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夏栽的技術要點

  在夏天栽培蘑菇的時候我們要學習其中的要點,方便我們種植管理蘑菇,有什麼好的栽培要點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香菇夏栽栽培技術,希望對你有幫助。

  香菇夏栽六要點

  一、栽培設施:普通食用菌大棚,完成春季生產以後,及時清理衛生,檢查修補棚膜,噴灑適量的百病去無蹤等藥物予以殺菌處理。然後,按大約25釐米層高搭建出菇架,每個架子大約設5~7層。將棚內灌入清水,等水滲下後,在棚內撒放石灰粉,即可將菌袋搬到架子上。

  二、降溫裝置:多功能水溫空氣調節器,具有夏季降溫、冬季升溫雙重調溫作用,使用效果不錯。在7~8月的菌種發菌過程中,可使培養溫度降至20~25℃。一般每臺機器調控150平方米的食用菌大棚。

  三、菌袋轉色:常規生產程式進行菌種生產以及菌袋生產,待全部完成發菌後,即可將白色菌袋進行三角形井字形碼高,並覆蓋塑料膜、草苫等,使其升溫的同時,通過調節草苫和塑膜的覆蓋以及夜間的揭蓋,一則促使菌袋錶面的白色菌絲倒伏,二來增加菌袋的溫差,促使其儘快轉色。

  四、調溫催蕾:完成轉色的菌袋,經打孔並補水處理後,即可搬入棚內,間隔5釐米左右、單層排放,通過“多功能水溫空氣調節器”進行降溫處理、 1~2天后,進行高溫刺激,配合棚內的用水、光照等刺激,經7天即有小菇蕾現出;此後,保持常規用水,儘量縮小溼差,以保證有菇蕾源源不斷的現出。該階段溫度保持在25℃,空氣相對溼度75%~95%;通過調整棚頂的覆蓋物,便棚內光照強度保持在300~1200勒克司。

  五、出菇管理:在發生菇蕾的地方,用小刀片將塑膜切開,注意不要傷到菇蕾,如果管理細心,可將塑膜沿菇蕾切一圓形口,這樣可最大程度的避免發生畸形菇。從幼蕾伸出之後,就進入出菇管理階段,該階段應該保持溫度在25℃、相對溼度80%~95%、500~1000勒克司的光照和適當的通風;當菌蓋直徑達到2釐米以上時,可對菇體直接噴施食用菌三維營養精素。

  六、下潮菇管理:香菇的潮次較為明顯,當一潮菇採收後,菌袋的失水較為嚴重,故需補水、養菌,然後才能管理和收穫下潮菇。補水辦法:利用原有的溝、渠、坑,或挖一土坑,內鋪塑膜,將菌袋排放,離上沿約有20釐米時,鋪一塑膜使成凹形,在凹形裡灌滿水,等灌滿後,維持24小時,即可排水,將菌袋再擺於出菇架子上,參考前述管理即可。二般可收5潮菇左右,生物學效率在80%左石。

  香菇所需的生活條件

  1、營養

  香菇是一種水質腐生菌,依靠分解吸收木材內的營養為生。在鋸木屑栽培中,培養料內加入一些營養物質,如米糠、麥麩、糖及微量元素等,可使菌絲髮育良好,促進香菇優質高產。

  2、溫度

  香菇是低溫、變溫結實性真菌,其孢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2-26℃;菌絲生長的範圍為3-32℃,適溫10-28℃;子實體發育溫度在5-25℃,適溫12-18℃。香菇品種不同,對溫度的要求也不同,如“7402”品種在月平均溫度 12-17℃時菇的產量最高。低溫和變溫刺激有利於子實體發生,在恆溫條件下,原基不形成菇蕾。

  3、水分

  香菇在不同的生長髮育階段對水分和溼度的要求有所不同。菌絲生長時,培養料的含水量以55%,空氣相對溼度以70%左右為宜;子實體發育階段含水量以60%,空氣相對溼度以85-93%為適宜。

  4、空氣

  香菇是好氣性真菌,缺氧時菌絲易衰老,子實體會出現畸形,而一些黴菌和雜菌則易孳生。

  5、光照

  香菇在生長髮育過程中需要強度適宜的散射光,散射光線可以促進菌絲髮育以及色素的轉化和沉積。在子實體分化時期,沒有一定的散射光線,原基就不易形成。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長成的香菇色淡、肉薄、柄長,質量差。當然,過多的直射光線也是有害的。

  6、酸鹼度***pH值***

  香菇適宜在微酸性培養料中生長,pH值的適宜範圍為3-7,其中以5為最適宜。在木屑栽培的情況下,栽培塊的PH值一般以3.5-5為宜,最適在4左右。

  以上這些條件都是香菇生長所必須具備的,也是相輔相成的,片面強調一個方面而忽視其他條件,對香菇正常生長均是不利的。

  香菇管理“三要”

  噴水管理要看天: 在晴天菌筒表皮稍干時噴水,一般在上午採完菇後,用噴霧器往菌筒表面噴水,晾30分鐘後覆蓋薄膜。注意陰雨天不噴,採前不噴,菌筒溼潤時不噴。

  菇床蓋膜要靈活:每天結合採菇揭膜通風,採後蓋膜。氣溫高於20℃時揭開薄膜兩頭通風,悶熱天、陰雨天全揭開。遇低溫或寒流襲擊時要蓋嚴薄膜保溫。氣溫高於25℃時每天揭膜通風2~3次。

  乾溼交替要適度:每採完一次菇後揭膜通風8~10小時,晴天噴水,白天蓋嚴薄膜,使菌絲復壯。晚上24時後通風1小時,促使菇蕾生長,連續進行3~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