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五一旅遊好去處

  2017年五一黃金假期,讓心靈放假來濱海茂名旅遊,觀看茂名景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放雞島

  放雞島位於電白縣水東鎮東南14.5公里。原名汾洲山,又稱灣舟山。島上最高點高122米。面積1.9平方公里,是該縣最大的海島。

  放雞島呈橄欖形,東北、西南走向長 2 公里,最寬為 0.91 公里,最窄為 0.10 公里,岸線長 5.96 公里,最高頂端海拔135米***東北部***,面積 1. 9 平方公里,是電白縣 23 個島嶼中最大的海島。海島地段可分為四個型別:侵蝕剝蝕低丘陵、海積階地、沙灘、巖灘。由於長期受海蝕作用,基岩裸露,海蝕崖、海蝕糟溝,海蝕洞穴隨處可見。山坡怪石兀立,植被茂盛,景色秀麗。西北部海岸,沙質潔白松散,北部沿岸海域水深 1.3 米至 2 . 0 米,東南部沿岸海域水深 2.6 米至 10 米,海水清澈見底,透明度可達 8 米。

  島上既有自然景觀資源,又有人文景觀資源。自然景觀有:島景秀麗,石景多姿;沙灘、蝕洞、岩石、林木、陽光、海水,具全。東南部海域面臨浩瀚南海,濤聲如吼,常年浪擊島岸懸崖峭壁,雄偉堅挺,奇礁怪石遍佈:景觀形象豐富,勢態逼真,唐代至今稱奇景觀有“南天飛石”“雞海迥瀾”“仙石聽濤”“羊礁觀日”“鯉魚吐珠”“群石眠瀾”。人文景觀; “ 灣州尋古 ” “漁火鬧汛”“燈耀南海”“群鳥翱翔”“白帆競逐”“李陳廟祠”及有唐朝宰相李德被貶崖山的“灣州廟”遺址。

  :天馬山

  天馬山自然風景旅遊區位於廣東信宜市北界鎮旺將村委會的西南邊,距市區40多公里,是近幾年才開闢以“大自然、真山水、純生態”為特點的新旅遊景區。並以湖光山色、古樹老藤、溪流飛瀑、怪石奇立、高山草原、苗寨遺址之景點吸引遊客。信宜人稱這裡是“香格里拉”、“世外桃源”。2007年被廣東省評為最美麗的鄉村之一,列為國家AAA級景點。

  天馬山景區主要是由一條長4公里從西往東流向的峽谷及兩岸青山切合而成,總面積近6平方公里。山下有一座稱為“天湖”的水庫,像鑲嵌在青山裡的一面明鏡。從水庫邊下去是一道峽谷,中有一條溪河,水流湍急,九曲十八灣,河中怪石嶙峋,鬼斧神工,石鎖、石門、石貓、石狗,貌合神奇。一個個天然深潭,清澈見底,魚蝦戲遊。兩岸懸崖峭壁,古樹古藤,葉茂花香,飛離走獸,時隱時觀。蝴蝶雙飛瀑在深山密林的峽谷之中,兩條溪流從山的左右兩邊傾瀉而下,遠遠看去,酷似一個飛舞的蝴蝶。左邊瀑布如涓涓細流,沿著石壁沖瀉入池,猶如一匹長長的白綾。右邊是一條急湍的溪流,從高38米石壁上傾注而下,半壁之中與一石頭相撞,分散濺落在碧綠的池中。幽谷叢林中的地板田梯級瀑布群,呈多級下跌狀,瀑布兩旁的崖壁上長滿繁茂清脆的樹木。瀑布叢林木間穿流下瀉,形成了少見的“森林瀑布”奇觀;有的瀑布緊依崖壁,蜿蜒曲折,時斷時續;有的懸空而下,如水簾垂下,遠看宛如—掛白玉簾高懸於天際,近看又似萬斛珠璣,凌空抖落。

  景點特色:

  1、天湖:面積近百畝的天湖,四周青山環繞,湖水墨綠如鏡,青山倒映水中,沙鷗翔集,美不勝收。

  2、勾髻山草原:海拔1080米高的勾髻山,海拔600米以上是—片風景秀麗的草原,草原土壤肥沃,綠草如茵,牛羊成群,如在畫中。草原凉風習習,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

  3、蝴蝶雙飛瀑:蝴蝶雙飛瀑在深山密林的峽谷之中,兩條溪流從山的左右兩邊傾瀉而下,遠遠看去,酷似一個飛舞的蝴蝶。左邊瀑布如涓涓細流,沿著石壁沖瀉入池,猶如一匹長長的白綾。右邊是一條急湍的溪流,從高三十八米石壁上傾注而下,半壁之中與一石頭相撞,分散濺落在碧綠的池中。

  4、大河圖峽谷:兩岸青山合圍而成的大河圖蛺谷,全長6公里,峽谷怪石磷岣,懸崖峭壁,鬼斧神工;石鎖、石門、石貓貌合神離;一個個天然浴池遍佈溪流上下;溪水清澈見底,水中魚蝦成群,悠遊嬉戲:兩傍青山林深樹壯,葉茂花香;飛離走獸,珍稀動物,時隱時觀。

  5、地板田梯級瀑布群:幽谷叢林中的地板田梯級瀑布群,呈多級下跌狀,瀑布兩旁的崖壁上長滿繁茂清脆的樹木。瀑布叢林木間穿流下瀉,形成了少見的“森林瀑布”奇觀;有的瀑布緊依崖壁,蜿蜒曲折,時斷時續;有的懸空而下,如水簾垂下,遠看宛如—掛白玉簾高懸於天際,近看又似萬斛珠璣,凌空抖落。

  6、八角林:—片面積500畝的八角林,四季翠綠,香飄數裡。走進遮蔭閉日的林間,無蚊蟲咬之憂,呼吸濃香空氣,令人七竅開通,提神醒腦,這裡治療鼻炎絕好去處。

  :玉湖

  玉湖,湖水與山光、天色同碧,吹來輕風,飄來薄霧,繞著山,繞著軒榭和遊人,此情此景,使人疑為蓬萊仙景;玉湖的山是連綿起伏的,嬌媚得如彩點染。也許是水綠樹綠的原因吧,風來松濤陣陣,綠浪無邊。它與石骨大壩、良德大壩等八條泥龍連線,鎖住了曹江和大井河,兜住了11.5億立方米的水,形成一個聞名遐邇的人工湖——高州水庫。

  山是大自然的造成物,湖是人創造的奇蹟。每當細雨濛濛,那山猶如披著面紗的少女似的,能看到的是隱隱約約的秀氣的臉蛋。面對這誘人的神韻,恐怕就連“江郎才盡”的詩人,也許會靈犀一點通,吟詠出令詩神也歎服的絕唱。

  1959年,水庫建成蓄水,淹沒了良德、石骨、黃塘、均墟四個古老的墟鎮***其中良德墟曾是唐明皇太監高力士的故鄉***,移民5萬,水最深50多米。也許是山高水深,也許是季節變更星移物換的緣故吧,水色也跟著變。春水藍、夏水綠、秋水青、冬水黝藍。水變山也變,青也罷,綠也罷,湖水卻永遠是魚的樂園。

  玉湖的雕塑點綴著自然美。當人們來到紀念碑前,便沉浸於夯硪的銅像的想象之中,看他們腰圓膀闊,舉硪同夯,人們一下子回到當年築堤造湖的情景:4萬民工搬土運泥,肩挑手推,夯硪者隨著夯硪的起落,“哎喲,哎喲”地發出鏗鏘的號聲。這原始的詩,描繪出眼前如此雄偉壯麗的場面——玉湖。而今它的美不僅僅是紀念,而且變成了玉湖一景。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