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言行舉止_言行舉止介紹

  什麼是言行舉止?言行舉止,簡單說,就是人們相互交往中的語言和行為。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言行舉止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言行舉止介紹

  從一個人的言談舉止中,馬上可以憑直覺判斷出他的修養素質。以及他的性格特點中的某個側面。語調深沉,條理分明,言詞準確,有分寸,不難看出這是個精明能幹,頭腦清醒的人;言詞幽默,一語道破的,足以察覺此人思想深刻,且有超人的智慧,步伐堅定,透出他十足的自信;東張西望,步履輕浮,臉上似笑非笑,可見他的玩世不恭;眼盯著地,小步地挪,表露出他的自卑與懦弱……

  言行舉止,可以說是人的外殼,它有美醜之分、雅俗之別。那麼,什麼樣的言行舉止才是美好而文雅的呢?我的回答是:真誠和自然。

  一切美的言行皆出自於“真”,美的談吐首先是真誠的。違心虛假的禮貌並非禮貌。一個偽君子的彬彬有禮,只能讓人感到不舒服,沒有半點兒美感可言。反而,一句兩句真誠的話比重複了千百次的客套話更讓人難以忘記。

  真誠的言行舉止,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然之態的美,白居易筆下的琵琶女,“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低眉信手續續彈”。這完全符合琵琶女的身分,人們認為她很美,美得自然。

  清晨,東方的太陽給紫禁城抹上金色的光輝。一人扛著國旗,二人護衛,三名戰士邁著莊重的正步走出城門,威武挺拔,晨光照在鮮紅的紅旗上,也灑在年輕的戰士的身上,這是莊嚴的美。剛剛學步的孩子,跌跌撞撞,從這幼稚的步子中透出無限的希望,這也不是一種美嗎?

  美是自然的,無須雕琢,舉止的美無須模仿,生硬地模仿美的舉止,倒會變成醜。對東施效顰的典故,人們不免付之一笑,但仍有人自覺不自覺地重蹈著東施的後轍。崇拜明星,可算是對美的追求,本無可厚非;可是把自己的頭髮、衣服、鞋子甚至音調、表情都改成了明星的樣子,變成了一個模型,真實的自己卻消失了,還哪裡談得上美呢?

  讓我們拋棄虛偽,拋棄做作吧!讓我們多一些真誠和自然吧!

  言行舉止之儀態舉止介紹

  談話姿勢

  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所以,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

  站姿

  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勢,是一種靜態的美。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收頒、抬頭、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場合不宜將手插在褲袋裡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不但顯得拘謹,給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儀態的莊重。

  坐姿

  坐,也是一種靜態造型。端莊優美的坐,會給人以文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確的坐姿應該:腰背挺直,肩放鬆。女性應兩膝併攏;男性膝部可分開一些,但不要過大,一般不超過肩寬。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造成尷尬氣氛。不論何種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鐘"。若堅持這一點,那麼不管怎樣變換身體的姿態,都會優美、自然。

  走姿

  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動作,走姿是一種動態的美。"行如風"就是用風行水上來形容輕快自然的步態。正確的走姿是: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抬,肩放鬆,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

  點選下頁檢視>>>言行舉止之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