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色的彼岸讀後感日誌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一段視訊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接《天藍色的彼岸》講述了小男孩哈里死後的一切。在另一個世界裡,他覺得陌生。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閱讀!

  篇一

  “誰都不明白自己死後該做點什麼——就像人們不知道自己活著該幹什麼一樣。”小男孩哈里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頓時迷惘了。

  《天藍色的彼岸》講述了小男孩哈里死後的一切。在另一個世界裡,他覺得陌生。上一刻還在人間好好地活著,就因為一場意外的車禍,這一刻卻在死亡的世界裡。他不知道該怎麼打發這些“時間”,不知道自己還要死多久,但他卻想到了自己的親人、朋友、同學,想要再對他們說一次再見,因為他覺得自己的死是場意外。當想到姐姐,想到自己生氣時說的“我再也不會回來了”,哈里愧疚極了……這一切,對這個小男孩來說是那麼的重要。然而,他已經在另一個世界裡。這個“夢想”,直到一個叫阿瑟的男孩的出現才得以實現,阿瑟帶者哈里偷偷地回到人間,告訴了他如何向姐姐道歉……

  一個小男孩,在死去的時間裡,一種我們無法想像得到的時間裡,想到的竟是如此純真的東西,讓人不禁產生無限感慨。我不知道我們是否真的知道我們該做些什麼!

  哈里回到人間,突然很想念風吹在臉上的感覺,他看到許多幽靈回到人間做沒有做完的事——幽靈斯坦坐在路燈燈罩上等待失散多年的狗,許多幽靈在電影院等待即將播出的電影……這些讓他感到難過,他首次明白這麼多人都還有沒做完的事,到死都放不下。

  而我們呢?我們活著,我們有多少重要的事沒做呢?

  這本書讓人沒有了對死亡過程痛苦的恐懼,有的是死亡後失去的感覺的恐懼,還有對已有生命的珍惜。這是一本散發著不可抵擋的人性光輝的書,主人公哈里帶者我們,讓我們感悟生命,記住了值得銘記一生的道理。

  趁活著的時候,珍惜生命以及生命中所有重要的東西,關愛別人,“決不要在怨恨的時候讓太陽下山。”真的該想哈里那樣,深情地對身邊的說:“我愛你們大家。我愛你們所有的人。我非常、非常、非常地愛你們。比我能說出來的還要愛你們。”

  篇二

  ——讀了《天藍色的彼岸》

  這是一部感人至深、觸動靈魂的人性的寓言。

  小男孩哈里因車禍去了另一個世界,正等著去天藍色的彼岸,但他還掛念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姐姐老師和同學們,卻又不知如何傳達他的心聲,直到他碰上了一個叫啊瑟的幽靈,啊瑟帶著哈里偷偷地溜回了人間,向親人好友告別,並向他們表示歉意和愛......

  我看完後不由淚流滿面,書裡單純清晰溫暖的文字喚起了我心中最美好純潔的感情。它告訴我:學會關愛和珍惜生命。

  安妮寶貝說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其實是他們對待生死的態度,他們如何面對死亡將決定他們如何面對生存。

  小男孩哈里死了,可是他無法去天藍色的彼岸,因為他還有一件事沒有完成——對他的姐姐說一聲:“對不起,我愛你,姐姐。”哈里死前與姐姐發生了糾葛,他出門前對姐姐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你等著吧!如果哪一天我死了,你會後悔的!所以,為了對姐姐表達歉意和愛意,哈里用盡了身上最後一絲力氣,但他滿足了,他微笑著飛向了天藍色的彼岸。

  既然現在我們都活著,為什麼不好好對待生命,對待生命中的每一個人呢?在心裡對那些愛著我們關心著我們的每一個人說聲謝謝。

  開始哈里曾一度自私地認為沒有了自己,別人都會為自己難過一生而懷念自己,這樣該多麼光榮啊。後來他見過他的同學父母和姐姐以後,他明白了這是多麼的自私,讓別人悲痛一生嗎?不。如果你愛他們,就不該看著他們難過,既然自己已經虛脫了,就該圓滿地離開了,而他們也將有一個新的開始!

  生命是美麗的、無私的、純潔的。因為生命中有了愛的存在,人與人才能走得更近,世界才會更美好。如果一個人活著卻沒有愛,他不會明白生命的意義與快樂!

  既然我們的生命中有了愛和其他美好的事物,我還能看不開生死?安妮寶貝說:死不是絕對的終結和虛無。要珍惜生命,但別畏懼死。衡陽11.3火災事故中的官兵們,為了保護藏羚羊的人們,等等,他們面對死亡鎮定自若,毫不退縮,他們的生命就不是終結,而是一種開始。

  想想,看看天上的雲,有什麼不可以呢?珍惜生命的每一秒,讓生命留下我們的輝煌,那麼死又有何懼?

  死,永遠是個忌諱的話題,但只要有了愛的填充,就會是美好的。就像小男孩哈里一樣,他是幸福安詳地飛向了天藍色的彼岸,飛向了另一個起點。

  讀了《天藍色的彼岸》一文,我真的很感動,它呈送給我們最真切的感動與最偉大的愛,在人性的啟示中感悟生存和死亡。

  篇三

  《約伯記》裡說:海中的水絕盡,江河消散乾涸。人也是如此,躺下不再起來,等到天沒有了,仍不得復醒,也不得從睡中喚醒。這是關於死的一段描寫。

  我看這本英國人寫給少兒的書,是在一個陽光燦爛的陽臺裡。眼前走過形形色色的成年人,最起碼在外表上看來,他們都顯得健康而強壯,而本書的主人公哈里,是一個被卡車撞死的小男孩。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會得到父母或者身邊環境帶給他的關於死亡的啟蒙***至少我在看次書之前從未有過***。得到愛或其他知識的啟蒙很重要也很容易,但死亡是大智慧,並且通常是忌諱的話題。

  所以我覺得寫這本書的作者,一定有他可被尊敬的地方。

  哈里試圖回到活者的世界,見到他的學校、家庭,他所曾經愛過和恨過的人。這一趟在現實中不可能存在,但在小說裡持續行進的旅途,對他來說,彷彿是抵達某個地方的必然進階。他因此而循序漸進地發現生命的真相。包括獲得所有她未曾來得及長大及成熟起來的心智。比如對生活細微感受的留戀和珍惜,對感情的諒解及寬恕,以及如何學會去愛與告別。

  當我們活著的時候,享受季節輪迴、食物、繁華似錦、各種氣息及味道,與人的感情……細微之一陣突然撲到面龐上的風,青翠綠葉上跳動的明亮陽光,一杯午後咖啡的烘培清香,都會讓心輕輕盪漾。

  是,這就是我們的生。這所有的時間蔓延,幽微瞬間,帶來的光亮,是我們有耐心在落漠的世間繼續忍耐和行走。所有人都清楚,一旦離開這光亮,開始渡河,走到對岸,吞噬我們的講只是沉寂黑暗。它剝奪人的一切意識,他沒有歸途,因為它就是歸宿。

  我所瞭解的死亡,是一個人肉體的徹底停頓。因為這停頓,她所有的愛恨、需索、貪戀、失望,以及苦心經營都失去意義。他曾經作過的任何事情,說過的任何話,似乎都只是在為這肉體服務。為這肉體的慾望和無助,與時間作抗衡。但在他死去的時候,他獲得的平靜使他身邊的人與之一樣得到超脫。常常,我們會因為見到最愛的人的死亡,而感受到他在內心深處與時間共存的意義。並且我們因此而蛻變。

  死亡的真相,原是有巨大的力量可以震懾和控制我們。除非我們當它不存在,並且忽視和誤解它。

  但它是這樣緩慢、寂靜、或者突兀、直接和粗暴。我們與他之間的關係完全不對等,無從探測,並只能接受支配。但死,不是生的一個對立面。它與生之間的關係,彷彿是彼此映照在一面鏡子中的影像,沒有差異,彼此包括,並且五十不可在互相觀望和對峙。

  讀完這本關於藍色彼岸的書,覺得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其實是他們對待死亡的態度。他們如何面對死亡的命題,決定了他們會如何選擇對待生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