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如何養好腸胃

  夏秋之交,腸胃病最容易發生,所以護好腸胃是此時的養生重點。?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下夏秋之交養好腸胃的方法吧。

  夏秋之交養好腸胃的方法

  1、首先是防寒

  包括防止受寒和過度的飲食生冷,防止腹部受涼。胃病患者要根據氣溫的升降適時增添衣服,加強保暖。夜晚睡眠時要蓋好被子,儘可能減少因腹部受涼而引起胃病復發或加重的機會。

  2、最好每天喝一次粥

  粥是養胃佳品,也是養生第一大補。稀軟溫熱,如果可能的話最好每天都能喝一次粥這是最簡單的養胃方式。牛奶燕麥粥養胃和脾,適合早餐;小米粥暖胃安神,適合晚飯;目前最適合喝玉米粥和南瓜粥清腸胃。

  3、綠色蔬菜補充纖維

  豐盛的飯局看似各類菜色都有,似乎可以滿足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其實不然,膳食纖維就在你咀嚼大魚大肉的過程中慢慢流失了。許多人蔘加飯局之後就會出現便祕或排洩不順等情況,這就是因為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所以要多吃新鮮的蔬菜,少吃肉,以補充足夠的纖維素。

  4、吃飯講究細嚼慢嚥

  胃是磨碎食物與初步消化的器官,因此食物會在胃裡停留一定的時間,藉由胃的蠕動與胃液消化,將大顆粒食物轉化為小顆粒。小顆粒食物分解成小分子,順利通過消化道黏膜而進入血液,其他大分子就只能變成糞便排出。

  5、腸胃喜歡4類食物

  《歐洲胃腸病學與肝臟病學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常吃排腸氣的食物,如肉蔻、桂皮等能增強胃腸蠕動,有助消化;姜能緩解孕期和手術後的噁心、反胃;薄荷葉能放鬆胃部肌肉,緩解消化紊亂症狀;燕麥片則是保護胃壁的“緩和劑”。

  6、不要貪杯

  過量喝酒容易造成酒精肝、酒精性肝硬化、營養不良以及維生素缺乏等。大量飲用啤酒,易使胃黏膜受損,造成胃炎和消化性潰瘍,出現食慾不振、上腹不適、腹脹和反酸等症狀。

  7、飯後休息片刻

  研究發現,飯後休息片刻,可增強胃腸抵抗力,尤其在中午,要儘量小睡一會,避免胃腸道血流量進一步減少。不過,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醫師劉徵堂提醒,晚飯後要隔一段時間才能休息,因為晚上睡眠時,大部分器官進入代謝緩慢的“休養”狀態,此時強迫胃腸道“緊張工作”,不僅胃黏膜得不到修復,還會促使胃在大量分泌胃液、消化食物的同時,破壞胃黏膜,導致胃糜爛、胃潰瘍等病。因此,晚飯後不久就睡,食物滯留胃中,無異於“睡以等病”。

  8、飯後不要馬上吃水果

  飯後馬上吃水果對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因為食物進入胃腸後,需要1~2小時的消化時間,才能緩慢排出。飯後立即吃水果,就會被先吃的食物阻滯在胃內,水果中的果糖不能及時進入腸道,以至在胃中發酵,產生有機酸,引起腹脹和腹瀉。長期如此,就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而致病變。所以,即便很想吃水果,也一定要等到飯後一兩個小時。

  9、腹部按摩

  每天晚上入睡前,雙手交疊放在肚子上,以肚臍為中心畫圓,用掌心左三十下、右三十下,剛開始力道小點,後面可以稍微加大力道。長此以往,可以有效改善腸胃功能,還可以減小肚子嗷!

  夏秋之交要養腸胃

  夏秋交際是腸胃病的高發季節,即使沒有患上腸胃病,也多人也容易在這種時候肚子不舒服,或者有頻繁的腹瀉。夏秋之交,腸胃病多發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夏秋之交,氣溫還挺高,細菌繁殖快且很活躍,吃的東西很容易變質,如果不注意飲食衛生,會很容易引發腸胃病。此外,夏天由於天氣炎熱,加之勞累、失眠等,易使人能量消耗過多,人體的消化功能逐漸下降,腸道抗病能力也會減弱,立秋之後,還沒來得及補益,倘若此時受到細菌侵蝕,會很容易引發腸胃病等疾病。

  夏天時,人們普遍喜歡吃生冷的東西,尤其喜歡吃冰鎮的東西,也普遍喜歡吃水果,而很多水果是涼性的,這樣就很容易使人的脾胃受到傷害,只是沒有表現出來。於是當天氣轉冷後,人的腸胃就會變得更為脆弱,這時再加上外界的刺激,就很容易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