移,資金融出方對債券有自由處置的權利,相對於封閉式回購,開放式回購的靈活性更大。

  開放式回購促進了市場的流動性並在客觀上引入了作空機制,同時投資人也可以利用開放式回購進行短期融資,平衡頭寸,並且便於控制風險。

  參與開放式回購的主要動機有:正常的機構資金管理,包括資金融入與融出業務;對衝避險、套利,包括現券對衝和回購套利,做空投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