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咬人怎麼辦

  很多家長都會反應說自己的寶寶很喜歡咬人,尤其是到了一歲以後。這種情況讓很多媽媽們非常頭疼。那麼,孩子喜歡咬人該怎麼辦?下面就趕緊跟著一起來了解下吧!

  孩子喜歡咬人的解決方法

  1、孩子咬人打解決不了問題

  遇到孩子咬人,有的家長會暴力對待。這麼做並不可取,採取“打”的方式解決問題,會使孩子脆弱的內心受到傷害,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2、找到孩子咬人的原因所在

  正處在長牙期的孩子因為牙床不適,往往有磨牙的慾望。當他們吃飽喝足之後,便有磨牙的衝動,媽媽的乳房、手臂,他們身邊能夠到的物品往往不幸遭殃。媽咪們應適時為孩子準備一些磨牙小玩具,或是磨牙食物。另外,在餵奶時,待孩子吃飽應馬上將乳頭拿出,不要留給孩子咬你的機會。

  3、孩子咬人時發出不允許指令

  有些媽咪在孩子咬自己時用笑罵對待,這會導致孩子誤以為媽咪在跟自己玩耍,無形當中默許了孩子的咬人行為。當發現孩子有咬人行為時,媽咪要及時制止,持表明你的態度,讓孩子接到不可以的指令。孩子雖然年幼,但是他們早就學會了“察言觀色”,父母的態度決定了他們是否會養成不良壞習慣,父母堅決不允許的情況之下,他們就會乖乖放棄。

  3、告訴寶寶行為的後果

  告訴寶寶被打和被咬都會很疼,但千萬不可以以暴制暴。培養寶寶的共情能力確實需要漫長的過程,但若對寶寶實施肉體懲罰,無形中也是在告訴他“下次你也可以這樣做”。要客觀地幫助寶寶分析行為可能導致的後果,但絕不給寶寶製造罪惡感。

  4、教會寶寶正確地表達情緒

  教會寶寶如何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抒發自己的情緒,比如喜歡對方就拉一拉手,要拉著寶寶的小手示範動作;比如不高興不願意就大聲說“不”,要陪著寶寶一起喊出來;比如遇到處理不了的情況就找大人幫忙,要儘可能把每種情景向寶寶演示得足夠詳細。

  5、幫助寶寶合理地釋放壓力

  儘量通過調整週圍的環境、改變成人的情緒行為來幫助寶寶釋放壓力。另外,給寶寶準備一些適合摔打或啃咬的玩具,帶寶寶做一些他喜歡的事來盡情釋放壓力。

  孩子喜歡咬人的原因

  1、生理上的原因

  兒童的嘴在發育發展過程中,是一件很重要的器官。在嬰兒期很軟弱的時候,他們用嘴來進食,吮吸,從而產生快感,使心理得到滿足,同時也用嘴去感知世界,咬東西是嬰兒探索世界的行為,是無意識的,尤其是一歲左右的小小孩,他們對人與物體的概念不是非常清楚,咬人與咬物對於她來說沒有什麼不同。另一個原因是,兒童在長牙的時候,牙會發癢的,所以小孩一般在出牙時喜歡咬東西。

  2、心理上的原因

  2.1、出於情緒宣洩的需要

  因為幼兒語言發育尚不夠完善,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需要,孩子想要什麼又說不清楚,從而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情緒焦急就會朝身邊的人咬去,這實際上是小孩發脾氣的一種表現,尤其是在孩子沒有休息好,精神狀態不佳的情況下,更容易出現這樣現象。

  2.2、孩子咬人有時候也是他表達自己情感的一種方式有的寶寶專門咬媽媽,因為他愛媽媽,所以就以這樣的方式來表達他對媽媽的這種特殊感情。

  糾正孩子咬人的行為

  1、給孩子提供可以咬的替代品

  如果孩子處於長牙期,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可以滿足咬的替代品,比如牙膠、磨牙棒、餅乾、毛巾等物品,緩解孩子的特殊需要。

  2、不要強調孩子咬人這件事

  如果是2歲以前愛咬人的孩子,排除長牙原因外,可能是由於錯誤的情緒表達,如果孩子咬你的時候你大聲尖叫,可能會讓孩子覺得很好玩,然後繼續咬人。有育兒建議採用“負強化”的方法,比如孩子咬你的時候,你只需要簡單地說“不”,把他放倒並離開,不要有太大的反映,久而久之就可以讓孩子逐漸停止咬人行為。

  3、多關注咬人孩子的內心

  如果孩子咬人是因為遭遇了某些特殊的事件而產生了心理壓力,或者為了緩解不良情緒而出現的,父母更要多關注孩子。比如,增加親子游戲的時間,多用語言告訴孩子“不管怎樣,媽媽都是愛你的”!多使用肢體語言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比如擁抱孩子,撫摸孩子,親親孩子的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