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冬季養生的食譜有哪些

  冬季是我們養生的最佳的一個季節,而進補的最佳方式則是為自己及家人制定一份健康又營養的食譜啦!下面小編整理了冬季養生的食譜,一起來看看吧!

  冬季養生的食譜 

  炒雙菇

  原料:水髮香菇、鮮蘑菇等量,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澱粉、味精、鹽、黃酒、薑末、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香菇、鮮蘑洗淨切片,炒鍋燒熱入油,下雙菇煸炒後,放姜、醬油、糖、黃酒繼續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鮮湯燒滾後,放味精、鹽,用水澱粉勾芡,淋上麻油,裝盤即可。

  功效: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適宜。

  蝦皮炒小白菜

  原料:小白菜1捆、蝦皮一小把、蔥花若干。

  做法:小白菜洗乾淨,切5-6CM長的段,用沸水焯一下。蔥切蔥花,利用煮開水的時間,把蝦皮用清水浸泡5分鐘後洗乾淨。熱鍋倒油,油5成熱的時候放入蔥花爆香,然後放入小白菜翻炒。2分鐘後,把洗淨的蝦皮放進去接著炒幾下,出鍋即可食用。

  功效:蝦皮炒小白菜營養豐富,小白菜具有豐富的粗纖維,同時蝦皮卻含有大量的鈣、蛋白質以礦物質。

  土豆燒牛肉

  將土豆、胡蘿蔔洗淨去皮待用。切成滾刀塊待用。把土豆用水拔一下。牛腩用冷水沖洗乾淨,切成方塊。鍋內加入足量的冷水,大火燒沸後將牛腩放入鍋中焯一下水撈出。砂鍋中加入清水,將牛肉塊放入,加入八角、醬油、料酒、香葉、桂皮、醬油、大蔥段和老薑片,大火燒沸後轉小火燉1小時。將土豆和胡蘿蔔放入砂鍋中,放入鹽,小火繼續燉20分鐘即可。

  山藥烏雞湯

  將烏雞洗淨切塊焯水備用,山藥去皮切塊,胡蘿蔔去皮切塊,蔥切段,薑切片;鍋內加水,放入烏雞塊,蔥、姜、料酒;大火燒開改小火燉50分鐘;加入胡蘿蔔和山藥,放入枸杞、胡椒粉少和鹽少許調味,再燉10分鐘即可。

  冬季吃什麼食物好

  1、藕助通氣調養益神。蓮藕有健脾和胃、養心安神、除煩消熱功效,生食藕片可清熱生津,亦可取鮮藕100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攪勻煮粥,可輔助治療冬季常見的口乾、舌燥、鼻幹、目澀等,效果顯著。

  2、蘿蔔健胃生津祛悶。蘿蔔能順氣健胃,尤以青蘿蔔功效突出。取新鮮蘿蔔250克切片,酸梅2個,水煎成湯,有寬中行氣,化積消痰、下氣生津的功效,可以治療胸悶、腹脹、呃逆等。對於寒冷季節出現的氣鬱上火者服之還有清熱消痰、化積消鬱的作用。冬季,常以蘿蔔切細成絲,和麵做成蘿蔔絲餅,有健胃、理氣、消食、化痰的功效,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食後腹脹等症。

  3、橘子除燥調理解鬱。橘子有順氣化痰功效,特別是橘子皮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香油精等成分,性味辛苦溫,能理氣、化痰、燥溼,可治療胸肋脹滿不思飲食、嘔吐等。可以將橘子皮切絲,同少量茶葉一起用開水沖泡,能理氣提神,而單用橘子皮泡水代茶飲功效更好。

  冬季飲食的注意事項

  1、吃飯前喝碗熱粥或熱湯:寒冷的氣溫下,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粥,不但會讓身體立刻感到溫暖,還能暖腸胃、喚醒消化系統,促進食慾。尤其是雜糧粥還能幫助補充B族維生素和鉀等多種營養素。此外,冬季氣候乾燥,更應補充水分,而喝粥也能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喝下了很多水。除了熱粥,飯前喝碗少油少鹽的熱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3、零食首選堅果:堅果多半在秋天成熟,因此也算是秋冬季節的應季食品。堅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B族維生素,以及鐵、鋅、鈣等礦物質,還有一定量的蛋白質,都能幫助人們抵抗寒冷。堅果的營養素密度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冬天食物種類相對較少的缺陷。因此,天冷的時候,不妨把餅乾、點心等零食換成堅果。需要提醒的是,堅果最好選原味的,且每天吃的量別超過一小把。