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脾胃溼熱的藥方

  脾胃溼熱,中醫證候名,亦稱中焦溼熱。是指溼熱蘊結脾胃,脾胃運化受阻,可見全身溼熱症狀的病理變化。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散風止癢湯

  散風止癢湯組成:麻黃3g,薏苡仁6g,茅根15g,紅花3g,川烏頭1.5g。功效:疏散風寒,清熱利溼,止癢。主治:脾胃溼熱積於胞瞼,外被寒風所束,目內奇癢,顆粒扁平而大,排列緻密者。各家論述:方中麻黃疏散風寒力猛,且有利溼之功,本病感受風寒較重,非麻黃不能驅散。薏苡仁、茅根能除脾胃溼熱之邪,紅花通經絡以行血滯,川烏頭既能散在表之邪,又能驅絡脈之寒凝,且能止癢。麻黃配苡米、茅根,祛溼之中且有清熱之意...

  健脾除溼湯

  處方:白朮15克,茯苓15克,山藥30克,草蔻10克,生薏米30克,生扁豆30克,萆解10克,枳殼15克,黃柏15克,芡實15克,桂枝10克,花粉10克。功能主治:滋陰養胃,健脾和胃,除溼清熱。主脾胃溼熱內蘊。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摘錄:《中醫雜誌》《趙柄南臨床經驗集》:健脾除溼湯:處方:生薏米5錢至1兩,生扁豆5錢至1兩,山藥5錢至1兩,芡實3至5錢,枳殼3至5錢,萆薢3至5錢,...

  脣風飲

  拼音:chúnfēngyǐn處方:防風9克,芥穗9克,薄荷6克,連翹12克,焦梔9克,黃芩9克,生石膏9克,白朮9克,白芍6克,當歸9克,滑石9克,苡仁12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散風,清熱,除溼。主脾胃溼熱,復受風邪,風熱相搏,結於口脣而發。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摘錄:齊強方...

  清胰2號

  拼音:qīngyí2hào《古今名方》引遵義醫學院經驗方:方名:清胰2號組成:梔子15g,丹皮15g,木香15g,厚朴15g,玄胡15g,赤芍24g,大黃***後下***24g,芒消10g***沖服***。功效:清熱瀉火,止痛通便。主治:脾胃溼熱型和部分胃腸實熱型急性胰腺炎。...

  芩梔平胃湯

  拼音:qínzhīpíngwèitāng《外科證治全書》卷一:組成:蒼朮2錢***炒***,甘草5分,厚朴1錢2分,陳皮1錢2分,黃芩1錢5分,山梔仁1錢5分。主治:燕窩瘡生於下頦,初如粟如豆,色紅,熱微癢痛,破津黃水,頗類黃水瘡,但疙瘩如攢耳,系脾胃溼熱。用法用量:水2鍾,煎8分,食遠服。外搽碧玉散。

  脾胃溼熱的食療

  1、苦瓜薏仁粥

  做法:取苦瓜、薏仁各30克,赤小豆90克,粳米60克。先將苦瓜洗淨,剖開去瓤籽後切成小塊,與其他食材共煮粥至爛熟,空腹食用。

  功效:此方有清熱利溼之功效。苦瓜味苦性寒,可清熱祛暑、養血滋肝、和脾補胃、明目解毒;薏仁有益胃健脾、除痺勝溼、清熱排膿之功效;赤小豆健脾除溼;粳米益脾胃、除煩渴。但胃寒、脾虛無溼、大便燥結者和孕婦慎用。

  2、竹筍西瓜皮鯉魚湯

  做法:鯉魚1條***約750克***,鮮竹筍500克,西瓜皮500克,眉豆60克,生薑、紅棗各適量。竹筍削去硬殼,再削老皮,橫切片,水浸1天;鯉魚去鰓、內臟、不去鱗,洗淨略煎黃;眉豆、西瓜皮、生薑、紅棗***去核***洗淨;把全部材料放入開水鍋內,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小時,加精鹽調味供用。

  功效:本食療主治溼熱等疾病。祛溼降濁,健脾利水。適用於身重睏倦、小便短小、高血壓。

  3、芹菜雪梨汁

  做法:取芹菜適量,番茄1個,雪梨1個,檸檬半個。洗淨後一同放入果汁機中攪拌成汁,每日飲用1次。

  功效:芹菜中含有豐富的纖維,可以過濾人體內的廢物,刺激身體排毒。番茄可清熱生津;雪梨可以養陰清熱、降火生津;檸檬含有煙酸和豐富的有機酸,可殺菌,消除色素沉著,以上四味攪汁同服,對肺熱、脾胃溼熱導致的痤瘡效果明顯。

  4、茯苓粥

  做法:取茯苓粉30克,粳米30克,紅棗7個。先把粳米加適量水煮沸,後放入紅棗,粥成時再加入茯苓粉攪勻,稍煮即可。

  功效:此方有健脾利水之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可利水滲溼、健脾和中、寧心安神,常用於治療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

  5、蘆根湯

  做法:鮮蘆根30克,廣霍香10克,白糖適量。先將鮮蘆根和廣霍香加水適量煎煮,取汁,兌入白糖,調味即可。每日1劑,分1-2次溫服,連服2天。

  功效:有化溼、清熱止嘔功效。脾胃虛寒者不宜服食。

  脾胃溼熱的飲食禁忌

  1、宜食食物

  性質寒涼、味淡或苦,具有清熱、利溼作用的食物,如莜麥、玉米、薏米、小麥、小米、赤小豆、綠豆、蠶豆、苦瓜、黃瓜、冬瓜、大頭菜、空心菜、金針菜、莧菜、萵苣、茭白等。

  2、忌食食物

  性質溫熱,有補益助熱作用的食物,如秈米、狗肉、羊肉、雞肉、河蝦、海蝦、海蔘、鏈魚、草魚、荔枝、橘子、刀豆、芥菜、薤白等。

  味辛辣性溫熱,易助熱生火的食物,如韭菜、辣椒、肉桂、乾薑、生薑、花椒、胡椒、小茴香、菜茴香、大蒜、白蔻等。

  磁膩味厚,易生溼、加重溼證的食物,如山藥、糯米、紅棗、蜂蜜、龍眼、花生、西瓜、松子、豬肉、牛奶、枇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